70年前,为让百姓过好年,北平入城式推迟到“破五”之后
原标题:70年前,为让百姓过好年,北平入城式推迟到“破五”之后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徐平
70年前,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三天后,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
关于这次入城式,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不在北平解放的当天举行入城式?参加入城式的有哪些部队?为什么检阅台不在天安门?纪录电影《北平入城式》是否是补拍的?
大年初三
解放军一个师率先开进北平接管防务
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军经29小时激战,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北平的守军陷于绝境。在强大的压力和我军争取下,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将军宣布北平城内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22日,傅作义所部八个军、25个师开始分批出城听候改编。当日,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任命第十三兵团司令部兼任北平警备司令部,程子华任司令员兼政委。平津前线司令部原本计划于29日派部队进入北平与傅军交接防务,但考虑到这天正巧是农历春节,为了不打扰北平市民过年,决定推迟两天,此任务交给第十三兵团所属第四十一军。
北平守军出城接受改编。
1月31日,也就是大年初三,傅作义所部20余万人全部开出城外。当日,第四十一军政委莫文骅率第一二一师的干部和战士,从西直门进入北平,与城内的傅作义部队交接防务。虽说是和平交接,但谨慎起见,师部要求每个连指定一个排枪里压上子弹,重机枪脱掉枪衣由人抬着,以防止意外。在西直门,一二一师先头部队警卫营的一个排与守军的一个排相互敬礼交换防务,随后部队进城,沿途受到工人、学生、市民的热烈欢迎。
解放军从西直门进入北平市区接管防务。
解放军在西直门与傅作义部队举行交接仪式。
毛主席要求
入城队伍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为了庆祝北平和平解放的伟大胜利,欢庆北平回到人民怀抱,同时显示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力量,平津前线司令部决定举行盛大入城式,并报中央军委批准。毛主席特别要求队伍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旧中国这里是帝国主义的天地,中国的军警都不得进入。而今,北平解放,解放军将从这里昂首阔步通过,宣告那段耻辱的历史结束了!
北平入城式时间定在2月3日,为什么选在这一天呢?聂荣臻在回忆录中提到:“选择这个时间进城,也是有所考虑的。本来傅作义部队一出城改编,我军就可以进入北平,但考虑到当时年关将近,为了让老百姓过好年,我们宁肯推迟进城时间,作为执行好城市政策的良好开端。”2月3日是农历正月初六,传统的“破五”刚过。
入城式总指挥是北平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程子华。按照计划,参加入城式的部队有东北野战军(1949年3月28日改称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一师、1个骑兵师和特种兵的6个团,这6个团是摩托化炮兵第四、第五、第六团,高炮第一团,坦克团和装甲车团,接到命令后都开赴南苑机场集中训练,主要练习入城式队形。当时为了防止特务搞破坏,入城式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并没有在北平城内广泛宣传。
解放军兵分两路进城
1949年2月3日,那一天天气晴朗,但是很冷。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入城仪式隆重举行。
解放军从永定门入城。
入城部队分两路,一路从南苑出发,从永定门入城,经永定门大街、前门大街,过前门,进入东交民巷,再经崇文门内大街、东单、东四、北新桥、太平仓,与另一路从西直门入城的部队会合,再往南经西四、西单、六部口、和平门、骡马市大街,由广安门出城。
军乐队走在队伍前头。
穿过正阳门牌楼的装甲车部队。
榴弹炮部队来到前门箭楼下。
入城的骑兵部队,头戴狗皮帽子,这是东北野战军的标配。
上午10点,4颗信号弹发射升空,入城式开始。最前面是军乐队,接着是装甲、坦克、炮兵、骑兵、步兵。解放军军装整齐,武器精锐。入城部队约三万多人,步兵部队携带轻武器徒步进城,机械化部队有坦克、装甲车80辆,炮兵部队展示了卡车牵引的战防炮、高射炮、榴弹炮、加农炮等。
检阅台不在天安门,而是设在前门
入城式当天,前门箭楼还临时设了检阅台,供军政首长检阅入城部队。那么,检阅台为什么不在天安门呢?因为当时的天安门根本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样子。因年久失修,加上连年战火和灾难,天安门已显得非常破败。后来开国大典举行之前,经过上万军民合力清理整修,才改变了天安门和广场的面貌。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入城队伍是从永定门开进来的,由南向北正对着前门。高高的前门是最理想的检阅台。
装甲车部队行进在前门大街。
装备整齐的步兵部队。
那一天,登上前门箭楼检阅入城式部队的有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和华北军区司令员兼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叶剑英、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彭真等,还有从全国各地赶到的著名民主人士。
前门箭楼上,平津前线司令部和北平军管会领导在检阅入城部队。
热情的市民往解放军车队前泼水
当入城式一开始,北平这座文化古都沸腾了。观看入城式的市民、学生和工人们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的各个角落涌向部队将要经过的线路,人们几乎个个手中都拿着小彩旗。在前门大街上,装甲车队被欢迎的群众围起来。学生们爬上装甲车贴标语,标语贴完了,就用笔在炮上写。最后,战士们的身上也被写上了标语:“庆祝北平解放!”“欢迎解放军!”“解放全中国!”
在西直门城门内,道路两边好多群众在欢迎部队进城,其中有的群众还拿着脸盆,往解放军的车前洒水。那时,北平城内大多是土路,车、马、炮和人走过,会扬起漫天的尘土。老百姓往地上洒水,净水泼街,免得暴土扬尘中解放军战士吃到尘土,也看不清解放军队伍的仪容。
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师生爬到坦克上,和人民解放军共享胜利的喜悦。
人民解放军骑兵出现在市民中,引来了一片欢呼声。
解放军的队伍走到西直门内马巷胡同东那一带,还有一队国民党兵排成一溜站在路边,他们向解放军高喊:“欢迎解放军来解放我们,欢迎解放军来解放我们……”
一队尚未撤走的国民党军官兵,高呼口号欢迎人民解放军。
整个入城仪式从上午10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这段路线现在看来并不长,但是解放军战士整整走了6个小时,据当年的老同志回忆,出城的队伍有的都出了广安门,而从永定门入城的队伍,还在排队进城呢。加上入城前的行进和集结,那一天,年轻的战士们足足走了七八个小时。
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后,在广场上休息。
毛主席说
“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
北平入城式是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大城市举行的入城式。这次入城式意义非凡,在全国和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家外国通讯社当天从北平发出的电文稿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规模空前未有,士气十分高涨,装备异常精良,实为一支强大的有战斗力的部队。”“中国革命方兴未艾,南京当局大势已去。”
北平入城式不单单标志着对北平的解放,实际上这是对三大战役的总结,是对我军胜利之师的一次检阅,对全军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正如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的:“北平入城式是两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
“再给蒋介石一炮!”
1949年2月5日,《人民日报》关于北平入城式的报道。
《北平入城式》影像资料是否是补拍的?
很多人都看过著名的纪录电影《北平入城式》。前些年社会上突然流传出一种说法:这段影像并非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时拍摄的,而是一个月后重新组织补拍的!甚至说,纪录片中北平民众激动热烈的场面都是后来组织的!
《北平入城式》纪录片。
据中央电视台《重访》栏目提供信息,为了弄清这段史实,有关部门曾经组织人到北京档案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资料馆调查走访,当问道《北平入城式》是否为组织补拍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感到很惊讶,很肯定地说:“从来没有听说过是组织拍摄的,它是真实的,是当时摄影师亲自拍摄的!”为此,有关人员通过《北平入城式》职员表,找到了几位尚健在的当时参与拍摄的摄影师,还采访了四位当年站在北京街头迎接解放军的北京八中的学生,以及当年坐上坦克的学生和在街头秧歌队的市民……
多方证实:《北平入城式》这部纪录影片是以东北电影制片厂为主摄制的,拍摄时间就是2月3日解放军入城式当天,所有部队行进、群众欢迎场面都是真实的!
不过,北平入城式曾经补拍过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北平入城式的确曾经补拍过,但补拍的人不是中国摄影师,而是苏联人。新中国成立前夕,苏联的一个摄影队来到中国,与中方合拍一部叫《中国人民的胜利》的彩色纪录片,主要讲述解放战争的过程,内容几乎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苏联人没能赶上拍摄,而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大量镜头也不能用,因为都是黑白的。于是就需要补拍一些镜头,包括北平、上海、广州等重要城市的入城式。补拍是在1950年,补拍的画面也并没出现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北平入城式》当中,而是用于制作中苏合拍记录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相关文章
-
鲐背之年是指多少岁?九十岁(指老人高寿)
-
雷峰塔为什么会倒了,还真和白娘子有关
-
中国当国防部副部长最久的大将是谁?他还一个记录,全球第一!
-
羊观村血战:面对飞机坦克、几十倍的敌人,69位烈士书写英雄壮举
-
古墓挖出千年宝剑,如今依旧寒气逼人,可轻易划破20层纸张
-
北大最好的招生简章,每个年轻人都该看的剧,觉醒年代yyds
-
春节里来迎立春,春盘春酒年年好
-
晋文公伐曹的原因:“雪中送炭”竟救了僖负羁
-
“一代做官九代绝,一家发财九家贫”和珅难逃其中,揭开面纱真相
-
军队施工炸出千年古墓,现场挖出3把宝剑,墓主人是战国第一名将
-
唐代朱温反向迁都洛阳力求控制朝政
-
【百年党史】9月9日
-
梁山之外的五个江湖高手:李逵可能打赢一个,武松只能打赢三个?
-
隋朝两朝大败突厥铁骑 隋朝军事实力分析
-
孔子第72代孙孔子玉去世,系建国后山东曲阜首任县长
-
南京城最大的一座水关,可藏兵屯粮、走水行船,防止敌人潜水进城
-
九千年前遗址出土的26根“骨头”,打破两个传统误区,轰动世界
-
仙居掌故:“木笼人”江西祭碗窑
-
中国姓名文化研究,历史上好听的古代人名字都有哪些
-
为什么说他是战神?此战虽不及三大战役,却堪称解放战争的转折
-
鬼谷子:真正决定你命运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没悟透这12个字
-
他曾弈棋“报国”,还与周总理下了一盘“共纾国难”的和棋
-
猪八戒用鼻子开路唐僧许下头功,到了西天如来为何不认账?
-
金秋到北京来看展,国博免费展览全新亮相:丝缕玉衣、商周鼎
-
杂谈三:夏在何方?
-
细数金庸小说中的十大女中豪杰
-
文明的延续,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做得最好,五千年不是吹的
-
1820年的清朝,有着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领土疆域
-
《三国演义》里的莽张飞,真实历史上竟是文武双全的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