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式的“伪国学”,为何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思想界
原标题:《弟子规》式的“伪国学”,为何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 思想界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孙楠夫妇将孩子送去“伪国学班”,以及百度将搜索结果导向自家营销号引发的热议。
孙楠夫妇送孩子去“华夏学宫”:
传统蒙学是现代教育的补充,
还是儒家文化的糟粕?
上周一,歌手孙楠一家因接受短视频新媒体“一条”的采访而上了热搜。在这段题为《一对明星夫妻,搬去三线小城租房,月租700块》的视频采访中,孙楠的妻子、前旅游卫视主持人潘蔚向公众介绍了这个重组家庭选择的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
三年前,孙楠潘蔚带着几个孩子(包括孙楠和前妻买红妹所生的一男一女、潘蔚与前夫所生的一个女儿,以及孙楠和潘蔚的孩子)搬到江苏徐州生活,搬家的原因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为孩子选择的是一所据说“创办了28年的传统文化学校”,华夏学宫。视频中显示,几个孩子能熟练背诵《弟子规》,潘蔚还会在家教女儿们女红,为的是让她们“用针线传递爱”。
“一条”视频截图
除了孩子的教育,一家人搬到徐州之后,也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在郊区租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月租金不过700块;四个孩子(有男有女)一起住在一个房间里,睡上下铺;家务上亲力亲为,不雇佣家政工,平时也很少购物,以至于朋友来做客的时候都觉得他们生活得“太寒酸了”。潘蔚还出了一本新书,名叫《素心映照》,来宣传这种生活方式,但微信公众号“萝严肃”却在这本书中发现了一些鼓吹“女德”的言论,如“好女人一旺旺三代”,家里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因为妻子“缺德”等等。
《腾讯新闻》“一线”频道对孙楠的孩子们就读的这所传统文化学校进行了调查。这所名为“华夏学宫”的学校位于徐州市铜山区伊庄乡吕梁村,学宫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无法自由出入,但学校提供了专门给家长住宿的房间,房价为一天400元。学宫的工作人员向腾讯记者透露,他们的办学理念是“全国独一份”,“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到了这里都能给你教好了”,除了语数外等基础学科外,学宫的特色是“国学”,但至于“国学”包括什么,工作人员称自己解释不清楚,“就是学手工,学传统文化”。
工作人员还表示,华夏学宫的招生卡得很严,一百个报名者中只会招收一个,至于录取标准,“一是看孩子自身的素质,二是看家庭背景”。华夏学宫的全日制学生每年的学费超过十万,因此,“这里的学生家里非富即贵,还有不少外国来的,有马来西亚的,也有新加坡的。”
华夏学宫
关于华夏学宫是否具有办学资质的问题,腾讯记者向徐州市教育局进行了求证,教育局回复称,华夏学宫的业务范围是非学历的民办培训机构,该机构只能从事培训,不能从事全日制面向中小学生的教学。学校保安的一番话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保安表示,这个学校没有学历,但来这里上学的孩子也不需要学历,只有普通人的孩子需要学历,但普通人的孩子也上不起这个学校。
根据《教育法》第七十六条,“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生,退还所收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悉,由徐州市教育局、铜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调查组已经进驻华夏学宫,对其办学资质、日常管理进行调查。
除此之外,这篇报道还质疑了“一条”视频中所展现的孙楠一家的生活方式。根据记者的探访,在学校以北步行十多分钟的地方,有一片被称作“12+1”的别墅区,这里仅有12栋别墅,每栋别墅的套内面积有两千平米,上下三层,带电梯和地下室。据说孙楠一家也住在这里,他们的别墅已经基本装修完毕,一家人会在这里过年,而那套“月租700”的房子只是他们在徐州的临时落脚点。
让孙楠夫妇以及那些“非富即贵”的家长趋之若鹜的“传统文化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专栏作家叶克飞在给《腾讯·大家》撰写的评论中谈到,孙楠夫妇对国学的推崇还停留在传统蒙学的层面上,《弟子规》就是这种传统蒙学的底色,至于其教育成果,无非就是让孩子“懂规矩”。但问题在于,叶克飞指出,传统蒙学根本起不到任何的启蒙作用,而只有蒙蔽作用——凡是把《弟子规》当国学的人,非蠢即坏。
《弟子规》是当下各种少年国学班中的必读“经典”,叶克飞表示,但事实上,它不过是一个诞生于清朝的“行为规范”,没有提供任何独立思考的空间,不但与现代意识格格不入,甚至和儒家思想本身关系也不大,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而例如“号泣随,挞无怨”这样的糟粕,更是与健康人格相悖。
在叶克飞看来,《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被大多数拥趸视作一件武器,而事实上,父母只是希望用它来教育孩子听话顺从。中国式父母往往容易陷入一个怪圈:他们极为重视自己的权威,重视面子。但他们不明白,父母的权威来自于讲道理、明是非、以身作则、有错就认,如果端起长辈架子或者找各种理由不认错,就会失去权威。大量因此失去权威的中国式父母为了挽回面子,寄希望于《弟子规》一类的伪国学。
微信公众号“短史记”发表的《〈弟子规〉不是“经典”,只是一本粗制滥造的儿童读物》一文则对这本当下颇受追捧的“国学经典”进行了“起底”。文章指出,近年来,蒙学读物《弟子规》大热,被冠以“国学经典”的称号,很多幼儿园、中小学将其列为指定读物,甚至它还被改编成了歌曲、舞蹈、动画片等等。但事实上,《弟子规》最多只能算是二、三手的儒学读物。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其作者是清代秀才李毓秀,后经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直到清代后期,这本书才开始广泛流传,成为私塾中常用的儿童教材。纵观《弟子规》全书,其内容大多改编自《论语》《礼记》,以及朱熹编纂的《蒙学须知》,原创内容极少。总的来说,从作者上看,李毓秀、贾存仁都只是乡间文人,在学术上并无甚成就;从成书时间上看,相比于宋代的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远远算不上“历史悠久”;从内容上看,《弟子规》属于二手,甚至是三手的入学读物,并且仅供儿童学习使用,显然没有资格被称为“国学经典”。
作者认为,《弟子规》在近些年来受到追捧,是得益于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饥渴”,许多港台商业化的“传统文化产品”被引入大陆,台湾“华山书院”院长王财贵提倡的“儿童读经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其编写的教材《孝弟三百千》正是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此后,《弟子规》持续受到大陆文化产业的关注和推广,逐渐声名大振。
文章最后指出,作为一本现代儿童读物,《弟子规》有四大缺陷。第一,内容迁就形式,导致文本牵强,对语文教学不利;第二,《弟子规》以成人本位编写,从成人视角对孩子进行灌输,且很多表述自相矛盾;第三,《弟子规》的很多内容与现代社会脱节,观念上的陈腐落后尤为可怕;最后,全书以“勿”为核心,背离了真正的儒家精神。优秀的儿童伦理教材应该提供让孩子去体察和理解的具体情境,而非冷冰冰的结论,《弟子规》则正好相反,不过是一本简单粗暴的“弟子禁令”。
“百度已死”刷屏背后:
搜索引擎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上周,传播学研究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候选人方可成在其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发布的一篇题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引发了舆论热议。文章提出了一个现象,即当你使用百度搜索一个关键词的时候,第一页上显示的搜索结果,一半以上会指向百度的自家产品,尤其频繁出现的是“百家号”上的相关内容。百家号是百度的自媒体平台,刚推出的时候曾经主打过优质作者和高品质内容,现在却成了一个以营销号为主的内容平台,其内容包罗万象,数量很大,质量堪忧,甚至不乏一些危言耸听的假新闻。
图片来源:新闻实验室
方可成举例称,当他在百度上搜索一些国际新闻关键词,如“英国脱欧”“美国政府关门”等,出现的结果一半以上都来自百家号。而当他搜索一些知名人物——如“特朗普”——的时候,第一页的结果分别来自百度百科、百度贴吧、百家号,只有一个结果导向百度以外的网站。如果用户想通过搜索引擎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结果会怎样呢?例如在百度上搜索“怎样买高铁票”,前两条结果分别来自百度经验、百度知道,然后才是12306官网,但接下来又是百度经验、百家号等等。
作者总结道,如今百度已经可以改名为“百家号站内搜索”了。但他同时指出,这一现象是最近一年才出现的,百度之所以“堕落”至此,除了一些“外部原因”——即中国互联网愈演愈烈的分割和封闭趋势,微信公众号、淘宝、微博等重要平台都不向百度开放——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百度自身饮鸩止渴的商业决策。简单地说,百度已经不打算好好做一个搜索引擎了,它只想做一个营销号平台,把使用其搜索引擎的用户都变成自家的流量,然后变现。
方可成总结的在百度搜索一些关键词显示的结果
图片来源:新闻实验室
文章发出后迅速刷屏,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方可成两天后又写了一篇文章,解释自己写《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的初衷。他指出,搜索引擎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一家市场占有率高达70%的搜索引擎,几乎可以掌握全社会的信息入口。中国人能接触到怎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优质的还是劣质的,很大程度上都会被它决定。因此,搜索引擎具有极强的公共属性,它不仅影响到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医院,还决定了我们能接触到什么样的知识,用什么样的框架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方可成最后谈到,要求运营搜索引擎的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在欧美社会已经是常识,而在中国,却不被一些从业者接受,因此更需要有人站出来呼吁。
《三联生活周刊》的微信公众号则发表了一篇“老九论财经”的评论,作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而百度摆脱困境的努力,又引发了用户的种种不满。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很多资讯类的APP都可以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送,不需要用户自己去搜索。尽管这种算法推荐也存在较大争议,但它在客观上降低了搜索引擎的重要性,对于向移动时代转型较慢的百度而言,更是致命一击。
更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意识非常淡漠,大量的优质原创内容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百度很容易就可以帮人们找到这些信息。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微信公众号迅速崛起,大量的优质原创内容只在公众号上生产,而公众号对于原创内容的转载、传播有极高的要求,百度根本就搜索不到这些内容。对于一个搜索引擎来说,失去了搜索内容,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本。
作者还指出,尽管近些年来百度高调宣称向人工智能等高大上的业务转型,但从短期来看,百度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真正转型之作是信息流业务,而不是人工智能。所谓“信息流业务”,指的是通过收集大数据了解用户,在用户浏览相关信息时将广告精准地呈现在用户面前。去年百度的营收首次超过1000亿元,主要就来自基于“搜索和信息流”的广告业务。因此,将搜索结果导向自己的百家号,对百度而言是一石二鸟的行为:一是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来源,避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越来越边缘化;二是实现信息流业务,在用户阅读百家号时精准投放广告。
从表面上看,这的确可以帮助百度摆脱困境,但事实上,这是百度又一次拿用户底线来冒险。搜索引擎将搜索结果主动导向自己的内容平台,这种做法无益于裁判员亲自下场踢球,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公信力。作者最后指出,无论百度未来向多么高大上的业务转型,传统的搜索业务始终是其安身立命之本,失去了这一基础,所有的转型都将是空中楼阁。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张之琪,编辑:朱洁树、张之琪,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相关文章
-
1938年毛主席为何将八路军115师分家?
-
细数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七位母亲
-
万历十五年发什么了什么事?戚继光逝世/女真族崛起(明朝的转折点
-
水泊梁山十大高手排位 武松竟然只能排在第十位?
-
曹操是不喜欢貂蝉吗?为何吕布死后不占为已用,原来藏着这一秘密
-
“9·13事件”后周恩来对空军问题这样说
-
一组照片展示,四千年前古印度文明摩亨佐-达罗就发明了下水道
-
历史上公认的四大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汉朝/罗马帝国
-
部首
-
处事莫如为善,传家唯有读书
-
揭秘:古代历史上的六大特战部队,兵出之日,天下震动
-
明朝天启皇帝为何会爱上乳母客氏?古代宫闱隐秘
-
我们从何时开始自称“汉族”?之前还有一个霸气的称呼,流传至今
-
三国曹魏皇权的衰亡历史解密
-
她一家人都很厉害,父亲是副主席,公公是副总理,丈夫是将军
-
为什么男人后来都不哄你了?
-
探秘:唐玄宗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养活杨贵妃?
-
从相声说起:中国历史中的戏曲艺术融合
-
有600年历史的天安门,到底是谁建造的?说出来你都不会信
-
武则天最后传位给谁?武则天传位是自愿的吗
-
湖南“鬼崽岭”:被阴兵石人把守,专家冒险深入,发现一世界奇迹
-
风化的画卷 承载一位清官的故事
-
红军军长刘志丹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突遭敌机枪扫射英勇牺牲
-
抗日牺牲最高将领是左权长征时是他元帅的资历最低可授大将
-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 他是唐代最伟大诗人之一
-
爱因斯坦在日记为何说中国人肮脏、迟钝,原因并非我们想的那样
-
真正擒方腊的是谁?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原来是这位历史名将
-
李白大半生都在游山玩水,他有不工作,那他靠什么维持生计呢?
-
史上最强皇帝,在位55年诞下867个子女,至今无人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