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于上流社会,却甘为艺术献身,成为日本最好的艺伎
原标题:她出身于上流社会,却甘为艺术献身,成为日本最好的艺伎
2004年1月5日,被誉为“日本艺伎代言人”的中村喜春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91岁。她的去世,也意味着日本艺伎时代的落幕。
相比于前几天介绍过的几松和中西君尾这些艺伎,中村喜春可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明治时代的艺伎社会地位虽然不错,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会,但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毕竟人身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中村喜春却恰恰相反,她出身于一个上流社会的家庭,家境非常富裕,她之所以会选择艺伎这条路,不是为了讨口饭吃,而是纯粹出于对艺伎艺术的热爱。
1928年,刚刚15岁的中村喜春正式加入了艺伎的行列,并凭借出色的舞蹈、茶道和书法等技艺,在日本艺伎界迅速打开了名声,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红人”,后来更是发展为全日本最受欢迎的艺伎之一。据说,连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也曾专门到访中村喜春的家乡,只为一睹她的舞技。
中村喜春之所以能红得一塌糊涂,除了她自身精于舞蹈等表演艺术之外,还在于她走在前列的思维,和敢为人先的态度。
众所周知,明治时代正处于日本文明开化的关键时期,西方文化和欧美人一股脑地涌入日本,当很多日本人还对这些外来的东西存在排斥情绪的时候,中村喜春却已经和他们打成了一片,赢得了不少外国人的推崇。
比如说,她曾是日本上万名艺伎里面第一个会说英语的人,光是这一点,就成了她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这样的人,实在没有理由不红。
一般来说,艺伎到了30岁这个年纪,基本上就会选择成婚隐退,中村喜春也不例外。为了和一名日本外交官结婚,中村喜春在27岁那年放下了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甘心隐退相夫教子。
但可惜的是,她的牺牲并没有换来丈夫的一心一意,反而选择了另一名缅甸女子,还真是“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啊!
最终,婚姻破裂的中村喜春决定重返艺伎行业。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尝试,毕竟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位艺伎能够复出走红。
不过,靠实力说话的中村喜春再一次证明了她的影响力,凭借着精湛的琴棋舞蹈艺术,中村喜春迅速“圈粉”,再次登顶日本艺伎界。
直到1956年,由于年龄的增大,和艺伎阶层在日本社会地位的下降,中村喜春决定离开日本,远赴美国,并受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直教授日本传统音乐和艺术。
在美国,中村喜春仍然没有忘记艺伎艺术,经常开设讲座,传播日本的传统艺伎艺术,受到了美国人的广泛好评。
晚年的中村喜春除了教课之外,还写了十多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她的自传《东京艺伎回忆录》(不是章子怡、巩俐拍那部《艺伎回忆录》),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还被拍成了话剧,流传至今。
关于中村喜春的一生,用她在自传中的一句话来做总结再合适不过了——“我是艺伎女。艺伎是指有艺术涵养的表演者,她们能歌善舞,十八般舞艺样样精通,最明白男士的想法。但遗憾的是,不是很多人能了解这一点。”
2004年1月5日,中村喜春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91岁。很多媒体都说:中村喜春的去世,标志着日本艺伎时代的彻底落幕。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著名画家夏尔丹诞辰
-
100秒了解六中全会
-
这款70年代的中国装备曾出口数亿枚,越军当年最怕的就是它
-
战争:人类的噩梦,文明的发动机
-
斯大林去世直至前苏联解体,斯大林家人受到的影响及现状
-
南北战争根本就不是为了解放奴隶,美国黑奴自由后反而活得更糟糕
-
接连两次事故!国际空间站仅剩3名宇航员,80天后一个不剩
-
4个儿子死于战争,日本母亲痛哭流涕!这句话说出口,忒没人性!
-
第三帝国时期的彩色老照片:希特勒得势时的疯狂,让整个欧洲颤抖
-
西门庆的原型是他床底搜出900条白绫汗巾曝淫行
-
首都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贰)
-
毛文龙的抗金基地皮岛,如今却不在中国版图之中,可惜鲜为人知
-
宣言: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
-
扬帆千里: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的罗马与迦太基海上交锋
-
“混血”的大英帝国:血统论的背后,移民如何造就日不落神话?
-
明清养瘦马盛行,无数贫穷少女被当成商品买卖,一辈子命运多舛
-
【百年征程路】第八十四期:《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第四十三集联产承包责任制
-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女儿: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
古代陪葬女子,为何双腿是打开的?专家说出真实原因:太残忍了
-
[图文]俄罗斯军队用充气式道具掩护军事力量 内在性能足以乱真
-
丰台史话-卢沟桥的民族精魂:宛平县长王冷斋临危受命(一)
-
18世纪末人类历史最复杂的机械装置,上面一个小卡片蕴藏巨大信息
-
二战中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女兵什么遭遇?听到这两字直接被吓晕
-
揭开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风水之谜
-
甄嬛传:假如甄嬛没怀孕!她还会想方设法回宫吗?
-
农发行的新青年说
-
日本奇人为国民党元老算了一卦,预测中国大局,神奇的很
-
列宁临终前的最后心愿:拥有毒药!
-
日本半导体为何落败?日媒自省4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