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厨师的饭前准备工作有哪些呢?
原标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厨师的饭前准备工作有哪些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的大厨技艺独到,将“烹饪”一词玩出了美味,玩出了技法,玩出了神奇。烹饪大厨能拥有高超的烹饪技法,有多方面原因。
大致看,汉代的繁荣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升,为魏晋南北朝烹饪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动荡的时局,也让贵族阶级今朝有酒今朝醉,对饮食越发重视起来。多民族杂居,如汉族与胡族在交流融合中,促进了双方烹饪技法的丰富多样。据史载,这一时期的烹饪技法所得成就闪亮瞩目。
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烹饪技法何样?可概括为分档取料、合理选料、善用器具、掌握火候、注意撇沫、精心熬汤、盛装菜肴,这些烹饪技法携手共进,成就了这一时期烹饪技法的神奇。
分档取料。
据《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已开始根据菜品的不同要求,而选择不同的原料,进行分档取料。
在当时,烹饪原料大致分为动物性原料与植物性原料。无论是动物性原料,还是植物性原料,大厨在选择时会有一定的规矩。遵循这种规矩选择原料,是烹饪技法的要求。
鸭、猪、鹅、鱼是这一时期选择较多的动物性烹饪原料。在《齐民要术》中,贾思勰认为选鹅应“子鹅百日以外”,选鸭应“子鸭六七十日”,因为这一时间的鹅与鸭,最适合烹饪使用。一旦超过这些时间,选鹅、选鸭用于烹饪会“肉硬”。对制作胡炮肉、炙豚等菜如何选料,《齐民要术》也有详细的记载。
图1:烹饪
翻开《齐民要术》一书,可见当时的烹饪技法与现代烹饪技法相差无几。书中对动物身体的各个部位已冠上较为统一的名称。在实际选择动物性原料时,这一时期已经按照现代烹饪加工中的“分档取料”方法予以分档。
按照现代烹饪观点,分档取料直接影响菜品的品质与烹饪工艺,它的切配至关重要。在《齐民要术》中,如何对家畜、家禽等原料的肌肉、骨骼进行选择,如何分档取料减少原料浪费,都有着较为细致的记载。
书中记载,选择猪肉、羊肉、鹿肉时,应挑选肥美的猪、羊、鹿。用牛肉制作菜肴时,需依据不同的菜品,分别选择大牛、牛犊、老牛的肉。如老牛的肉“厚而脆”,并不适用于所有菜品。
图2:烹饪前的准备工作
与选择动物性烹饪原料一样,择取植物性烹饪原料时,也需遵守相应的“规矩”,不然也影响菜肴的品质。
合理选料。
《齐民要术》中对缹菌如何选择菌类做了描写。缹,煮的意思。缹菌,即煮菌类食品。制作一道煮菌类食品的菜肴,应选择未开口、表里全白的菌类。发现菌类已开口,内外为黑色且伴有臭气,就不能选来食用。
缹茄子,需选择还未长成的茄子。倘若选择长成的茄子,做成菜肴时口感会老。鉴于茄子之类蔬菜沾上铁器会氧化变色的特性,《齐民要术》中对加工茄子的刀具也作了要求:“以竹刀骨刀四破之,用铁则渝黑”。选用竹刀切割茄子,可避免其发生色泽变化。
对原料选择记载最为详细的菜肴,当属脍鱼莼羹。制作“芼羹之菜”,对其形态颜色、最佳食季、烹饪方法等均有着详细记载。事无巨细,各种细节也考虑进去,可见当时的烹饪理论已积累到一定的高度。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苏子韬
相关文章
-
象形甲骨文是造字圣人、文字之神或外星人仓颉创造的
-
清军入关后 此汉人献上一计 害惨江南百姓 最终死得大快人心
-
他参军不久便是师长,到建国后还是师长,授衔时获三枚一级勋章
-
诸葛亮“空城计”妇孺皆知,保卫黄洋界的“空山计”更加真实精彩
-
诡异《清明上河图》!专家:皇帝被捉,真相原来是这样!
-
毛主席在十九岁时写了一篇作文,令国文老师赞叹不已
-
中型甲龙:装甲龙 带有成片尖刺(脑袋完全被骨甲包裹)
-
三生三世:白浅为什么莫名嗜睡三年,连亲儿子阿离都不管?答案在她自己身上
-
潘氏鱼是人类的祖先?海陆动物的过渡物种(3.8亿年的鱼)
-
川籍老红军、洪学智将军夫人张文逝世享年103岁
-
王翦为什么不班师回朝 王翦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
李零:现在大家比以前更喜欢炫耀出身
-
中国养老抵扣税赋简史
-
【人民书声】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读书与追求
-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 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
-
民国的好县长,调任时百姓含泪相送,血战日军壮烈殉国
-
武当隐仙岩:历代高人修炼之地
-
他装傻37年,被当成傀儡推上皇位,登基后第一道圣旨却让百官胆寒
-
中国第一野战军十大虎将,他们是在解放战争立奇功的英雄
-
【品党史爱王兰】党史小故事|贺龙:永远跟党走
-
揭秘:老子的乳名之说 ‘老子’真的是乳名?
-
开国上将中,他的级别最低,却因为一个重要身份被授上将
-
55年授衔后,上将拒绝再穿上将军服,问他原因只说了一句话!
-
古代东辽国在哪里?
-
清朝的“天津教案”火烧望海楼事件始末
-
女红军今年100岁,丈夫是开国上将,儿子当省长
-
他和毛主席同窗,娶邓小平前妻,儿子是副国级干部,自己却坐了8年牢
-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生平 揭秘咸丰帝怎么死的
-
她父亲是开国皇帝,自己却因为政治被迫联姻,一生经历7代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