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芬兰:百万苏军拿不下,武器曾出口到中国
原标题:二战时的芬兰:百万苏军拿不下,武器曾出口到中国
文/寂寞的红酒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一个不入流的小国,芬兰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不过别看芬兰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实力可不弱,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民风彪悍。二战前芬兰的武器曾出口到中国,苏联两次入侵都被芬兰人打的狼狈不堪,芬兰绝对称得上欧洲的“平头哥”。
1917年芬兰脱离俄国独立。独立后的芬兰很快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虽然芬兰的自然环境不怎么样,气候非常寒冷,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人口也少的可怜,但发展水平很高,人民非常富裕。二战前,芬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法国和荷兰还要高。芬兰在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非常发达,人均幸福指数和国民素质在欧洲名列前茅。当然,一切离不开芬兰人不懈的努力。毕竟能在一个国土面积三分之一都在北极圈,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是河流湖泊和森林沼泽的地方建成一个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发达国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芬兰人在搞经济上是很有一套的。由于国内没有什么矿产资源,所以芬兰无法像其他工业国家那样发展钢铁、煤炭、石油等重工业,所以他们就大搞轻工业。依托国内丰富的森林资源,芬兰人建立了木材加工、造纸等轻工业,把产品出口到欧洲各地,换取大量的外汇。靠着丰盈的外汇和国内较高的科研水平,他们建立了较为发达的国防工业。芬兰的国防工业主要以轻武器为主,能生产各种性能出色的枪械和军工产品。其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比苏联的还要好,连军工大国瑞典都大量装备芬兰的索米冲锋枪,德国的MP38和苏联的波波沙41冲锋枪都借鉴了索米冲锋枪的设计,芬兰的武器生产水平可见一斑。芬兰的武器不仅自用而且出口到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多个国家。1937年中国曾向芬兰订购了30000 挺拉蒂LS26轻机枪,但由于日本的压力,芬兰只实际交货了1200 挺。
当然,芬兰虽然很发达富裕,但毕竟是个小国,其国力比较有限,但这并不代表芬兰人好欺负。由于芬兰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很高,所以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格外的高。他们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们幸福富裕的生活,也不允许别人侵犯他们的国家。所以当1939年苏联入侵芬兰的时候,国民全都拿起了武器自发的加入了战斗,让苏联人陷入了全民抗战的汪洋。芬兰的游击战把苏联人打的损失惨重,仅仅四个月苏联就伤亡了数十万军队,辎重物资损失不计其数。由于损失过大,苏联不得不放弃了吞并芬兰的想法。芬兰人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当然,芬兰人也不是好惹的,苏芬战争后,在德国的拉拢下,芬兰倒向了德国,并在苏德战争中借助德国的力量收复了失地,狠狠的咬了苏联人一口。
二战后期,德国在苏德战场节节败退,苏联人开始全面反攻,芬兰也成为了苏军反攻的对象。苏联人向芬兰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勇敢的芬兰人再次拿起武器和苏联人打起来游击,再次狠狠的教训了苏联人。仅仅一个夏季战役,苏联就损失了十几万军队。苏联人自知芬兰人不好对付,所以在芬兰接受自己的条件后就和芬兰人讲和了。作为一个只有三百万人的小国,芬兰曾两度击退苏联人的进攻。苏联的百万大军竟然拿不下一个弹丸小国,不得不说芬兰人真厉害。无奈芬兰毕竟只是个小国,国力有限。如果芬兰和苏联那么大,恐怕苏联人就睡不着觉了。
参考资料:《二战史》、《全球通史》、《试析苏芬战争》、《浅谈苏芬关系》
相关文章
-
埃及与以色列的战争,为何不能丢失苏伊士运河的一座小城?
-
志愿军一个师14小时穿插72公里,创造了轻步兵的战争传奇
-
罗马巨头克拉苏:何以消灭斯巴达克斯起义?又败给帕提亚骑兵?
-
回顾朝鲜战争中国战俘营:22名战俘舆论下选择留华
-
墨斗、锯、斧等——中国传统家具背后的匠心与匠具
-
推背图预测中日钓鱼岛之战
-
最初是傀儡的明治天皇,日后独揽朝政大权,却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
纳卡冲突:纳卡地区为什么会成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死结?
-
亚历山大大帝如果真的远征到了中国,结局会如何?
-
如果宝琴未曾许配给梅翰林之子,贾母会让宝玉娶宝琴,为什么呢?
-
这个国家最先带头欺负中国,甚至叫嚣每隔十年就要抽打我们一次
-
历史上的今天|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逝世
-
二战末期,德军明明还有数百万军队,为何他们就急急忙忙投降
-
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参与的这项研成果了不起……
-
1920年代历史沉淀的河南,那座只剩桥洞的天津桥有一种残缺美
-
人类直到二战快结束的时候才意识到步枪威力过剩,这是为什么?
-
我姓陈
-
他与隆美尔齐名,拥有元帅之才,元帅战功,却无元帅军衔
-
英国为什么拒绝归还马岛?不是离你近就是你的
-
西方在征服穆斯林,而穆斯林却在征服欧洲
-
慰安椅: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侵华日军的罪证,营救士兵见者落泪
-
毛里求斯的纸币上,为什么会印着一个华人头像,这个华人是谁
-
美国公布日本天皇财产,普通人望尘莫及啊!
-
战争中要不丢失一个烈士很难做到,下面看看我军的三个战例
-
二战盟军为什么痛恨德军88毫米高炮?这里告诉你原因
-
37岁的梅根王妃与36岁的凯特王妃不和?梅根将搬离肯辛顿宫
-
希特勒最喜欢的孩子竟是犹太人 聪明绝顶的他被寡妇利用当保护伞
-
纪念抗日战胜利六十周年:长沙会战之铁血南郊
-
党史百年天天读·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