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参与的这项研成果了不起……
原标题: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参与的这项研成果了不起……
3月10日,
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举办的
“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评选结果在南京揭晓。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的科研成果“解锁东亚长时间尺度下古人群动态演变和适应性基因演化”入选。
▲东亚北方末次盛冰期前后人群动态示意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院
▲东亚南方1.1万年以来人群动态示意图(东亚长时间尺度下,尤其是末次冰盛期前后人群系统性基因组研究尚属空白,其深层探索对揭示东亚古人群动态演变及人类与环境互动关系有重要科学意义。针对该缺环,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员主导的合作团队通过研究我国北方黑龙江、南方广西和福建距今40,000-300年57例人类古基因组,揭示东亚四万年来人群动态遗传历史和特有适应性基因的选择机制。且在广西新发现一支迥然不同的古东亚人群,为探究东亚古人群复杂演化模式提供了新见解,且为探索人类对环境适应性机制提供了重要遗传学证据。(Cell,2021))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院
2021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三名研究员谢光茂、杨清平、李珍组成的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等合作,对广西龙州、田东、隆林、平果、大化、南丹等地考古发现的古代人类遗骸进行分子人类学研究,揭示了东亚四万年来人群的动态遗传历史及特有适应性基因的选择机制,并且在广西新发现一支迥然不同的古东亚人群,为探究东亚古人群复杂的演化模式提供了新的洞见,首次从遗传学角度为探索人类与环境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相关成果于2021年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谢光茂(左)、杨清平(右)对考古发现的古代人类遗骸进行研究。
再看一下
信息来源|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综合整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黄伊莹 罗琳
校对|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雷鑫莹
总编| 才巍 李志雄
运营|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删除。
0771- 5615803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相关文章
-
下个法国?为何美国白人会从95%变到不足60%?有黑人移民原因吗?
-
不要命的撞军舰,日本“神风特攻队”真的不怕死吗?
-
抗战中第一个日本俘虏是怎么被抓获的?
-
林黛玉到底有多美?娇花照水的容颜里,竟藏着为母殉葬的残酷真相
-
印巴冲突再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到底有何仇怨
-
1970年代战乱时的柬埔,政府军不愿为朗诺政权卖命纷纷当逃兵
-
[图文]二战中真实的搞笑场景
-
宣城之韩愈前史:江南奥壤,山水诗都(下)
-
坦克年龄远超坦克兵!这款二战时期的古董级坦克 一国还在当宝贝
-
赶考惨落榜,归家后父亲发现曾国潘几箱衣服没了:千金难买我喜欢
-
二战日本如不投降,天皇会逃到中国东北负隅顽抗?日本打算这样干
-
与烈焰狂魔斗法千年——中国消防技术的发展
-
74年前的今天,中国终于雪耻
-
历史上的今天|一纸协定维和朝韩66年
-
大江健三郎:冲绳之战日军方迫平民集体自杀
-
北约29国65艘军舰大会师:突然一艘俄军战舰,杀入演习区怒射导弹
-
华盛顿和乾隆竟是同一时代,为何感觉一个是远古一个是现代?
-
欧美专家嘲笑朱可夫让士兵趟雷送死巴顿表示我也是这样干的
-
二战时,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女兵,为何听见吃烧烤就吓得跪地求饶?
-
中国古代的大路为什么被称为“官路”?
-
开国少将被埋进废墟,两只苍蝇成救命恩人,之后一辈子不打苍蝇
-
西方在征服穆斯林,而穆斯林却在征服欧洲
-
1917年老照片:山东青壮男子赴欧支援前线,谱写一战悲歌
-
二战时,百万美国大兵勾引英国女人,让英国男人忍无可忍
-
67年前,一非洲国家和中国军队打仗,结果变成东非“小中国”
-
美国“汤普森号”科考船停靠台湾高雄港 中方回应
-
宰相刘罗锅
-
[图文]叶剑英6位子女回忆父亲在南昌起义中的传奇
-
二战时英国为何要用8座岛屿去换美国50艘淘汰的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