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民彭喜才:近万双鞋,记录数百年历史
原标题:哈尔滨市民彭喜才:近万双鞋,记录数百年历史
近万双鞋记录数百年历史每双鞋都有自己的故事
冰城市民彭喜才——“古鞋”中踏寻历史足迹
生活报记者 邓明娟 生活报记者 张涛 摄
鞋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可是,冰城市民彭喜才却赋予了鞋子一种新的意义——“用足迹记录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四年来,他收藏了12000余件各时期鞋类及相关器具精品,时间跨度数百余年,有清朝格格鞋、老年间的“三寸金莲”鞋、闯关东时期的土布鞋等等。日前,生活报记者采访到了彭喜才,通过他和他的藏品故事探寻不同历史时期的“足迹”。
A
近万双鞋
记录数百年鞋文化史
从小喜欢鞋子的彭喜才,从2015年开始收藏明末、清朝、抗战、闯关东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鞋子及相关器具,四年间共收集藏品12700余件,其中鞋子近一万双,定级文物428件。
“小时候时常看母亲做鞋,那时她还经常提醒我注意鞋子的美观和整洁。家人对鞋子的讲究使我对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学着自己做鞋,从17岁开始从事鞋类相关工作。”彭喜才说,随着对鞋子认识的不断加深,他萌生了收藏鞋的念头。
从2015年至2018年,彭喜才常年在贵州、福建、广州、厦门、江西等地寻找“古鞋”。“很多鞋子不仅展示了其在各自历史时期的穿着功能和特点,有的还是民族、王权,甚至一些特殊文化背景的象征。比如一双清朝的格格鞋,全鞋都由银丝楠木精制而成,没有一根钉子,鞋头突起并用纯银镶嵌,鞋身刻有花纹,鞋底为双木平底。这双鞋是清朝的格格在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才穿的。”彭喜才说,这鞋制作得这样精致,并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鞋子主人格格身份的展现。
彭喜才建了一个鞋文化博物馆,馆内收藏着大量各国、各个时期的鞋,以及鞋拔、制鞋工具等。这些制鞋工具有兽骨的、陶瓷的、木头的、金属的、景泰蓝的等等,形状更是匪夷所思。
馆内还收藏着一双侧面有两个弹孔、鞋跟处带有刺马针的日本大佐鞋,是国家级文物。“这名日军将领是谁已无从考证,但是鞋子上留存的痕迹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幕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这也是这双鞋子价值的最大展现。”彭喜才说。
B
每一双鞋都有自己的故事
据彭喜才介绍,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鞋曾经是人类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实用,同时还有审美装饰的功能,有些鞋甚至代表了等级和礼仪规范,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在他博物馆的展柜中,有近700双古代女人穿的“小鞋”,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寸金莲”鞋。它人类史上最独特的一种鞋类文化。“‘三寸金莲’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李后主的‘杰作’,这位皇帝喜爱音乐和美色,他令宫女用帛布裹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并在六尺高的金莲花台上跳舞,飘飘然若仙子凌波,缠足因此得名为‘金莲’。”彭喜才说,古代女性地位低下,从相亲到洞房男方追求的是一双纤细的小脚,男方在选择女方时“只见脚不见面,只见鞋不见人”。彭喜才觉得,这种残酷的“凄美之作”源于女性从属于男性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风气驱使当时的女性以拥有一双金莲脚为荣,而“小鞋”则成了这种文化的体现。
彭喜才还收藏了一千多双虎头鞋,其中有数百双清末年间的虎头鞋。俏皮可爱的虎头鞋昭示着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盼:憨厚生动的猪头图案寄托着大人对孩子吉祥的祝愿;鞋面上绣着的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等五种毒物,寓意让其远离孩子,让孩子免受伤害。“这些‘古鞋’都是一针一针缝制而成,从制作工艺上来看,鞋子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彭喜才表示。
C
厚底土布鞋
见证闯关东足迹
在彭喜才的鞋文化博物馆中,还摆放着许多双闯关东时期的土布鞋,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将人带入了那个艰难困苦、顽强开拓的年代。
“收藏这类鞋,是受我大爷的启发。大爷小时候,爷爷带着他从老家山东迁移到东北。当时,从老家出来时,他们穿的是单鞋,到东北太冷了,就把单鞋里面放上草、棉花等,后期演变成棉鞋。家里的老人说,那些鞋子见证了一代人脚踏实地的顽强力量。”彭喜才说,后来他多次回山东老家,从祖辈、亲属及市面上淘到闯关东鞋及相关物品1800余件。
“闯关东时期的鞋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鞋大、棉厚、口宽,而且鞋底厚,耐磨、保暖。”据彭喜才介绍,闯关东时期的鞋子多用黑色、深蓝色等最普通的土布制成,东北地区冬天非常寒冷,为了保暖做得都非常厚,鞋底是用层层毡子手工缝制的千层底,现在依然看见细密的针线痕迹。“从这些鞋子上能看出闯关东时期的条件十分艰苦,闯关东精神就是人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
D珠峰勇士的一双旧鞋再现英雄行为
“在所有藏品中,这两双鞋对于我来说意义与众不同,也是它们使我更加明确了鞋子收藏的方向和价值。”彭喜才指着展柜中的两双男士皮鞋说,鞋子的主人是为了队友能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自己甘为做人梯的登山英雄刘连满。
“当时刘连满老人刚刚去世,老人的家人希望后人了解刘连满的奉献精神,将鞋子赠送给我了。”谈及此,彭喜才十分激动地向记者讲述了刘连满的壮举:
1960年,刘连满和中国登山队的几名队员尝试从北坡登顶珠峰,但在距离登顶很近的地方遇到了被称为鸟也无法逾越的险地,几人不断努力但依然爬不上去,高个子的刘连满见大家体力消耗严重,便主动要求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上去,最终队友们成功登顶。而且他在急需氧气的情况下,依然决定把氧气给队友下山使用。刘连满的队友都认为刘连满很难有活下来的可能,可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甘当人梯的英勇故事传便了大江南北,成为了中国登山界的一面旗帜。
“刘连满舍己为人的精神被世界铭记,我非常幸运能够得到这位英雄的鞋子作为永久珍藏。”彭喜才说,每次走到这个展柜前,他都会停下脚步仔细端详,鞋子上的褶皱、鞋底摩擦的痕迹都是英雄的精神象征。
相关文章
-
鲁智深怎么死的?揭秘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的死因
-
难怪殷温娇会抛绣球,而不是直接嫁给陈光蕊,原来殷开山一箭三雕
-
传奇女英雄满都海:为保黄金家族尽心竭力,32岁下嫁晚辈孩童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张家店战役首次大捷!
-
河源时代倾城的房子怎么样?值不值得购买?
-
《汉唐石韵:长安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之造像与造像碑
-
他是开国上将中的政工人才,巧妙处理伤兵闹事,把新房送给幼儿园
-
李渊和杨广表兄弟间皇权争夺 为登上帝位甚至兄弟相残
-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简介:一共16位(个个是奇葩)
-
诸葛亮的岳父为啥要放蜀汉死敌陆逊一条生路
-
孙悟空: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
-
皇帝朱瞻基为什么让宦官读书,使明朝埋下覆灭的祸根
-
谷歌地图十大恐怖坐标 这些坐标为什么恐怖有哪些秘密
-
徐祯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于诗词却被后世“掉包”
-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怎样喝才会醉?
-
没打仗就要地要钱的王翦,功高盖主的他,如何得到善终?
-
古代的银子长什么样?扔地上丑到认不出来,网友:全是牙印!
-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宋代改革多亏了他,却被万人指责
-
对于曹操的威胁,孙权的态度是什么,诸葛亮之语究竟有多大作用
-
为什么说“男靠出生时,女靠出嫁日”?现在的人,还有这个说法吗
-
揭秘:颜回死后,孔子的接班人是谁
-
春节起自历法变革,大汉王朝时期的春节萌芽,与今日有何不同?
-
从“翰池墨海”展看砚的历史演变,赏吴昌硕铭太史砚
-
史海拾遗 ┃ 黄兴佚文20篇——纪念黄兴逝世102周年
-
这帮土匪太猖狂了,暗杀了当地官员,还想暗杀他,结果被大炮轰了
-
靖江马桥镇:汲取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
湖南考古人揭开孟加拉古都神秘面纱
-
历史上真有鬼谷子这个人吗?
-
古代人都吃什么主食 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和现在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