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的回信,一个字的命令,挡住了德军的阿登反击战
原标题:一个字的回信,一个字的命令,挡住了德军的阿登反击战
二战末期,德军为了将自己从两线作战的泥潭中拔出,准备集中全力发动一场大规模反击战将西线盟军赶回英吉利。在西线腾出手后,再专心对付苏联。这便是战史上相当著名的阿登反击战。
请输入图片描述
之所以会选择在这里发动反击,是因为在德军看来,阿登地区是自己的福地。二战初期,德军出其不意的在阿登地区发动进攻,轻而易举的绕过了法国倾力打造的马其诺防线,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这一次,德军又想故技重施,妄图再次在阿登地区发动奇袭,将西线盟军赶下大海。为了实现这一战役目的,德军可谓是倾尽全力,甚至还从岌岌可危的东线抽调了大量精锐部队,最终拼凑出了一支装备有2000辆坦克、34个陆军师和2000架飞机的庞大反击兵团。由于没有料到此时的德军还有能力困兽犹斗,所以在阿登反击战的初期,盟军的防线迅速被德军突破。
请输入图片描述
指挥此次反击战的是德国陆军元帅穆得尔。他最善于在逆风局中翻盘,被称为德军中的‘消防队员’。他那‘闪电’般的突击速度一下就将盟军西线统帅部给打蒙了。此时不论是蒙哥马利还是艾森豪威尔都没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出德军的意图。直到第二天收到德军已经离小城巴斯托尼不远的消息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德军是想通过攻占安特卫普这个盟军最为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来达到战役目的。在德军看来,盟军重兵屯集的前线都没有能够挡住德军,攻下一个小小的巴斯托尼更是不在话下。只是话虽如此,先德军一步到达的盟军第10装甲师和第101空降师的实力还是不能小觑。
1944年12月21日,德军以优势兵力向小城巴斯托尼发动了全力进攻。虽然盟军拼死抵挡,但在兵力与装备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外围阵地很快被德军突破,盟军不得不退入城中坚守。第二天,随着德军逐渐缩小包围圈,盟军已经退无可退。乘此机会,德军前线指挥官路德维希向盟军下达了最后通牒:‘生存还是毁灭,这值得你们认真的思考一下!’几个小时后,德军收到了盟军在城中的最高指挥官麦克考立夫将军的回信,这封信在战后被评为吉尼斯‘世界短信之最’,因为它只有一个字‘呸’!
这封信虽然很短,但却坚定了城中盟军抵抗下去的信心。正是这样的信心支撑着城中的守军熬过了弹尽粮绝,坚持到了援军抵达。
请输入图片描述
巴斯托尼的岌岌可危令盟军统帅部忧心忡忡,他们一再催促巴顿的第三军全力以赴的前去增援。对于巴斯托尼的重要性,巴顿自然心知肚明,所以在得知了麦克考立夫将军给德军的回信内容后,巴顿也给他的第三军下了一份命令。这份命令在战歌看来也应该是‘世界短命令之最’了,因为它只有一个字:‘快’!‘快点吧,小伙子们,我们一定要把被困在在巴斯托尼城中的那个口才很好的家伙给救出来。’在巴顿那极具幽默的激励方式下,第三军的士兵们战胜了罕见的暴风雪,终于在12月26日赶到了巴斯托尼与守军会合。此时的德军已是强弩之末,再也无力攻下由巴顿第三军守卫的巴斯托尼。同时由于德军在阿登取得突破后已成孤军深入之势,而盟军也在加紧调兵赶来,如果再不撤退,德军将面临被合围的风险,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撤退。最终阿登反击战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请输入图片描述
盟军能在阿登反击战中取胜,原因固然有很多,比如说德军已是穷途末路、比如说盟军在整个西线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兵力与后勤补给。但在战歌看来,那封只有一个字的信和那份只有一个字的命令同样居功至伟。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阿登反击战中,德军之败就是败给了盟军这两个‘字’。
相关文章
-
法制日报刊文分析丽江反杀案:为何不是防卫过当?
-
做人本分的蒲松龄为何写了那么多“婚外恋”故事?
-
日本二战到底败在了哪里?参加投降签字的日本人说,并非原子弹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何怂了?想高调可实力不允许啊
-
导致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分裂的罪魁祸首——别儿哥
-
在中国被游击队差点搞疯了的62师团为何到了钢锯岭却成精了
-
明太祖发明的两大酷刑,专门用来对付贪官污吏,屡试不爽
-
哈里王子娶了梅根,是福还是祸?因梅根,英国皇室可能大出血
-
赤壁之战谜团多:关羽等人到底有没有参加?
-
一两千年古姓,因一虚构人物,后人纷纷改名换姓,淡出国人视线
-
袁世凯之后中国还有皇帝,50岁老汉在深山称帝,后宫数量达55个
-
【不忘初心】征文选登:在五四的光影中重拾青春
-
张三丰见到张无忌的武功后,为何第一个联想到了郭靖而非杨过?
-
瑞士人说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他们之间怎么交流?
-
专访编剧郝岩:四大特点答疑《霞光》之变
-
古代为什么不把犯人关进监狱,而是把人发配到千里之外?
-
[图文]盟军何以明知纳粹狂屠犹太人为什么没有及时制止?
-
1899年,一只家猫凭借一己之力,灭绝了一个物种
-
俄国最可怜的沙皇,不满1岁登基13个月后被废,被囚禁23年后遇害
-
集才华与气质于一身的她,将一生“嫁”给祖国,最后却选择跳塔自杀
-
德国研究:欧元引入20年来只有这两国受益
-
中国从西方获得一款世界先进的装备,关键时候一次能救18人
-
《活着》:值得铭记的历史,永不磨灭的经典
-
这位纳粹部长,在德军前线溃败时,奇迹般把武器生产力涨50%
-
芬兰的奥兰群岛,为什么岛上都是瑞典人?
-
《冰与歌之歌》的维斯特洛大陆,原型是不是大不列颠岛?
-
空有小聪明,缺少大智慧,晴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
伊拉克与科威特有什么历史恩怨,看地图就明白了
-
谈谈中西方关于战略管理的六点思考:从孙子兵法战略思想到ERP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