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千年古姓,因一虚构人物,后人纷纷改名换姓,淡出国人视线
原标题:一两千年古姓,因一虚构人物,后人纷纷改名换姓,淡出国人视线
中国人的宗族观念是相当重的,西方人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这表示西方人更加具有个人主义的色彩,而东亚民族则相反,姓氏在前证明你是此家族当中的一员,家族大于个人,民族利益大于小家之福。
也正是这一观念和儒家文化相辅相成,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中国俗话讲“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说的是没有人愿意轻易的改掉自己的姓名,除非是遇上了迫不得已或者是更有利益的情况,否则改姓相当于换了祖宗。
当然历史上还是有很多改变姓氏的特殊情况,比如说皇帝赐姓,为了躲避政府或别人追杀。说到赐姓大家很容易想到古代如果臣子对国家有功,皇帝往往赐这个人国姓,也就是跟皇帝姓,为了躲避政府追杀的,比如说宋朝的蒲寿庚家族。
在历史上少数民族融合进入汉族,也是将原本的少数民族姓氏改为汉姓,这其实有利于民族更好的融合和发展,使少数民族汉化。因此如果这样看来,改姓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而只要自己的理由够充足其实姓什么都无所谓。
但是在中国有一个姓氏常常被人所不齿,姓这个姓氏的人也因为这个姓氏而在人前抬不起头,这份耻辱使得这些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姓氏,以便不再被人认为是龌龊的,这个比较尴尬的姓氏就是西门,一个有着两千多年的古老姓氏,因西门庆一人,后人都纷纷改名换姓,导致现今复姓西门的人极少极少,只有一些零星分布在中国各地。
说起西门,人们最先脱口而出的一定是《水浒传》当中的著名反派角色,西门庆。西门庆作为一个市井上做生意并有点资本的人,在古代社会上是被人看不起的,因为古代认为从商的人都是下等阶层,即便是很有钱也是满身的铜臭味,都是奸商。
西门庆在《水浒传》当中是地方的一方恶霸,手里有钱就想要玩弄良家妇女,搭上了潘金莲,并和潘金莲一起谋害了无辜的武大郎,西门庆奸恶、油嘴滑舌、无赖的形象凸显了武松的正直和有情有义,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所不齿的奸商形象。
而西门庆并不单独出现在《水浒传》一本书当中,这个人物还出现在了明朝的另一本小说里,那就是《金瓶梅》。《金瓶梅》这本书当年在明朝可是禁书,即便是放到今天也可以被称为是千古奇书,其中所描写的情节极其露骨和具有讽刺意味。
《金瓶梅》其实是以《水浒传》中的西门庆、潘金莲这一段衍生出来的书,其中的西门庆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这个虚构的人物却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角色,以至于只看到西门这个姓氏就会想到可恨的西门庆。
相关文章
-
1952年巨济岛战俘营,战俘们修筑堤坝,有时在广场上跳舞
-
彭德怀在朝鲜战争时为何三次雷霆之怒
-
美国总统遇刺事件的巧合之处
-
他是最后一任联合舰队司令官,日本天皇给他的丧葬费只有437元
-
法国的衰落,从二战就开始了
-
宾坦岛之战:马六甲海峡的血与沙
-
中国与日本之间,还有一个强大国家,一夜沉入海底,日本有点害怕
-
即将胜利之际,100名德军却不得不乖乖打着白旗去当俘虏,出了啥事?
-
闽派服饰——泉商精神崛起与传承
-
探访浙江安贤园:青山处处忠骨守得山河无恙
-
拳王阿里拒绝服兵役,美国近两百年的征兵制因此被改变
-
中国网吧变迁史,里面藏有一代人的青春!
-
[图文]盟军士二战涂鸦日记揭露最了不起的一次“越狱”传奇
-
宣城之韩愈前史:江南奥壤,山水诗都(下)
-
一场暴雨让人吃人成为普遍现象,埋人的速度赶不上死人的速度
-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最宝贵之处,在于提倡孝道(盂兰盆节)
-
二战后的德国柏林,毁于战火的动物园,少数幸存下来的动物
-
对越战争,我军伤亡较大的真正原因,这些血的教训永远难忘
-
[多图]改造越南战俘纪实:男女战俘居然要求同居
-
花木兰女扮男装十二年,在古代真的行得通吗?
-
列宁临终前的最后心愿:拥有毒药!
-
80年代的5大“金饭碗”,当时人人憧憬,如今却沦落为底层职业
-
中国最有骨气的“抗日市”,几个日本人刚下车,当场就被打死两个
-
为何这几年日本没有影响亚洲的现象级歌手了?
-
[图文]盘点中国志愿军名扬世界的朝鲜战争中八大血战
-
韩国正在研制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命名为“天茂”最大射程为80公里
-
露骨的侵略性:战后日本对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反省
-
《羞辱》笔记之二:认识这个中东“火药桶”
-
【今日历史】1月11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