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编剧郝岩:四大特点答疑《霞光》之变
原标题:专访编剧郝岩:四大特点答疑《霞光》之变
关于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全国唯一的“特殊解放区”
《霞光》是典型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说它典型,是因为彼时的大连是全国唯一的“特殊解放区”,如果不了解其环境的特殊性,就无法理解剧中的所有人物。
正是在这种特殊大背景的“典型环境”下,才为《霞光》中高大霞等人搭建了天然的行动屏障。他们不必过于隐藏自己的身份,不必担心怀疑或抓铺行动会打草惊蛇,更不必担忧国民党反动势力会大举进攻。反而是以方若愚、麻苏苏为首的国民党特务,需要谨小慎微“夹着尾巴做人”,既要应对高大霞处于明面上的怀疑,又要实施破坏行动。而这些,也正是高大霞可以亮明身份、大大咧咧无所顾忌、直接展开斗争的主要原因。
关于风格:
《霞光》是“生活反特剧”
《霞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谍战剧。用郝岩的话来说,它是一部“生活反特剧”。
“最后演变成了特务之间互相吓唬,高大霞在迷迷糊糊的情况下反而把特务吓得要死的情境。所以观众说敌人什么计划都完不成,其实是人物关系决定的。它所生发的喜感不是在挠观众的痒痒肉,而是人物跟随事件把喜感自然而然带进来。即便演得很严肃庄重,出来的效果也会是戏剧的、高级的。这应该是导演、主演们认可这部剧并认真完成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人设:
高大霞不是“高大全”
去精英化,回归生活,以草根高大霞为叙事核心的《霞光》,自创作伊始就从未想要赋予人物“高大全”的人设光环。观众质疑的“降智”,不过是高大霞、麻苏苏、刘曼丽、刘有为、甄精细等人的局限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高大霞随时牵制着方若愚、麻苏苏,因为高大霞如果出事,第一个被怀疑的人就是方若愚,所以方若愚不能动她。而麻苏苏和她也有利害的互相牵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麻苏苏可以把高大霞当保护外衣,包括‘大姨’也需要高大霞这个平台来隐蔽下去。”
关于拍摄:
重现当年大连的“盛景”
相关文章
-
中国1000亿建造超级工程,技术难度堪比三峡,仅移民补偿达130亿
-
一位普通志愿兵在战场上活捉63名英军战俘,斯大林对其称赞有加
-
巴伦支海位于挪威与俄罗斯之间,双方为何没有平分海域?
-
揭秘:虞诩是如何靠三千军队吓退羌族大军
-
伊拉克考古队挖出破罐子,轰动世界,专家:或改写中国历史
-
老布什去世,阿拉伯国家却举国哀悼,科威特: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
热播剧《特种兵之深入敌后》中缅边境上演最霸气的反击战
-
对越反击战中,我军侦察兵是如何抓越军俘虏的?虎口拔牙绝非神话
-
二战结束后,这个日军士兵在美国潜伏28年,回国后成了英雄
-
日本自民党为什么从成立之日起一直后援靖国神社?
-
德俄两国秘密交易,导致这个国家被坑
-
一张让蒋介石大怒的“买春照片”,戳痛了蒋介石什么秘密?
-
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
55件文物“安家”贵州省博物馆
-
最后在大陆落网的国民党将军:周恩来亲下指示追捕
-
隆美尔是希特勒左膀右臂之一,希特勒为何要毒杀他,自断一臂
-
向问天:中国二把手有多难
-
欧洲国家的皇室都是通婚的。为什么东亚国家的皇室从来不通婚?
-
日本人果真起源于中国吗?600年来,日本专家忽略了这4个关键问题
-
看懂《海上钢琴师》开头,你就明白美帝立国之本所在
-
波兰面积如何从115万平方公里,缩水到31万平方公里?
-
《中国好声音》再回归,总导演揭秘为何请王力宏当导师
-
粤语究竟算不算一门外语
-
二战情书 爱情密码躲避审查
-
二战中最惨烈的一仗,日军被歼灭十万人,双方总司令都战死
-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坦克及其步坦协同战揭秘
-
他是川岛芳子的师祖,日本第一个官拜大将的超级特工
-
突发大火的巴黎圣母院,有着怎样的辉煌历史让世人为之“心碎”
-
[多图]二战盟军步兵最恐惧武器--S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