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不过三十万,为何能成为二战转折点
原标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不过三十万,为何能成为二战转折点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的损失不过三十几万,在二战中比这样损失大的比比皆是,但为何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写书只能这么写,把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战争的转折点,并不是东方的国家才会这么写,西方的国家也会这么写。只不过不同的是,他们会把什么大西洋反潜战争以及太平洋的瓜岛战争,中途岛战争都写上去。只不过中国和苏联,尤其是苏联的注重斯大林格勒战役,会格外强调斯大林战役,毕竟这个地方是人头最多的一个地方。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干,其实也很简单,你讲一个故事故事必须要吸引读者,所以必须要有起因,发展,高潮,落幕。尤其是要有偶然性和戏剧性,这样讲出来,故事才有吸引力。如果你刚开始,就把自己的结局都已经写出来了,谁还看你的书呢?
其实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从当时的经验就已经清楚的表明,现代的战争已经不能再用某一次决定性战争来决定了,在各个方面他们所用的人力物力,后勤和技术支援,以及他们的系统协调能力。在长期的战争中都非常重要。虽然说个别的战争的结果,在政治体系中是一种表现潜力的指标。但是单纯的决定性战役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再从历史的进程来看,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役也好,阿拉曼也好,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虽然说第六集团军的20个德国师约25万德军全军覆没,这对于德国来讲算是灾难性的打击,但是在1943年1月份,东线的德军仍有169个师,273万人。而在战争期间,德军在各个战场上死亡的人数最起码不少于400万,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还有1800万的服务人员。不用说其他战场,单从东线来讲,也还有能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媲美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德军的损伤只有百分之五或者是7.5%,这根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力量对比。
战争是连续性的,是相互影响的,所以说很难从这样的战争找出一个够转折点,但是人们总是喜欢用大战役来概括战争。所以说双方在南线的三年的生死搏杀,也就这样被忽略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德军来讲确实是有点伤筋动骨,但是说他们因此就失去了战斗力,确实是不至于。
相关文章
-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种族大屠杀,没一起都屠杀超百万人遇害
-
如此逼真的苏联红军进攻场面,竟然不是现场照片
-
话说世界系列:上帝的和平看在上帝份上
-
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为何临终前告诫徒弟要毁了“五石散”呢?
-
《佐罗》饰演者阿兰德龙如今年迈多病决心要安乐死
-
为何城濮之战这么重要 城濮之战各个国家的下场
-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前,沙漠发现一群乞丐,派兵一看,居然是国军?
-
吴越争霸中楚败原因:奸臣败国
-
老照片:图1女演员被骗婚后人生很惨,图5小女孩躲空袭时仍把书看
-
二战老照片:镜头下真实的意大利军队,谁都想打但打谁都打不过
-
[图文]蒙哥马利替身妙计掩护诺曼底登陆
-
日本人为什么不喜欢《红楼梦》?有一个原因让人很意外
-
有关日本的12个奇葩事实,到了日本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
黄克诚墓,他主张客观评价林彪,把林彪写成一无是处是不符合事实的
-
毛泽东主席办公室,为保护主席绝对安全,房子专门增设了这种通道
-
史上最强大胃王:能吃掉四分之一头牛,尸检时医生都被吓跑了
-
日本战败后老百姓的“虚脱状态” 常年的肉体和感情消耗向他们袭来
-
曾比驴子还迷你,为何最后成了“大洋马”,简述日本军马培育之路
-
五胡乱华是在什么时候 五胡乱华为什么吃女人
-
二战中美军的情报为何全球没一个国家能破译?
-
原日军731部队曾密谋给女性接种病菌传染美军
-
她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37岁因病去世,留下2个儿子,现状如何?
-
正史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开始不被承认,直到这个人做了皇帝
-
跨越时代的黑胶唱机,为何再成新秀?这个原因无可代替
-
红军东征:中国革命战略转变的底蕴和契机
-
美国对日宣战为什么只有她反对?11万日侨为何没名字而只有号码?
-
台湾海底发现“金字塔”,有生物生存痕迹,“海底人”要现身了?
-
西拉米才是无冕之后,人美心善重回C位,苏提达王后暂避锋芒
-
他曾是陈赓的副官,后一同成为八路军的旅长,若不牺牲必是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