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 |古代五大黑科技,是有人穿越了?
原标题:有奖 |古代五大黑科技,是有人穿越了?
▼
唐代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中曾有这样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指的是杨贵妃喜欢吃岭南出产的荔枝,但由于当时保鲜技术的限制,想要吃到新鲜荔枝,就需要不停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宫中,为此活活累死了不少马匹。诗人借此讽刺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奢靡生活。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真没有对食物进行保鲜的办法吗?
实际上,除了食物保鲜,我国古代的土豪们还使用了很多现今看起来是“黑科技”的东西,下面看鉴君就来盘点一下。
战国水晶杯
1990年10月,杭州文物考古所在杭州市半山区石桥乡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土墩墓,从中发掘出一只水晶杯。神奇的是,这只水晶杯的造型特别像我们吃烧烤大排档时候所用的啤酒杯。
实际上,刚把它挖出来的时候,考古人员也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觉得这个杯子是盗墓贼随便丢弃的啤酒杯,因为它的外形太时髦了,用术语说就是“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
战国水晶杯
然而,在送到北京进行详细鉴定后,专家得出了结论——这只杯子确实是距今2300年前的战国水晶杯,而且其纯度非常高,是用一整块水晶加工而成的。
从照片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只水晶杯的杯壁非常厚,与我们今天的玻璃杯有很大不同。然而,这个杯子的加工方式和主人仍然是一个谜团。目前,这支颇具穿越感的战国水晶杯已经成为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
汉代烤肉炉
有了“啤酒杯”,再让我们来看看烤肉。其实,与现代人相比,古人对烤肉的热爱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诗经》中记载“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意思就是:“烤兔就酒,越吃越有。”
到了汉代,烧烤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根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常以烧烤鹿肝生肚下酒”;西汉昭帝还曾经举办过“烧烤节”。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早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了专司烤肉的云纹方炉。
汉代烤肉炉
1969年,更是在西安出土了一具“上林方炉”。经多方考证,它就是西汉皇室的御用烧烤炉。
它的外形与现代铁板烤炉有很多相似之处: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是长槽形炉身,底部配有条形镂孔;下层为浅盘形四足底座,用来承接漏下的炭灰。设计非常合理,肯定是由当时的顶级吃货来设计的。
超豪华马车和坐轿
俗话说“香车宝马”。古代帝王乃至达官显贵所乘坐的马车和坐轿的豪华程度超乎今人的想象。河南郑国三号车马坑曾出土过一辆巨型马车,其长2.1米左右、宽1.6米左右,配置彩席软榻,各种配饰也极尽奢华。
根据专家复原,乘坐这种马车出行就跟躺在豪华沙发上一样,不会感到颠簸,但它还是比不过明代宰相张居正的坐轿。
张居正坐轿模型
据记载,张居正有一个超豪华坐轿,由一个地方知府进贡。这顶轿子内部有整整50平方米的空间,设有办公室、会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甚至还设有观景台,简直就像一座小房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顶轿子不但配有多名仆人服侍,还设有温度调控设备(包括暖炉和冰鉴),冬夏如春。那么,这么大的轿子需要多少人来抬呢——答案是整整32人!
风扇
常看古装片的读者们都知道,古代皇帝后面都站着两位宫女,她们手中举着一把大扇子,专门负责给皇帝扇风纳凉。但是扇子摇久了难免会腰酸背痛,扇风效率也会大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唐代就有人发明出一种机械风扇,其造型与《甄嬛传》中那种转轮风扇非常相似。根据《西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匠丁缓做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甄嬛传》风扇
实际上,这种机械风扇的操作原理与用于军事作战的“风扇车”相同,操作方便,出风效率也比普通扇子大大提高。
空调房
在唐代还出现了一种可以供人消暑的“空调房”,被称为“凉屋”,这种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转轮,将凉气慢慢送入屋中。
或者利用机括将水送至屋顶,让水流沿着屋檐流下来,形成人工瀑布,随着水分的蒸发,屋子里自然而然就会凉快起来了。
到了明代,一种更先进的“凉屋”出现了,明代文人高濂曾记述到:“霍都别墅,一堂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凉屋原理示意图
可见,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巧妙地利用地势在屋里挖井,采用纯天然绿色环保的方式来调节室内温度了。
古代贵族为了享受,当真是“无所不其极”,即便是见惯了各种高科技的现代人,在古人的黑科技面前,也依然要惊叹一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贫穷依然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啊!
有哪些事让你觉得,
贫穷真的限制了想象力?
相关文章
-
杨延昭名声如雷贯耳 杨廷昭并非杨业的第六子?
-
理想之城:3大失误,注定赵显坤改革艰难,赢海集团前途未知
-
这位开国少将经历的故事,谁看了都会落泪,太感人了
-
叙诡笔记|“铁丐”吴六奇真的救过查伊璜吗?
-
三皇五帝都是亲戚!炎黄子孙都是家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人文初祖!
-
泡汤加健身清明节古代也是健康节
-
揭秘毛泽东在延安为何拒用电灯?
-
从贾政身上学做一个好父亲:别让孩子生活在自己的权威之下
-
1200年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想但不敢
-
雷东达龙:大型肉食爬行类(长12米/酷似鳄鱼)
-
秘书范若愚:周恩来和毛泽东整风以前不是"风雨同舟"?
-
凤雏看透刘备假仁义 刘备假仁义的表现在哪里
-
从武庚纪纣王“反天”入手,分析为何首个起义,得不到最终胜利
-
陶铸是怎样成为“第四号人物”的?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琼崖革命第一人——王文明
-
白起后人的祭祀:杜邮春草名关中 千古战将义长存
-
揭秘:心生愧疚?白起宁愿自刎也拒绝指挥邯郸之战
-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一枚金印,揭开一个王国神秘面纱,展示一段文明精彩历程
-
郑道聪:两岸命运休戚与共,统一是历史大势
-
历史上的亡国君主,从被礼待到被赶尽杀绝,究竟经历了什么?
-
历史上李莲英怎么死的 他生平又是怎样的人
-
全国将帅支持火化,许世友却一直不肯!这2点原因,令人肃然起敬
-
文史|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战
-
敦煌壁画“小寒论棋”解读古人生活意趣
-
套近乎,溜须拍马,“诗仙”李白找个工作有多难
-
李白专门写诗跟妻子道歉,全篇都是大白话,学者:李白太皮了
-
这位开国大将当年参军时,领导笑着说:你不适合扛枪打仗
-
古人喝酒动不动就千杯不醉,到底是真是假?了解完这些你也可以
-
河北老农猪圈神秘丢猪,老农无奈报警,专家赶到后却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