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丝绸”的价格为何堪比黄金由这两个因素所决定
原标题:中国古代“丝绸”的价格为何堪比黄金 由这两个因素所决定
自然界中,蚕有吐丝结蚕的特性。中国人发现收集整理蚕丝,能够织成舒适轻薄、吸湿保健的丝绸。穿着丝绸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尽管丝绸价格昂贵,依然在欧亚地区热销,以至于运送它的商路称为“丝绸之路”,它的原产地中国被称为“丝国”。不过,在丝绸高价的背后,隐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蚕丝是一种含氮高分子化合物的长丝纤维,主要成分是丝素蛋白、甘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等成分。蚕吐丝时,实际上吐出了两根丝,凝固定形后合并成一根纤维,正因如此,蚕丝的断面类似于眼镜。按照蚕的食性不同,蚕丝分为桑蚕丝、祚蚕丝、木薯蚕丝、蓖麻蚕丝等品种。蚕丝经过缫丝、织造和染整等工艺,就能成为人人皆知的丝绸。
图1 丝绸制品
相传,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妻,据《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于此。”说明中国在上古时期就开始养蚕取丝了。1925年.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出土了一个半壳形的古物。经考古专家研究,判断为半个蚕茧,茧壳长约1.36厘米,幅宽1.04厘米,蚕茧被利刃切去了一部分,距今约6000年。西阴村属于仰韶文化时期,为中国缫丝织丝提供了最早的实物证据。
在古代,丝绸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既有丝绸本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对丝绸本身而言,在战国时期,丝绸品种出现了细化,主要有绢、绮、锦等三类。绢是平纹丝织品,具有质地轻薄、耐用平整的特点,绮是有花纹的丝织品,分为逐经提花和隔经提花两种。锦是经人为加工后,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美观大方,华贵庄重,价格最高。
在《释名》中,明确提出“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由此古人有“寸锦寸金”的说法。按经纬起花的不同,锦分为经锦和纬锦,以南京云锦、广西壮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为代表的中国四大名锦,增加了丝绸的附加值。
图2 北宋,簇四盘雕纹锦袍,故宫博物院藏
从人工成本的角度。
织一匹绢,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费时五天才有织成。织一匹绮,需要五个人,耗时更长。而为皇室贵族专供的织锦面料,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丝绸的价格水涨船高,其中包括了不菲的人工价值。
丝绸的优良品质,也决定了自身的高价。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件素纱襌衣,交领,右衽,直裾,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用料约2.6平方米,仅重49克。去除较重的衣领、衣袖和衣襟边缘,纯纱的重量只有20多克。
当时,专家仿制了第一件素纱襌衣,重量超过了80克。经过对比,专家发现当代蚕丝比古代蚕丝粗了23.89%。经过13年的努力,专家终于制成了第二件重49.5克的素纱襌衣。马王堆出土的汉代襌衣是世界上最早和最轻的丝织品,表明了中国高超的丝织工艺,其价值不可估量。
图3 唐《捣练图》
外界因素的叠加,助长了丝绸价格。
中国通过对丝绸实行技术垄断,由此获取高额利润,间接推高了丝绸价格。公元前200年,朝鲜在中国移民的帮助,首先获得了制丝工艺。公元四世纪,印度实现了养蚕零的突破。公元六世纪,罗马帝国才真正掌握制作丝绸的技术。
除了技术的垄断性,物流成本成为丝绸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西汉时期,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抵西域,连中亚,过西亚,最终到达罗马帝国。中国出产的丝绸畅销沿路各国。由于路途遥远,经过商人的层层加码,运抵罗马的丝绸变得十分昂贵。
公元2世纪,一磅上等中国丝织品,售价12盎司,相当于454元丝绸等价于360克黄金。仅此一项,罗马每年至少花费五千万赛斯特斯,相当于42.5万金磅。公元301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强行制定了中国生丝的价格,每磅约合274个金法郎,以此遏制罗马人对丝绸的狂热消费。
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提出:“总的来说,罗马对东方的国外贸易,严重入超,必须用金银锭或硬币来补偿。这种金融上的日趋枯竭,也是导致罗马帝国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李约瑟说得没错,购买昂贵的丝绸,是罗马财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4 商·成束丝
除此以外,丝绸还具有货币交换功能。
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最早出现了“货币”一词,“货,财也,币,帛也”。其中的帛,就是指丝绸。它与铸币同时流通,与充当中间等价物的铸币不同,丝绸实现的是等价实物交换。
东汉延平元年,“立春之日遣使者赐文官司徒司空帛三十疋。九卿十五疋。武官太尉大将军各六十疋。执金吾诸校尉各三十疋。武官倍文官也。”可见丝绸成为一种贵重物品了。此外,据《隋书》记载“禄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钱。”也就是说当时公务员工资以丝绸、粟米和钱等三种形式发放,其中丝绸占据首位。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称帝。唐朝国力强大,西夷宾服,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纷纷认可了丝绸的货币功能。据吐鲁番的相关文献显示,在唐天宝年间,一匹次上的波斯敦父驼需要33匹丝绸,一匹次上的草驼值30匹丝绸,一名多宝胡奴可换21匹丝绸。
图5 唐·法门寺丝织品
中国出产丝绸,西域盛产良马,两者互通有无,等价交换,实现商品流通。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粗制丝绸制品“大练”能够交换次上马、次马和下马,价格分别是9匹、8匹和7匹,丝绸的货币特征愈加明显。
在货币功能基础上,唐朝诗人给丝绸增添了文化气质。杜甫在《丽人行》中,用“绮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金麒麟”表现贵妇人的生活状态。李商隐有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诗一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图6 西汉·素纱禅衣
丝绸的强势地位,一直延续到了清末。当时,建立了以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为主的官办丝织机构,民间涌现出许多规模不一的丝织作坊,品种繁多,产销两旺。在对外贸易上,生丝和丝织品贸易形成了一定规模。
不过,这只是近代丝织业的回光返照,官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挤占了丝织业的利润空间。西方列强货大量倾销廉价的机制洋布洋绸,造成地产丝织品大量滞销。在双重打压之下,丝织业走下了高不可及的神坛,沦为普通商品,风光不再。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说文解字》《隋书》《通鉴外纪》《释名》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1923年希特勒险些被刺杀,得知刺杀他的人后,希特勒既震惊又后怕
-
蒋方舟为何难被原谅?郑强也有类似经历,回国后揭穿对方不良动机
-
疯狂的犹太牙医:他杀死98个日本兵,英雄勋章却迟到了60年
-
武则天墓前的61个“断头人”,头颅被一老农发现,终于解开来历
-
基层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
一战中,法军为何消耗大量兵力拼死守卫凡尔登,原因让人感动
-
知人善用的晋文公:晋文公图霸中原
-
远东失地还能不能要回来了?俄罗斯是怎么看待这段旧账的
-
1930年代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像个大屯子,斯大林像挂得比乔巴山高
-
56岁雅子皇后重回颜值巅峰,原来优雅老去才是最美的
-
胡善祥、殷紫萍离宫,朱瞻基、姚子妗爱情圆满,游一帆结局意难平
-
蒋介石三度想出兵朝鲜参战内幕
-
责任大于一切幸福不会推迟
-
武耶之战:决定法兰西千年命运的日耳曼系较量
-
二战美日两军各有一艘神奇战舰,它俩碰一块仗都不用打了
-
探访浙江安贤园:青山处处忠骨守得山河无恙
-
激辩大英帝国历史功过
-
被掩盖的越战秘闻:为什么越南宁愿输,也不愿用空军攻击中国?
-
带保单、贴交强险标志将成历史,上海5月实行车险单证电子化
-
老照片千年甸子地变良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
二战后的法国有多厉害,为何总想当欧洲老大
-
九·一八事变90周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
亚历山大大帝如果真的远征到了中国,结局会如何?
-
美军救援部队认为应该反击,当看了一眼对面山脊,改为逃跑
-
失踪77年!二战时触雷沉没的苏联潜艇被发现
-
叙利亚获得S-300后感到很安全!伊朗将军:无需伊方助力
-
男子声称祖上是北宋宰相,炸开祖坟私藏119件宋瓷,却被判了十年
-
他当年把孔子教训了一顿,你听了这些话,也会受益无穷
-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