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横扫天下 败薛延陀灭高昌助新罗一统
说历代盛世,自然少不了"文治武功"四个字,文治自然就是发展生产,恢复经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但一个王朝的强大,同样需要赫赫的对外战争功勋来陪衬。盛唐之所以"盛",除了骄人的GDP成就外,更有开疆拓土的武功。灭突厥,平西域,定高丽,一连串流光溢彩的胜仗,打出了唐军天下无敌的威名。光辉的战功,像血液一样四面扩张的大唐疆域,威服四方的荣光,现代人追忆起来,无不热血澎湃,心向往之。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草创时期,其军事力量都是强大的,但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都会让开国皇帝们选择暂时的忍耐,在休养生息国富民强后,方才吹响反击外敌的号角。和汉朝反击匈奴一样,唐王朝也是一样,但不同的是,汉朝反击匈奴,经历了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4代帝王60多年的时间,且在征战之中几经反复,终汉武帝一世也未能彻底臣服匈奴,直到昭宣中兴时期,才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而唐朝的速度却快得多,在贞观初年,经过短短几年休养生息后,就迅速发动了反击突厥的战争,在突厥最疲弱的时期,给予了其最致命的打击,然后,就是唐王朝开疆拓土,扫平周边群雄的过程。比起隋文帝善于以夷制夷,分化瓦解,唐王朝更喜欢用实力说话,无论是反复无常的薛延陀汗国,还是自不量力的高昌国,以及纷争不休的西突厥,都是用最快的速度平定,用酣畅淋漓的胜仗让对手臣服。中国的疆域,在唐王朝时期达到了极盛,西域、外蒙古的广大土地,皆纳入到唐王朝的版图中,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态,由唐朝起开始形成。
那么,唐王朝是怎样做到的呢?
说到唐朝的战功,不能不说到唐朝军力的强大,而唐朝军力强大的原因,离不开3点:军制、军备体系、胸怀。
说军制,自?要说说唐朝的"府兵制"。府兵制是从北魏时期创立,在之后的北周、隋朝两朝几经修改,到唐朝的时候达到极盛,唐朝的府兵制承袭自北魏,但是从制度上却更加细化。说当兵,老百姓有俗话"好男不当兵",可在唐朝府兵制下,当兵,却实在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光荣。
唐朝的府兵制,比较之前的北魏、隋朝,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兵农合一;二是等级制度。兵农合一,就是国家的兵源,主要来自于拥有土地的自耕农,采取三丁抽一的原则,全国划分12大兵府,士兵闲时练武,农时耕种,战时出征。如此一来,既扩大了兵源,又保证了士兵训练。但对战斗力最大的保证,却是唐朝府兵制的"等级制度"。
唐朝府兵制,一是将全国自耕农按照贫富等级划分,只有经济条件较富裕的才有资格进入军队;二是每3年,都要进行一次府兵的筛选,以"全国大比武"的方式,淘汰府兵种的羸弱者,凡是选拔上当府兵的,虽然需要负担出征的粮草装备,但同样也免除赋税,另外参与作战若获得战利品以及战功,国家还有优厚的奖励(比如土地)。一个普通的农民如果成为府兵,不但有机会从士兵成为将军,更有机会从自耕农变成大地主,如此"激励措施",自然士兵士气高昂,作战积极性极高。
而最重要的,是府兵制解决了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极为"纠结"的一个问题,国家军队强大,往往会造成武将专权,危及国家社稷,国家对军队控制严格,又容易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基本是零。府兵制的实施,以土地为基础,使中央政权牢牢地掌握住对士兵的控制,任何将领都无法将麾下士兵据为己有。同时,府兵制有严格的军队调度条令,部队的征调要以中央的鱼符信物为准,否则一兵一卒都不能擅自调动。府兵制让唐军成为一支管理严格、战斗力强悍的真正意义的国家军队。这正是唐军横扫天下的基础。
而与府兵制相对应的,是唐朝军事保障体系的强大。打仗打的是综合国力,没有经济实力是打不了仗的,但有经济实力,没有保障体系,也同样打不了仗,唐朝的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就是"马政"。世人皆说唐朝骑兵强大,造就唐朝强大骑兵的,是唐朝完善的马政制度。
唐朝从建国早期,就在中央设立太仆寺,主管全国的战马饲养,在地方上设立牧监,规划专门的草场饲养战马。同时,借推行均田制之机,出台了可以按照养马数量削减税赋的政策,鼓励民间百姓养马,规定养马者可按养马数量免税,但一遇战事,国家可以无条件征用一切免税马匹,这就给唐王朝提供了充足的战马来源。仅唐太宗反击东突厥的战役期间,唐朝民间征调的马匹就有10万匹,且不算唐王朝政府饲养的官马,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汉武帝反击匈奴时期动用马匹的最高数字。同时,唐朝的兵器生产能力也非常强大。在兵器制造上,唐朝遵循前朝旧制,在中央设立军器监,地方设立军器作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备生产体系。但是比前朝更细化的是,唐王朝规定:每个负责制造军器的工匠,都要把名字刻在所制兵器上,一旦战争中兵器质量出现问题,就可以立刻追查责任;反之,唐朝士兵一旦立功,其所用兵器的制造者,也连带受到奖励。
唐朝工匠在制作兵器以及开发新式兵器上的积极性是?常高的,唐王朝是中国冷兵器科技进步最快的时代,削铁如泥的唐刀以及射程达到200米的远程唐弩,皆出现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军队做到了几乎每个士兵都能够配备弓弩,这在以前的朝代是无法想象的。
而唐朝军队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胸怀。比起历朝历代的军队,唐朝军队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混合编队。唐朝军队以中原汉族农民为主,但是在历朝对外战争中,唐朝军队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突厥、回鹘、吐蕃等各民族将领中,皆有人在唐朝军队中效力,许多人还成为了当时的名将。唐朝军队中的少数民族部队也非常多,比如在征讨西突厥的战争中,担任向导的,就是此前唐朝在平定东突厥时收编的部队。唐朝军队的多民族性,可以让唐军非常容易地熟悉敌人的特点,并且以超强的凝聚力,打赢每一场战争。
军开疆拓土的战争,开始于唐太宗时期的反击突厥之战,唐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灭了东突厥,次年被各少数民族头领尊奉为?天可汗",但是对唐王朝来说,战争并没有结束,相反才刚刚开始。
平定西突厥的战争,将广袤的漠北草原,打出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在中国封建王朝和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历史上,一旦一个与该王朝周旋多年的游牧民族惨遭重创,那接下来,势必会有一个新兴民族崛起于草原,填补其留下来的空白,继续成为中原王朝的大敌。看看以前的历史,汉朝平定匈奴后,鲜卑人取而代之,而北魏重创柔然后,突厥又趁势而起,在东突厥遭到唐朝沉重打击之后,会有新的部族趁机崛起,继突厥之后统治草原吗?
确实有人有这样的打算,但是唐军没有给他们机会。在整个盛唐时代里,唐王朝没有给任何部族这样的机会,因为唐朝的战术,就是先发制人。
第一个抱这样念头的,是薛延陀汗国。
在东突厥肆虐中国北方时期,薛延陀汗国,曾是唐王朝的重要盟友。
薛延陀汗国和突厥一样,源出于铁勒部,但一直受到突厥的统治,期间薛延陀汗国曾经多次发动反抗突厥统治的战争,但多被镇压。直到公元627年,薛延陀汗国在其头领夷男的率领下,发动了大规模反抗突厥颉利可汗的暴动,唐朝这才趁势出兵,平定了东突厥汗国。而薛延陀汗国也在这场战争里大为受益,其首领夷男被李世民册封为可?,薛延陀汗国也离开了其原本的游牧驻地金巍山,迁徙到了原东突厥活动的漠北地区,在漠北鄂尔浑河流域建立了他们的牙帐。与此同时,薛延陀还趁机"拾洋落",收留了大批东突厥败兵人口,占据了不少东突厥的属地,李世民在位的中期,薛延陀汗国已经从一个西北的小部落,变成了此时拥有精锐骑兵20万,控制着东起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至河套草原的广袤土地。
做了暴发户的夷男,很快就不知足了,从归属关系上说,薛延陀汗国是唐王朝的臣子,但夷男更想做老大。在薛延陀汗国迁居漠北的初期,他还算老实,他娶了唐朝的新兴公主,成了?朝的驸马爷。在公元639年之前,他对唐朝极其恭顺,一面多次入贡表忠心,一面大力发展与唐朝的贸易,而且每次动辄用上千万牛马来和唐朝交换货物。随着实力的壮大,夷男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他一面大肆掳掠东北的契丹等民族,一面大肆骚扰西北的回鹘部落,不断掳掠人口牲畜,壮大自己的实力。
在唐太宗在位的前13年里,不断有周边少数民族向唐朝告状,控诉薛延陀汗国的侵犯,唐朝大多数时候都很宽容,多是以调解为主,夷男的野心也就越发膨胀,在拥有了广袤的漠北土地后,他开始不满足漠北的贫瘠荒凉了,眼睛盯上了肥沃的河套草原。当然,他最终的梦想还是要摆脱对唐朝的臣属,成为草原真正的统治者。
公元640年起,夷男开始不断向唐朝找事了。这时候居住在河套草原地区的,是原属于东突厥的突利可汗部下,以前摄于唐王朝的威力,对这块土地,薛延陀汗国尚不敢造次,但此时的夷男自恃武力强大,决定挑衅一把。公元640年,夷男首先开始向河套草原的东突厥提出无理要求,要东突厥将河套草原牧场划归他一块。这种类似勒索的要求,东突厥自然不答应,不答应就打,衰落的东突厥哪里是夷男的对手,不但被夷男抢走了大块牧场,更掳掠走了上千人口牛羊,更可气的是,夷男居然恶人先告状,向李世民奏报说东突厥欺负他,抢夺他的牧场。对这起挑衅,唐王朝采取了"淡定"的态度,一面发文斥责夷男,要求夷男撤兵,一面册封颉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为突厥可汗,设牙帐于河套,以牵制薛延陀部。?唐王朝并未征讨,恼火唐王朝对突厥部落偏袒的夷男胆子更大了。到第二年,他索性又玩了一把火。这一年唐太宗正在泰山封禅,北方精兵大多调至东北,北部边防空虚。趁此机会,夷男以突厥掳掠他部落平民为借口,发动了对河套东突厥的侵略战争,东突厥还是一如既往地不经打,可汗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热的李思摩,连续3战被夷男打得全军覆没,薛延陀大军长驱南下,竟然一举打到长城外围。
这时候的夷男,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竟然准备给唐王朝下国书,要求唐朝将河套草原正式册封给他,而他一生里的第一次惨败也要出现了,因为这时候,他到达的地方,是山西朔州,担任朔州行军道总管的,就是名将李绩。
李绩在当时可谓是赫赫名将了,尤其是攻杀东突厥的战役中,他屡次建立奇功,是唐太宗赞许的"三大名将"之一。对这个人,夷男虽然知道,但也不在意,毕竟刚刚把突厥打了个稀里哗啦,你唐军又能奈我何,但真打起来,唐军就让夷男知道了厉害。是年五月,双方在山西朔州外围遭遇,唐军像突厥一样,你来我就打,一打就溃,一溃就跑,夷男得意了,天下无敌的大唐也不过如此嘛,你跑我就追,战线越追越长,眼看着到了长城脚下,然而就在这时,薛延陀汗国的两翼突然出现了大股唐朝骑兵,将夷男的军队拦腰斩断,然后薛延陀军就惊恐地发现,天空中竟然下起了漫天的箭雨,雨点般的弓箭像长了眼睛一样,将夷男死死地笼罩起来。夷男这才明白,跑了这么远的路,却钻到了唐朝15万大军的口袋里,战斗到了这时候根本没有了悬念:薛延陀汗国数万骑兵被射杀,5万多人被俘,夷男本人带着100百多随从,拼死逃了回来。至于夺取河套之地,也只能做梦随便想想了。
朔州之败给了薛延陀汗国沉重打击,这以后直到夷男去世,他都很老实,战后不久就遣使谢罪,并为自己的儿子向唐朝请婚。对这小子的面目,唐朝也算认清楚了,谢罪接受,请婚免谈。之后夷男和河套东突厥也多次发生纠纷,唐朝皆拉偏架,一边倒地支持东突厥,夷男虽有怨气,但见识了唐朝实力的他也敢怒不敢言。直到公元645年夷男去世,薛延陀也未与唐朝再发生战争,他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唐朝正进行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御驾亲征的唐太宗李世民命令全军举哀,悼念他的去世。
但夷男到死也没想到,其实李世民早为他挖好了另一个"坑"。薛延陀汗国与唐朝和亲时,唐朝大行恩宠,不但送公主,连夷男的儿子,侄子都被封了"小可汗"的称号,他死了以后,在接班人问题上就内讧了,大家都是朝廷封的"小可汗",凭什么听你的?结果,夷男尸骨未寒,薛延陀汗国内部就发生了多次夺位内战,最后他的养子拔灼杀掉了他的几个亲儿子,自立为可汗。比起"干爹"夷男来,这位拔灼更是个心比天高的人,竟然在公元645年,趁唐朝全力征讨高句丽的机会,出兵攻打唐朝的夏州,这次他比夷男更惨,镇守夏州的,是唐朝突厥族名将执力士思。这时候历经内耗元气大伤的薛延陀汗国,连昔日的手下败将突厥骑兵都打不过了,执力士思的突厥兵轻松地击退了他。而比起夷男能够幸运逃脱,这位拔灼却在回军的路上,麾下的回鹘部落造反,落了个被杀的下场。这以后,群龙无首的薛延陀汗国更陷入了内战中。薛延陀汗国的趁火打劫,彻底激怒了唐朝,李世民决定出兵,彻底消灭薛延陀汗国。
公元646年,在当年平定东突厥后,唐军再次发动了大规模远征,由李绩统帅,江夏王李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营州都督薛万彻、代州都督张俭四路大军齐发,大举进攻薛延陀汗国,孰料这次却是"杀鸡用牛刀",闻唐朝大军前来,苦于战乱的薛延陀各部落纷纷归附。随后,李绩仅率200精骑,至薛延陀汗国牙帐进行招抚,夷男的侄子多摩带头投降,但夷男麾下的"昭武九姓"却还犹豫,李绩二话不说,当场下令进攻,200多唐朝骑兵,竟一口气斩首敌人5000多,唐军强大的战斗力彻底吓怕了薛延陀各部。各部归降后,多摩到长安被封为大将军,薛延陀汗国的属地,被唐朝划入燕然都护府,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区。至此,横扫大漠的薛延陀汗国,在嚣张了20多年后迅速败亡。
在与薛延陀汗国进行周旋的同时,唐朝在西线也陆续平灭了两个重要对手:吐谷浑与高昌。
先说吐谷浑。这是一个在隋朝就让中原皇帝头疼的势力,他们盘踞在甘肃青海地区,阻断丝绸之路,而且他们是鲜卑族的后代,战斗力强悍不说,也具备其他游牧民族不可比的文明程度。如果说平定薛延陀汗国是为了安定北方,那么与吐谷浑之战成败与否,则关系着唐王朝是否能够打通丝绸之路,中华文明西进的窗口是否能再度打开。
比起打薛延陀汗国的摧枯拉朽,唐朝在与吐谷浑的战争里却是出师不利。在唐朝击败东突厥初期,吐谷浑也曾遣使通好,但不久之后,就袭杀了唐朝出使西域的商队。之后,趁唐王朝经营漠北期间,吐谷浑霸占河西走廊,且不断抵制唐朝西进,不停地袭击唐朝西线的凉州、肃州等地区。如此嚣张,唐王朝自然不能容忍,但比起突厥和薛延陀来,吐谷浑更擅长"游击战"。唐朝兵力空虚的时候,他们大举入侵,唐朝大兵到来时,他们又迅速撤退,而且他们身处甘肃、青海地区,当地地势复杂,唐军难以追击。
就这样,在公元635年之前,吐谷浑来了跑,跑了来,反反复复几次,把唐朝边将折腾得直憋气。尤其是公元634年,李世民先是委派段世轩征讨吐谷浑,段世轩也算个名将,可到达后,吐谷浑早跑得无影无踪,分路追击却找不到影子,等段世轩一撤,吐谷浑又大举劫掠肃州,劳而无功下,李世民一跺脚:换人!换来的人,就是此时已经退休归家,当年曾经大破突厥的名将李靖。
公元634年十二月,李靖以西海道总管的身份,统帅12万大军来到甘肃,吐谷浑还是拿出了他们的"法宝"-;-;跑,撒腿溜之大吉。唐军大举追击,李道宗部在青海湖东南大破吐谷浑。但是吐谷浑主力尤在,更抱定了唐军不敢深入追击的想法,但吐谷浑忘记了:李靖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捣黄龙,既然打,就要往死里打。结果,唐军出人意料地发动行动,先以契苾何力的突厥军包围祁连山,断掉了吐谷浑逃跑的后路。接着唐军不顾人困马乏,在青海草原上进行长途急行军,在渺无人烟的大草原上跋涉2000里,终于在青海苦海捕捉到了吐谷浑主力。这支劳师袭远的唐军,竟然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将一直在此地养精蓄锐的吐谷浑军打得大败。吐谷浑可汗俯允夺路而逃,准备经塔克拉玛干沙漠逃奔西域。但唐军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长途奔袭的唐军依然死死追击,甚至到了全军断水的地步。李靖命令部队杀马喝马血充饥,却丝毫不放松追击的脚步。
最终,在青海突伦川,唐军追上了吐谷浑军主力,一场大战再次击溃之,走投无路的俯允上吊身亡,雄踞河西走廊的吐谷浑汗国至此灭亡。此后,唐军册封俯允之子慕容顺为可汗,吐谷浑和突厥一样,成为了唐朝忠诚的藩属。这场战争对于之后唐王朝平定西突厥,拓通西域有着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原本是战争前沿的甘肃陇右地区,从此可以免受吐谷浑劫掠之苦,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唐朝谚语"天下富,出陇右",正是缘起于此。
在唐朝西进的过程中,下一个被解决掉的,是高昌。比起吐谷浑来,高昌不是一个强大的政权,却是一个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政权,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没有实力,却比上面几位都嚣张的政权。
高昌国,位于今天新疆吐鲁番西南,是中原王朝进入西域的门户。早在汉朝的时候,这里就是汉朝西域大军屯垦戍边的所在地。而后几经变迁?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兼有西域各少数民族,是西域诸国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唐朝时期,高昌国的国王是汉人鞠文泰。因为同是汉人,所以高昌与中原的关系,在唐朝建立初期就非常密切。李世民登基时,高昌曾派使节朝贺,唐王朝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但是短暂的蜜月期后,矛盾发生了。
此时西域最强的势力,莫过于西突厥,而作为夹在西突厥与唐王朝之间的政权,高昌国的立场也左右摇摆,总想利用双方的矛盾换取最大利益。到了公元639年,高昌国王鞠文泰干脆投靠了西突厥,并且在西突厥的支持下四处扩张,这下惹怒了唐朝。李世民先派使者质问鞠文泰,没想到鞠文泰态度更强硬,竟然警告唐朝不要管闲事。之所以如此嚣张,一方面因为西突厥的威逼利诱,另一方面也是鞠文泰自己自我感觉良好。鞠文泰曾经在隋朝、唐朝两朝都到长安朝拜,他对部下说过,唐朝并没有隋朝强大,但鞠文泰忘了,他来朝拜李世民的日子,是大唐百废待兴的贞观元年,老脑筋看问题,后果很要命。
要命的事情来了。公元640年,唐朝发动20万大军远征高昌,可出了兵,才发现鞠文泰嚣张的另一个原因,高昌国距离中原路途遥远,补给不便,比吐谷浑的战线还漫长,20万大军别说打仗,吃喝拉撒都是问题。等到了高昌?,高昌又是汉人政权,城防坚固,拖也给拖死了。这就是鞠文泰的如意算盘,可唐朝能让他得逞吗?
唐朝这次的主将,是行军总管侯君集,他带给高昌的,是一场另类的军事表演-;-;田径表演。
这次唐军不但让高昌明白他们能打,更能跑。从发兵开始,唐朝就急行军,如果说打吐谷浑拼的是短跑,那么打高昌拼的就是长跑。唐军进入西域沙漠后,与高昌之间相隔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死亡之海"罗布泊,不少将领主张绕道,侯君集却很坚决,就从罗布泊穿过去,看看死的是谁!结果,20万大唐铁骑,开始了他们征战生涯里最艰难的一场长跑,没有水?,没有粮食,长途急行军,更有随时可能出现的沙尘暴。唐军还是勇敢地走了下去,然后是酷热、寒冷、缺水、沙尘暴,长达7个月的急行军,20万唐朝将士竟然奇迹般地穿过了罗布泊,而根据侯君集的奏报,仅陷于流沙的唐军士兵,就多达5000多人。
走过了死亡之海,接下来死的就是鞠文泰了。公元640年八月,3000名唐军先锋出现在高昌城下,这是一支样貌极其恐怖的军队:唐军士兵个个面带烟尘,战马因为长期得不到照顾,鬃毛长得吓人,士兵的盔甲也脏破不堪,但是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愤怒的火焰。攻城,势如破竹,高昌城仅一天就被攻破了,而一度号称是高昌后台的西突厥,见此情景二话不说上马就溜,消息传来,朝堂上的鞠文泰当场喷血,竟然被活活吓死了。
就这样,唐军用一场超越人类耐力极限的急行军,兵不血刃地平定了高昌国,而目睹唐军强大势力的西突厥,也在此战后主动归降。至此西域大地,已经尽数落在唐朝的手中。此后,唐朝在高昌设立西州,建立了行使中央权力的安西都护府,而高昌当地的汉民,也接受了唐朝的改编,成为后来威震西域以及中亚大地的"西州军",在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除了在北部和西域的扩展外,唐朝在东线也进行了一场隋朝未完成的战争-;-;平定高句丽之役。比起北线和西线的摧枯拉朽,这场战争却旷日持久。唐太宗李世民两征高句丽,都在初战告捷后遭受挫折,原因是高句丽坚壁清野,全民皆兵,使唐王朝屡次无功而返。唐太宗晚年,暂时停止了对高句丽的军事行动,转为政治上的孤立,扶植高句丽南部的新罗政权。公元662年,高句丽问题终于解决,唐高宗李治派左卫大将军苏定方进兵高句丽,终于将高句丽彻底平灭,与唐朝结盟的新罗,也借机占有了朝鲜半岛,建立了朝鲜新罗政权。至此,横扫天下的唐王朝,其对外胜利到达了顶峰。
相关文章
-
揭秘: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删《孟子》?
-
“八一式马步枪”是世界步枪“轻型化”的始祖
-
这位将领的遭遇真坎坷,徐向前曾经四次出手相救,他终成开国中将
-
正在阅读:楼兰古国兴衰与环境变迁的考察
-
杜鹃花开祭英魂——空军大校张兵革命老区寻访祖父张子清牺牲地
-
周恩来问此人:华国锋这人怎么样?他答四个字,不久后华恢复工作
-
1970年韩国朴正熙废除汉字,几十年后出现尴尬局面,全是咎由自取
-
揭秘毛泽东在延安为何拒用电灯?
-
揭秘古代剖腹产 与现代差别甚大
-
从“小皇帝”到鸡娃,经历了什么?
-
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要由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长?
-
宋末元初宁国诗僧梦真及其《籁鸣集》(下)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杰桑·索南达杰: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
考场出来先别急着哭,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地狱级考试
-
畅销书已经卖了25万册!有人看了三遍说还想看一次
-
对善人宽,对恶人严,对庸人亦宽亦严
-
嬴政一统天下 解密谁为他打下的基础
-
乾隆的神奇折扇 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乾隆
-
三国甄宓简介 甄宓写诗被丈夫曹丕赐毒酒身亡
-
赫梯文明:最早发明冶铁技术的文明,铁甲战车所向披靡
-
回顾:男子在路边花一万元买下一本破书,转手竟以2600万天价卖出
-
未解之谜:汉光武帝陵墓竟严重违背风水?
-
古人绝密隐私:古代女人来月经了怎么办
-
电视剧版《唐山大地震》热播 被批灾难戏太假
-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浅谈唐朝上元节的习俗和文化
-
他是粟裕的参谋长,革命资历非常老,名气却不大
-
一代天后张惠妹,为何胖成这样,是因为什么
-
青年大学习|党史百年天天读·7月22日
-
“我,寒窗苦读18年,双非女硕士”为何拼不过学历、工作没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