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秦始皇身边的最强神棍——李斯
受了成语"焚书坑儒"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以为焚书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发生在两个时期。今天先来聊聊焚书。焚书是谁的主张?是秦始皇吗?不是的。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张并最终促成了焚书。巧的是,两次焚书都发生在秦。第一次发生在秦孝公时代。提出者是商鞅。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商鞅改革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其改革内容其中一条就是"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但是《韩非子》的记载很简略,没有具体记载怎么焚、焚哪些。
第二次发生在秦始皇时代。提出者是李斯。这次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李斯列传》都有提及,比较详细。所以重点聊聊第二次焚书。焚书的缘由是一次争论。争论的主角一个叫周青臣,一个叫淳于越。争论的焦点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以及秦王朝到底该实行哪种制度。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宴席宴请大臣。在敬酒的过程中,周青臣拍了一把秦始皇的马屁,说陛下"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听完非常高兴,夸赞了周青臣。这时淳于越坐不住了,他站起来反对说:"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一旦有事,谁来相救?况且以前从来没有搞过郡县,从来没听过国家大政方针不学习古代而能长久的。现在周青臣又在您面前阿谀奉承,可见不是忠臣。"
分封制与郡县制优劣的争论,并非二人一时兴起,自从统一六国那一天起,争议就一直存在。公元前221年,秦统灭六国。在全体官员都主张效法周实行分封制的时候,李斯力驳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时间过去了近十年,大臣们仍旧在争论这个问题,可见全国意见仍旧不统一,存在分歧。秦始皇并没有就两人的争论进行评判,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宴席上的其他人,问:"你们都有什么看法?"这时,丞相李斯站了出来。李斯一贯主张郡县制,他信心满满,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李斯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如果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倒好(中央下个文,全国都学习李斯的精神)。可事情到此还没完。李斯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他从大臣们的争论中闻到了国家分裂的危险味道。他很清楚,要维持帝国的"大一统",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文化。所以他瞅准时机提出了焚书的建议。秦始皇丝毫不犹豫,当场拍板,"就按你说的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
史记:历史上十大名将排名,韩信只排第三,第一名你猜是谁?
-
黄继光牺牲后,他的母亲被毛主席三次接见,始终没有掉一滴眼泪
-
三国赵云老婆叫什么名字 三国演义赵云老婆是谁
-
奈菲尔塔利复原图,埃及最美王后(木乃伊被毁/只剩玉腿)
-
王莽的新朝究竟如何被葬送?有着“穿越者”之称的他结局悲惨
-
中国十大谋士排行榜,刘伯温诸葛亮没进前五,第一无可争议
-
每日真题丨有一天,你变成了你喜欢的自己,谁还会质疑你?打卡~
-
王麓水:今天为国为民努力才能享受未来的幸福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颜昌颐——热血谱写革命篇
-
湖北一盲人在深山“登基称帝”,设立后宫,最终结局如何
-
周总理实地考察三峡倾听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
-
春秋霸主晋文公:晋文公容人所不容忍的故事
-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宫观和神仙
-
党史小故事|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阅兵毛泽东曾提议另设假会场
-
美国发现明朝圣旨,看完内容后,专家一脸懵,直呼不可能
-
哈尔滨市民彭喜才:近万双鞋,记录数百年历史
-
清朝皇宫那么多妃子,除了天天伺候皇帝,都在干什么?
-
宣城铸钱史略考
-
他是原安徽省省委书记,被毛主席看做“坏人”点名批评,安徽人都说他是好人
-
元稹的爱情诗情意绵绵,这首《寄赠薛涛》句句深情,值得我们一读
-
封神中3大猴妖,最弱的有火眼金睛,第1大有来历,修成了准圣之身
-
汉景帝刘启是怎么死的?病逝(没有庙号)
-
两园桃李一手栽:南开校友在国共两党居高位者众
-
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冬天来了(每年的11月7-8日)
-
此女一人单挑瓦岗大将,为爱人而投降,卷走前夫的心腹叛敌
-
爱因斯坦在日记为何说中国人肮脏、迟钝,原因并非我们想的那样
-
历史上的屈原姓什么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国诗人)
-
建国70华诞主题党日云南玛莉亚医院追忆“开国元勋”在昆峥嵘岁月
-
唐宫悬案:只当了八个月皇帝的死因,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