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相貌太丑乾隆出上联挖苦,却被他当场对出,乾隆大喜:赐他探花
“颜值”可以说是如今大众看人的第一印象,好的“颜值”绝对可以为自己加分,无论是面试还是相亲,因为,大家都知道有“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甚至,有很多人这样说:“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去透过你不堪的外貌去探究你高贵的灵魂。”
话虽这么说,可是,是金子还是会发光的。比如:清代就有一位才子,虽然,面貌有缺陷却依然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赢得了乾隆的信赖,这个才子就是著名的刘凤诰。刘凤诰,字金门,家里是江南世家,从小家境殷实。刘凤诰就是现在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家里很注重对刘凤浩的培养,琴棋诗画、文武兼修。特别的对对联,刘凤诰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刘凤诰出口成联的故事,在萍乡民间传为美谈。他所作对联,亦庄亦谐,亦雅亦俗,亦情亦理。如:石观前神庙戏台联:“铁锤是铁,铁砧也是铁,铁锤打铁砧,还是铁打铁;做戏是人,看戏亦是人,台下看台上,又是人看人。”石观前帝钟岩神庙戏台联:“聚首观前人,善恶攸分报不爽;留心听古调,金石相应韵自清。”... ...
他小时候就是一个“熊孩子”,每次都要和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玩耍。有一次,在和小伙伴们比试射箭时,刘凤诰认为自己射远,所以,就一路追着箭跑,甚至,抬头用眼睛追着箭看,当箭掉下来的时候直接射中了自己的眼睛。就这样,刘凤诰成了一个面部有缺陷的孩子,幼小的他曾经一度非常低靡。
试想下,就是小孩子因为近视而带上眼睛,对孩子的生活和习惯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更何况,少了一只眼睛。可是,这种低靡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刘凤诰可以说是天生励志。虽然,还是处在幼年时期就经历了这种挫折,可正是所谓的“高逆商”让刘凤诰很快的从低落的情绪里走了出来。他依然每日学习诗词歌赋,每日都让自己变的更加强大。
即使身体存在缺陷,可是,他从未否定过自己的才华。随着刘凤诰慢慢的长大,他已经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才子,虽然,大家都知道刘凤诰很有才华,可是,当地官员还是是因为他的面貌问题而一直没有重用刘凤诰。刘凤诰若是金子那么,怎会不发光呢?终于,在举行的乡试中刘凤诰脱颖而出,在接下来的各种科举考试中,刘凤诰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到殿试。
这个殿试可非同一般,是由皇帝亲自面试出题。在回答皇帝的直接提问时,如果,回答的好,就有可以平步青云,如果,回答的不好或是说错了话,那么,也会有掉脑袋的风险。因此,这个殿试考的不仅是考生的才华造诣,也需要考这个人的现场反应以及情商、智商,这可比现在的高考考试的还要全面。
如心理素质差的考生,即使腹中再有才华,因为惧怕或是紧张皇帝的威严也是会名落孙山。刘凤诰自然也是知道殿试的重要性,在别人胆战心惊的时候,曾经的努力就会打造出最强大的自信。这时候的刘凤浩并不觉得如临大敌般的紧张,而是觉得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终于来了。
都说“阎王好办,小鬼难缠”,在乡里的小官都会因为自己的面貌而对自己歧视,现在,终于可以直接面对皇帝来展现自己的真才实学。如果,皇帝也是一样的“以貌取人”,那么,自己一腔热血也就不用洒了,老实的回老家继续过自己的公子生活。
刘凤诰就这样,迈着沉稳的步子踏进了殿试的宝殿。
乾隆面对如此多的莘莘学子,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相貌有些异样的考生,乾隆心里嘀咕到:“少一只眼睛的人能来到殿试,看样子是有些学识的,我倒要给他出个难题考证一下。” 乾隆打算出难题考刘凤诰,题目类型就是对对子。这让刘凤诰感觉是上天赐给自己的机会,而且,对对子也是自己的长项。
乾隆出上句:“独眼岂可登金榜?”这明摆着就是要利用刘凤诰的缺点来刺激一下他,可刘凤诰不卑不亢,坦然的回复到:“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独眼岂可登金榜?”听到皇帝的上联,众人都知道明显带了一点挖苦的意思,但刘凤诰却淡定自若,脱口而出:“半月依旧照乾坤”,这下联对的那是真的漂亮,身残志不残,展现了自身强大的自信心。“好!对的贴切,口气还不小。”乾隆心想道。
乾隆再一想,有点意思,于是,又出了一个难度更大的题,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萁北斗,朕乃摘星汉。”乾隆把人才比作星辰,而自己比作摘星人。这下刘凤诰稍微思考了一会,紧接着就是答了出来:“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乃探花郎。”
乾隆一听,这对的实在是工整,果然,人不可貌相啊。但是,就他这个长相,若是让他当了状元也太不雅了,于是,乾隆就钦点了探花给他。之后,刘凤诰回到源溪宗祠,把乾隆皇帝御赐的“探花及第” 绣金牌匾悬挂在了宗祠门口的“刘氏宗祠”几个大字的中间。
参考资料:
『《“江西大器”刘凤诰》、《探花郎刘凤诰的宗祠故里》、《刘凤诰出口成联》』
相关文章
-
一场1500多年前的召对,让汉中南郑的濂泉、让水名扬天下
-
李白:誓死守护党的秘密电台
-
此人是魏国名将,与蜀国有夺妹之恨杀父之仇,为何甘愿为刘禅效命
-
巴塔哥尼亚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0米/1.63亿年前)
-
海口永兴扬苍井、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
历史上虚构的3个人,个个如雷贯耳,最后一位被万千女性恨骂不绝
-
中国最强母亲:大儿国家主席,二儿银行行长,三儿军区司令!
-
中国出土了一个“神秘老人”,竟然与黄帝有着莫大的渊源
-
“慎始”才能“善终”
-
古时春运慢悠悠
-
揭露独裁者金正日绝密的私生活
-
古代断案故事:县尉张鷟机智过人,让驴自己找到小偷
-
原本属于安阳的鹤壁地区,1986年,为何要与安阳市分家?
-
这个妖怪战斗力爆表,观音菩萨亲口承认如来佛祖都曾吃亏
-
范仲淹和包拯关系 范仲淹和包拯是怎么认识的
-
鸣条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鸣条之战是如何进行的
-
著名企业家、92岁东方电气创始人丁一逝世
-
古代打仗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愿意站在前排冲锋,其实原因很简单
-
湖北一盲人在深山“登基称帝”,设立后宫,最终结局如何
-
戴安澜:马革裹尸的抗战将军
-
黄昏龙:目前最小的肉食恐龙(身高仅45厘米/不如猫大)
-
历史上的今天|著名物理化学家徐光宪诞辰
-
《弟子规》式的“伪国学”,为何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思想界
-
胡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自由主义者(新文化运动文化先锋)
-
蒋介石眼中唯一能跟孙中山相提并论的是民国奇人张静江
-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
什么是《唐律疏议》,它为何在我国法律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
扁鹊有2人?相差2000年,弟子望闻问切,名气远超师祖,没得善终
-
对越反击战:我军回国途中某团被伏击,500多人埋骨异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