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酷到令人发指的军纪戚家军 在明代可谓独一无二
中国古代,有两支用主将姓氏命名的无敌军队,一是岳家军,一是戚家军。
岳飞的岳家军,是靠合并、融合其他将领的精锐部队形成的,戚继光却是白纸上作画,把一群农民和矿徒训练成无敌之师,完全一手草创。
军队,最最最重要的是什么?
军纪!
1、怕死的,千万别当戚家军
戚家军军纪之严酷,军法之严,在明代可谓独一无二。
戚继光治军有一个字诀窍,就是"杀"。你要是生在明朝,光荣的投身为戚家军的一员,先来看看你有多少次机会被杀吧-;-;
临阵诈称疾病者,斩首;
临阵抛弃军器者,斩首;
你是鸟铳手,演习或实战中开枪开早了的,斩首,队长若发现不告发的,一起杀;
你是鸟铳手后负责保护的近战兵,若鸟铳手阵亡,你将被斩首偿命;
凡是临阵退缩,允许甲长割兵耳,队长割甲长耳,哨官哨长割队长耳,把总割哨官哨长耳。收兵回营,查无耳者,斩;
一人退却则一人被斩首,全队退却则队长被斩首,队长殉职而全队退却则全队被斩首;
埋伏作战,遇贼不起及起早者,队长斩,各兵捆打。
当然,不服上官,令不行,禁不止,杀平民冒功、奸淫妇女更是斩首。
此外,行军途中你若尿急离队小便,割耳;喧哗说话者,捆打四十;训练还有考核,凡是成绩在中下的,捆打;凡兵逃走,同队之人各捆打。平时除了统一唱军歌,没有任何娱乐,不许拉家常煽动乡愁,更别说喝喝小酒玩玩叶子牌了。
古往今来,凡是无敌军队,代表将领无一不是军纪严酷,我们且来看看。
战国时期有本奇书《尉缭子》,列在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为后世无数将领所推崇。这部奇书的核心就是:重刑。书中鼓吹说:"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请注意,这里指的杀卒不是杀敌人的士兵,而是杀自己的士兵。所以像白起、项羽等杀降大户都算不上"威加海内"。
中国古代历史上,以战斗力强出名的军队很多,名将如孙子、吴起、田穰苴、韩信、周亚夫、赵充国、杨素、岳飞、徐达、戚继光、年羹尧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军纪严酷。如岳家军。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的"戚继光斩子"故事,是纯粹的民间传说,而岳飞斩舅却是货真价实记载于宋人徐梦莘编写的《三朝北盟会编》里。
当时岳飞军在宜兴,有老百姓投诉他的舅舅姚某骚扰乡间。岳飞是大孝子,先告诉了母亲,并责备姚某说:"舅舅的所为如此,牵累到我。再犯的话,我能容,恐怕军法不能容。"母亲也苦苦相劝,这事就算过去了。不料,过了几天,岳飞和部将押马行军,姚某也随之同行。突然,心怀怨恨的姚某飞马向前奔驰数十步,拉起满弓,回身对着岳飞就是一箭,没中,射中了马鞍鞒。岳飞催马过去把姚某擒下马,"令王贵张宪捉其手,自取佩刀剖其心,然后碎割之归。"
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即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后来宋孝宗在为岳飞平反的时候,对岳飞的儿子说了一句盖棺论定的话:"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所不及。"
隋朝开国第一名将杨素,性好杀人,每次打仗前都要故意挑错,帐前当场斩兵斩将,"多者百余人,少不下十数",自己却"流血盈前,言笑自若。"两军对阵,他从不指挥整军压上,而是先派个一二百人上去厮杀,务必要求取胜,不能取胜而败下阵来的,无论剩下多少人,全部斩首。继而再派几百人上去厮杀,如前而战,不能取胜的再全部斩首,直到取胜为止。
杨素的部下对他极其敬畏,作战时皆抱必死之心,所以杨素戎马一生未尝败绩,伐陈时致使"江海无波",以至于陈人见到稳坐大船上威风凛凛的杨素不仅感叹:"清河公(杨素)即江神也!"
说了这么多杀人不眨眼将军,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光一个"杀"字就能当名将,整天吹毛求疵找机会杀手下,不激起兵变才怪!
严酷如杨素,对随他征战的将士"微功必录",上奏皇帝请功封赏,绝不是一味好杀人的屠夫。杨素军中虽然有被杀危险,可是立功封侯的机会更多,所以隋朝的将士都愿意跟随他出征。
戚继光更是如此。
2、有重罚,还有重赏
戚继光不是滥杀将军,他对部下的护犊之情,几乎可以和他严酷的军法相媲美。
戚继光说过:"夫将者,腹心也;兵者,手足也。"他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用严酷的军法,让这些乡野田间走出来的士兵,知道什么是纪律,什么是军队,畏惧将领,对自己的话不敢违背;一方面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优厚的待遇,让士兵对前途充满信心,对将领爱之如父母。
戚继光每次战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大帐写立功人员名单,向上级和朝廷请功。比如他在一封战后的"乞普恩赏疏"里对皇帝说,自己"不安于心":"浙功不勘与闽赏不酬其功者尚多,死事者未得恤录,则虽尽夺臣之爵赏以奖恤忠魂,犹为负之于冥冥之中。臣尚得跃马食肉,而将士膏涂之芽将成拱把……"
嘉靖、万历两朝,戚继光一手保举出来的将官无数,拿义乌人来说: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到万历年间,有据可查的义乌人任千总以上武官的就有140多名!在戚继光死后,他麾下的无数将领仍然活跃在万历援朝、对抗后金的战斗前线,成了一代名将给大明留下的最后一笔财富。
除了朝廷的恩赏,总督胡宗宪对戚家军也是宠爱有加,"给饷甚厚",比如戚继光军中,斩获一个倭寇首级奖励30两银子,这在当时是很丰厚的。而戚继光赏罚分明,打完仗银子人人有份。三十两银子全部分给士兵,将领一分不取: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分二十两,砍首级的兵二两,每个鸟铳手二两,其他的兵分一两,伙头兵五钱。
一手是大棒,一手是胡萝卜,正是凭借恩威并重,戚继光才打造出一支无敌的军队。
相关文章
-
裂肉兽:最大的牛鬣兽科动物(长4米/狼和熊的结合体)
-
安德萨角龙:蒙古国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8300万年前)
-
古代化妆趣闻:古人也有护肤品桑白皮作洗发水
-
揭秘:貂蝉最终的结局如何?关于貂蝉的七个故事
-
守正自持不惶惑
-
蒋介石集团,四个佣兵10万的大兵团,最后都被哪个野战军歼灭
-
最惨的和亲公主,唐玄宗的外孙女,成婚后仅6个月惨遭砍头!
-
中国历史上“龙”的形象:从有翅膀到五爪金龙成为了皇帝的象征
-
似鸟龙:形似鸵鸟的恐龙(长1.5米/出土于北美洲加拿大)
-
越王勾践剑为何2500年不生锈?放大500倍之后,专家得知答案
-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他四面受敌最后只剩下28名将士
-
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影像:规模最大海上探险(明朝事件)
-
历史上康熙是什么样的人物 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
赵鼎新: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
慈母龙:北美大型植食恐龙(喜欢群居/一群包含13万只)
-
大黑天神龙:蒙古小型驰龙科恐龙(长70厘米/酷似翼类)
-
所有汉人都梦寐以求的一颗头颅,被一个小兵砍下,保住欧洲四百年
-
流动的江南︱衢州:孔夫子在江南
-
刘伯承之子刘蒙谈中原军区
-
古代人是怎么打仗的
-
观音给的三根救命毫毛,为何孙悟空只用了一次?他在提防谁?
-
成吉思汗颁布的“大扎撒令”究竟是什么?为何说能统治世界?
-
哀悼|102岁开国少将方槐辞世
-
钗头凤背后的故事:唐婉和陆游的爱情悲剧(夫妻分离)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25日
-
红土缅怀 | 张鼎丞四次辞官传佳话
-
明珠射体、西施浣纱,西施在故里留下了哪些动人传说?
-
北伐战争还没开打,皖系军阀怎么就衰落了?
-
屡战屡败!世界近代史上十个战争常败国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