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美文欣赏 > \

我看“陪读”热

  

  近些年来,社会上涌现出大量家长陪读的现象,而且这种陪读的风潮有愈演愈烈之势。所谓“陪读”就是家长为照顾在校读书的子女(或孙辈)的起居,同时更好地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监督、敦促子女安心学习,而专门租房陪伴子女学习的行为。之所以说陪读风日盛,也不是空穴来风,以前陪读大部分是在高中阶段,而现在陪读群体扩展到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上大学也有陪读的现象。
  
  出现陪读热,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同时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从一个层面上讲,陪读热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生存条件的日益改善和提高,人们有条件和能力来陪读。试想以前人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大部分孩子根本没机会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陪读更无从谈起。其次,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产业,新的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而高学历、过硬的文凭,往往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这样在现实生活中也就能谋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取得更好的社会地位。这也导致人们对文化教育日益重视,他们甘愿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加入陪读大军。再次,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已早见成效。独生子女,两孩户增多,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更迫切地期望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所以就不惜一切代价为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虽然这种付出从长远,真正成才的角度看不一定有意义,但可怜天下父母心)陪读也成了他们的首选。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陪读热是中国教育体制存在弊病,教育观念落后的一个体现。
  
  首先,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财政投入不足。国家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集中,边远地区,农村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国家又没有更多的财政投入,导致地区间不平衡状况日益严重,差距越来越大。为接受更好的教育,大量落后地区,农村生源不得不涌向发达地区和城市,陪读也就应运而生。其次,应试教育的瓶颈无法打破,高分成为追求的目标。虽然,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引领下,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大部分学校和家庭只重视学生的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只要成绩好,考高分,一切都好。所以大量家长陪读,好让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便挤出点点滴滴的学习文化知识。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的人。在学校成绩优异,走向社会独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实践工作能力差,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上也难妥善处理,有些人甚至存在严重的思想人格缺陷。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才”在今后发展上能有多大作为,能成怎样的气候。
  
  当然,要想让陪读热真正降温,我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彻底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彻底消除地区差,让边远地区,农村享有同等优质教育资源。
  
  二、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不是以分数论成败。要把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作为进入高校的考察重点。
  
  三、加大宣传力度,在全民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民众真正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着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去发展,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不能一昧压制、强调孩子非要在通往大学的路上疲于奔命,为一纸文凭而学习。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