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美文欣赏 > \

读郭沫若传有感

  

  早就想了解他了,小时候听爷爷谈起过他,说他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在许多方面都很出如在甲骨文和诗歌方面。
  
  郭沫若1892年出生于乐山市沙湾镇,那是一个钟灵毓秀,风景如画的地方。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沫若是他的笔名,这正是他家乡的两条河,大渡河和青衣江的简称。
  
  他从小就天资聪颖,力好。郭沫若求学之路可谓多姿多彩,从家乡私塾到县城小学,再到成都高等中学,继而到天津,到日本学医,一路越走越远,在求学道路中成长。
  
  郭沫若与文学
  
  说到郭沫若必须说到他与文学的。郭沫若是新诗的奠基者,代表作《女神》开五四诗风,对新文化的兴起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是甲骨文,金文,中国古代史领域的权威。这样一个建树颇多的学者,是怎样逐步成长的呢?最初,在私塾的时候郭沫若就在严厉的要求下打下了诗歌基础。从此在求学之路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路上接触了众多的古今中外文学著作。日本可谓郭沫若文学的圣地,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实现了凤凰涅槃,彻底的奠定了他的地位。最初的诗歌创作,到1928—1937十年潜心学术研究,使得他享誉海内外。
  
  郭沫若的们
  
  文人都好色,郭沫若也不例外。沙湾包办婚姻下的第一任妻子张琼华是一个可怜可悲的女人,为郭沫若守了一辈子的空房。第二任妻子是一个日本姑娘,叫做安娜。这个女人所表现出来的温柔,勤劳,忍耐,理解,包容,和对郭沫若深深的爱与支持令人与敬佩。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于立群,是陪伴他直到终老的人。此外他还与许多女人又纠葛。女人给了郭沫若创作的激情,和事业的帮助,是郭沫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读罢全书,诸多感慨。最深的就是,文人只有保持独立的人格操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郭沫若的《女神》和甲骨文,金文研究论文等学术上的成就都是在没有参与国共政治之争下取得的。而当他参与政治,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政治意图,而显得缺失公正。此外,郭沫若的经历又一次验证了纯文人永远是清贫的这一论断。在日本求学以及与安娜期间,纯粹的文学创造所带来的收入几乎难以支撑他一家的生活。所以说文人其实很难抵御糖衣炮弹的攻击。在现实的骨感的生活下,什么理想都是空泛的。第三点,郭沫若在后期会违心做事是可预见的,因为参政的人大都深谙趋利避害之道。再者,人在不同时期的心境是不同的,是复杂的。郭沫若抗战时的大无畏是令人敬佩的,那种舍身为国的精神拔高了他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可他后期违心的支持毛泽东惩治文人又显得如此令人生厌。
  
  纵观郭沫若的一生,尽管难免犯些错误,但总体上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学术领域,为后来的人开启了宽广的道路。最后以我最喜欢郭沫若的一首诗做结尾。这是他全面抗日回国时所作。
  
  归国杂吟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