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骑兵为什么要向德国坦克冲锋
战争爆发时波兰骑兵部队拥有火炮和坦克,骑兵冲锋时以马刀为主要武器,同时代的德国骑兵部队与其也相差不远。
关于二战初期欧洲战场的轶闻趣事中,英勇的波兰骑兵用长矛向德军坦克发起的殊死冲锋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战争场景之一。通常的说法是,当时波军某骑兵旅突围时,由于不了解坦克的性能,用他们手中的长矛向德军的坦克展开了堂吉诃德式的进攻。德军见状大吃一惊,但很快就清醒过来,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机枪向波军扫射,用厚重的履带碾压波军。波兰骑士想像中的战场决斗化成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屠杀,堂吉诃德的笑话被愚蠢地再现了。
这一"长矛战坦克"的传奇得到了包括参战双方在内的广泛承认,有些严肃的历史纪录片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1959年波兰拍摄的由罗曼•波兰斯基主演的反映骑兵生活的电影《罗特纳》,更对这个故事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波兰骑兵当真以为坦克的装甲只不过是些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于是产生了战马的血肉之躯与坦克的钢铁之身的碰撞呢?我们不妨再一次翻开历史的画卷,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长矛战坦克"的故事来源于1939年9月19日发生的克罗扬蹄(Krojanty)战斗,当时波兰第18骑兵团在掩护"但泽走廊"波军总退却的过程中,向古德里安率领的德国第19装甲军的第2和第20摩托化师结合部发起一次攻击,其中两个执行迂回任务的波军骑兵中队正好碰上一个就地休息的德军步兵营,波兰人出其不意地发起冲锋,将猝不及防的德国步兵击溃。在追逐过程中,驻扎在周围的德军装甲部队闻讯赶到,在平原上攻击了没有准备的波军骑兵,机枪的猛烈扫射给没有掩护的波兰骑兵以很大的杀伤,团长马特拉扎上校和团参谋长当场阵亡,波兰骑兵阵亡100余人,受到损失的波兰骑兵很快撤退了。
第二天,赶来采访的意大利战地记者乔治•帕拉达看到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波兰骑兵以及战马的尸体和断矛,战场周围巡视着的德国坦克,并根据对参加战斗的德军士兵的采访,发表了一个著名的通讯,称波兰精锐骑兵不了解坦克的性能,以为坦克装甲是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端着长矛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德军坦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个报道造成了轰动的效应。这样,"波兰骑兵用长矛向德国坦克冲锋"的神话就这么传开了。
显然这个意大利记者的报道有些夸张的成分,并且其中的一些细节也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首先,说波兰骑兵不知坦克为何物,还以为是些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就有些不符合实际。坦克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德国闪击波兰是1939年的事,中间相隔了近二十几年,坦克不可能还是秘密武器。另外波兰军队当时也装备有坦克,波兰为反抗侵略能够动用的力量中就包括220辆轻型坦克和650辆超轻型坦克。由此可见,说波兰军队不知坦克为何物,有些夸大其词。其次,说波兰骑兵部队都拿着长矛冲锋也有些不符合史实。二战前的波军骑兵早已不是1683年维也纳城下的骠骑兵,长矛已于1934年从波兰骑兵的标准装备中消失,少量留用的长矛主要用于仪仗和悬挂旗帜,已并非其作战武器。
那么为什么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参战的波、德双方都未出来澄清这场战斗的真相呢?这应该是由于双方"周瑜打黄盖"式的一种默契:波兰人需要用这个故事来赞美自己抗击侵略者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德国人则需要用它来渲染第三帝国铁流和"闪击战"的威力。而随看时间的推移,真相逐渐被湮没。
相关文章
-
此人本是中国人,当上外国总统后却不肯与中国建交,现在后悔了
-
日本投降后,几百万归国士兵有多惨?有图有真相
-
抗日战争时期,命丧中国的日本六大将,真是罪有应得!
-
她是希特勒最惧怕的女人,在阴差阳错下成为王后,深受英国人民爱戴
-
二战老照片:一路入侵疯狂的德军、家园被烧毁的苏联平民满面悲伤
-
二战德国的神秘大钟:位于波兰的深山可能与时空穿梭有关
-
复飞,为何常常出洋相?
-
为什么俄罗斯允许其他加盟共和国独立,却不允许车臣独立呢?
-
陈胜能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
欧洲的新右翼为何既像法西斯,又不是法西斯?
-
塞浦路斯独立后,英国为什么还保留两块军事基地?
-
中国男人为何娶不到欧洲女孩?有四个历史原因,其中一个很尴尬
-
为什么日本人也嫌弃东条英机?
-
三星堆再次出土一件青铜神树:耗时4个月发掘
-
德军士兵家书中,揭露的德国闪击苏联“真相”
-
二战中最惨烈的一仗,日军被歼灭十万人,双方总司令都战死
-
发现神秘的莎士比亚失落的岁月
-
揭秘:45万唐军为何不敌2千突厥?
-
上甘岭战役:一些鲜为人知的事
-
鸣梁海峡之战:必死之战为何能反败为胜
-
中国最早的琥珀,距今4800年,曾被称为“江珠”【琥珀博物馆】
-
日本雅子皇后年轻时的照片,每一张倩影极具经典,看完惊艳
-
浙江《温州通史》首发面世:记录瓯越五千年沧桑巨变
-
二战后,美军出兵过哪些国家?
-
非洲战斗力最强国家,打败西方列强却被兄弟毁掉,如今仍贫困潦倒
-
萨达姆将500万桶油倒入海里,真的很愚蠢?专家:做得很正确
-
跨越时空!“科幻战舰”与二战名舰合影
-
历史上的今天|冥王星的发现者克莱德·威廉·汤博诞辰
-
1768年,库克船长前往南太平洋执行了一项秘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