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他效仿父亲朱棣造反,结果被侄儿反杀,11个儿子结果如何

原标题:他效仿父亲朱棣造反,结果被侄儿反杀,11个儿子结果如何

朱棣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他比历史上很多皇帝要有作为,但他在子嗣方面,却不及很多皇帝。他这一生共有四子五女,不过这些子女都是他还是藩王的时候所生。也就是说,朱棣登基之后,便没有子嗣出生了。

朱棣本来有四个儿子,但第四子朱高燨幼殇,就只剩三个。别看朱棣儿子不多,可个个都是精英,或能文,或能武。朱棣能够顺利坐上皇位,这三个儿子皆功不可没。

比如长子朱高炽在父亲出征期间负责守卫大本营北平,朱高炽不仅将北平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在李景隆进攻北平时,成功以万人之军,阻挡了敌人50万大军,保住了北平。

而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则是追随父亲征战,立下不少战功。尤其是老二朱高煦,他还多次在危难之际,救下朱棣一命。有如此英勇的儿子,朱棣也倍感欣慰。

按理来说,像朱高煦这样的猛将,将来会是皇帝的左膀右臂。然而现实中,朱高煦的下场却很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朱高煦的一生。

朱高煦出生于洪武十三年,比大哥朱高炽小2岁,二人和老三朱高燧都是徐皇后所生的嫡子。但众所周知,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不管朱高煦有多英勇善战,他永远只能排在大哥朱高炽后面。因此朱高炽是燕王世子,朱高煦只能是个高阳郡王。

朱高煦从小就喜武不喜文,他曾跟随哥哥朱高炽,以及其他藩王年长的儿子一同到南京读书。他并不喜欢读书,整日和晋王庶三子朱济熿、周王次子朱有爋混在一起玩。他们几个都当不了世子,内心都不服气,也不愿意老老实实受约束。他们言行轻佻,所以祖父朱元璋并不喜欢他们。

虽然朱高煦不喜欢舞文弄墨,但在朱棣的教育下,他成为一名勇猛的将才。也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能力,导致他渐渐不甘于排在哥哥后面,对世子之位有了野心,努力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希望能够取代哥哥当上世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靖难之役期间。朱高炽身材肥胖,喜文不喜武,没法跟随父亲去征战,加上他又是世子,所以就留守北平主持大局。朱高煦便想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一下,把哥哥比下去。

朱棣很是重用朱高煦,多次让他担任先锋,朱高煦也幸不辱命。建文二年,朱棣兵败东昌,处境危险,朱高煦接到消息,立马率军赶到,顺利将朱棣救出。建文四年,朱棣兵败浦子口,同样是朱高煦赶到,才掩护其成功撤离。

见儿子如此英勇,朱棣也倍感骄傲,称赞道:

“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

朱高煦一听,心想老爹难道是在暗示我什么?正当他在思考父亲的话时,朱棣又拍拍他的背说道:

“勉之!世子多疾。”

不得不说,朱棣这简直就是在给朱高煦画一张大饼。据史料记载,朱高炽身材肥胖,就连起身都要人搀扶,加上他喜静不喜动,所以朱棣很是嫌弃他。但没有办法,朱高炽是嫡长子,且深受祖父朱元璋喜爱,许多大臣也都称赞其贤德,所以朱棣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继承人。

可如今朱元璋已经驾崩,而且要是此次朱棣起兵事成,那么他就会登基为帝,到时候一切都是朱棣说了算。他如果实在不喜欢朱高炽这个继承人,完全可以选择另立储君。因此朱棣告诉朱高煦,他哥哥身体不好,就等于是在暗示他,自己是可能废长立幼的。

这话朱高煦听了哪里受得了,瞬间浑身有了劲,更加勇猛作战,很快就将朝廷的兵马击退了。最终,朱棣果然登上了皇位,朱高煦从一个郡王变成皇子,他更加梦想,父亲会册立自己为太子。

不过朱棣也确实想过,要不要废长立幼,因为他觉得朱高炽的确不像自己,反而朱高煦很像年轻时的自己。但朝中大臣绝大多数都支持朱高炽,凭借朱高炽当初守卫北平来看,他的确是有能力治理国家的。

更加重要的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就是他的嫡长子朱瞻基。朱瞻基可是深受朱棣喜爱,甚至超过他所有儿子。相比之下,朱棣决定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尽管他不喜欢朱高炽,但一想到将来朱高炽会传位给朱瞻基,他就觉得大明必定一直强盛下去。

出于这些原因,朱棣最终还是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朱高煦的梦想一下就破灭了,他根本看不起什么“汉王”,也就一直留在京师,不肯就藩。

一开始朱棣宠着他,就同意其留在京城。但朱高煦并不老实,一边扩张自己的势力,一边陷害大哥朱高炽。他知道父亲在立储之前,曾问过解缙的意见,当时解缙说了三个字:

“好圣孙。”

这里的“好圣孙”指的就是朱瞻基,也正因如此,坚定了朱棣册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心。所以朱高煦痛恨解缙,致使其冤死。

朱棣知道,再不让朱高煦就藩,总有一天他会闯下大祸。永乐十三年,朱棣让朱高煦改封青州,但后者仍不肯前往。这下朱棣就怒了,勒令其尽快就藩,谁知朱高煦不仅不肯走,还在私下招兵买马。

永乐十四年,朱棣得知朱高煦数十起违法之事,龙颜震怒,下令将其囚禁起来,打算废为庶人。但太子朱高炽念及手足之情,不断在父亲面前为弟弟求情,朱棣为之动容,就改为削去朱高煦两护卫,改封乐安州。

这下朱高煦不得不老老实实到乐安州就藩,朱棣以为他会痛改前非,然而朱高煦更痛恨大哥了。他到达封地后,朱高炽还常常给他写信,劝他要改过自新,可朱高煦看到后反而更生气。

朱棣驾崩后,朱高煦开始准备起兵造反。而即位后的朱高炽,对弟弟很是关照,不仅增加其俸禄,还把他的嫡子朱瞻坦封为汉王世子,其余儿子都封为郡王。然而朱高炽的恩宠并未感动朱高煦,后者仍然打算起兵,只不过谁也没想到,朱高炽仅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朱高煦还来不及动手。

大家都知道,朱棣登基之后,下令迁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可朱高炽即位后,又决定要迁回南京,所以就派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做准备。还没等到朱瞻基回来,朱高炽就驾崩了,所以朱瞻基要立马赶回北京奔丧。

朱高煦就打算在半路截杀侄儿,然后自己坐上皇位。朱瞻基早就知道叔叔的野心,所以也留了心眼,在回程的路上,他选择另一条路,成功躲过朱高煦的埋伏。于是,朱瞻基顺利回京继承了皇位,但朱高煦仍不死心。

朱瞻基登基后,对朱高煦仍然很关照,可后者并不把侄儿放在眼里。其实朱瞻基早就知道朱高煦要造反,他没有立刻清算朱高煦,是不想别人说他刚即位就收拾叔父,落得不好的名声。他厚待朱高煦,是希望对方膨胀,只要朱高煦敢起兵,朱瞻基就能名正言顺除掉他。

朱高煦的确是一位猛将,但他缺乏智谋,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这也是为什么,朱棣会选朱瞻基,也不会选朱高煦的原因。果然,朱高煦见朱瞻基还如此厚待他,就更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也加快了造反的步伐。最终,朱高煦于宣德元年八月起兵造反,结果很快就被朱瞻基拿下了。

按理来说,朱高煦已经犯了谋反之罪,足够判处死刑了。但朱瞻基一开始,只是下令将其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原因其实和前面说的一样,朱瞻基要树立自己“仁君”的形象,所以表面要“舍不得”处死自己的叔父。

他更知道,以朱高煦的性格,虽然表面上屈服了,但心里仍然存在叛逆之心。于是有一天,朱瞻基就去探视朱高煦,后者故意将他绊倒发泄心中不快,这正中朱瞻基的意。

就这样,朱瞻基以朱高煦谋逆,且丝毫无悔改之意为由,将其放在重三百斤的铜缸中活活炙死。朱高煦效仿父亲朱棣造反,结果被侄儿反杀,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但凡他老实一点,这辈子也是富贵荣华享之不尽了。至于朱瞻基,则达到他的目的,既除掉有野心的叔叔,也树立了仁君的形象。

朱高煦在生育子嗣方面,倒是超越了父亲朱棣,他一共有11个儿子。那么他死了之后,儿子们的结局如何?

朱高煦的长子朱瞻壑,在永乐年间被封为汉王世子,可惜在永乐十九年就病逝了,赐谥“懿庄”。

他的次子朱瞻圻因母亲为父所杀,就多次向朱棣揭露父亲的过恶,令朱棣不喜。后来朱瞻圻又多次怂恿朱高煦造反,被朱高炽以不孝之罪废为庶人,贬往凤阳守皇陵。朱高煦死后,朱瞻圻受牵连被处死。

第三子朱瞻坦前面已经提到过,朱高炽即位后,将他封为汉王世子,但朱瞻坦早于朱高煦去世。

如此一来,朱高煦还有8个儿子。在朱高煦死后,这8个儿子皆受牵连被杀。这就是朱高煦造反的代价。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明通鉴》)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