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古龙为何没有金庸作品传播度广
原标题:深度剖析:古龙为何没有金庸作品传播度广
古龙和金庸是近现代史上,难得一见现象级小说作家,他们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因此二人也经常被拿出来做比较,可谓一时之瑜亮,各有千秋。
虽然说金庸和古龙作品高度方面难分高下,然而在传播度方面,却有明显的数据展现,金庸作品要更胜一筹。
近现代传播比较广的影视渠道,总是能看到金庸的武侠作品,基本每隔几年都会被翻拍比如《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作品。
那么既然前面说了,古龙和金庸作品同样优秀,难分高下!那么为何古龙的武侠小说传播度不如金庸呢?下面我们来深入剖析下原因出在哪里:
一、影视呈现化
金庸的武侠情节故事,往往比较完整,主角从小时候到长大武功有成,一直到成为江湖顶尖高手,条理清晰,一步一个脚印,像极了屌丝逆袭记。
读者在阅读起来,有一种见证和很容易产生代入共鸣感,而且拍成影视,也比较容易一点,这不就是一个人的一生吗? #古龙武侠#
反观古龙小说,大多主角经历都比较碎片化,情景化!给人一种没头没尾的感觉,作品虽好,只有认真观看的人,才会欣赏其美。
若以影视化呈现,古龙的作品只适合拍成电影,且难度较高。80,90年代还有那种认真的导演,愿意为一部好作品下功夫。
若以电视剧呈现,古龙小说主角都是没过去,也没未来,给人一种比较凌乱感觉,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若是强行加头加尾,又失去了作品原有味道。
二、时代背景
金庸和古龙小说创作背景,或者说那个时代,大众生活水平较低,大多人每天都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努力,所以他们向往光明。
金庸作品,往往都是那种大仁大义,主角普普通通一路各种奇遇,走向人生巅峰。若以现代视角来看,就属于童话故事,坏人必定没有好下场。
反观古龙作品,江湖厮杀,阴谋诡计,背叛、算计等偏黑暗风格,让人看完了内心有种压抑之感。比如《边城浪子》里面的傅红雪,《英雄无泪》中的卓东来。
大多数人都喜欢欢乐,胜过悲伤!或者说生活本来就那么残忍了,读金庸小说最起码金庸愿意给读者编织一个美丽童话故事,古龙却让人学会直面现实。
人总是在遇到困难等,宁愿选择逃避,也不愿面对现实残酷。金庸作品某种程度而言,为一些失意人,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虽然于事无补。
三、作品的格局
金庸作品的历史格局很大,有一种“本位观”。何谓本位观?纵观金庸笔下主角,郭靖、萧峰、张无忌、甚至是《鹿鼎记》中出身比较低的韦小宝。
他们都有民族情怀!自古至今,民族情怀一直是华夏人民,经久不衰的一种精神。说直白点,金庸笔下主角都知道该站队方向,立场比较明显。
古龙作品虽然同样三观很正,但是格局方面,家国情怀这类的基本很少见,大多都是些个人恩怨、快意恩仇、斩奸除恶,人物比较随性一些。
怎么说呢?古龙的心里只有江湖,只有酒和女人以及朋友。而金庸却心怀天下,除了行侠正义,还有家国情怀,正如郭靖所言“侠之大者,为民为民”。
古龙的人物只能算是“智侠”,主角都很聪明,像陆小凤、楚留香、叶开之流!而金庸方能塑造出,郭靖和萧峰这种大侠级别人物,这就是格局的不同。
(各位武侠小说爱好者,你们更喜欢古龙还是金庸的作品呢?欢迎下方留言)
相关文章
-
50年前这一天,对世界影响深远
-
越南的国服奥黛,与中国的传统旗袍,到底有什么关系?
-
伟大的失败:用小船创造出的战争奇迹,军民同心拯救军队
-
“虚伪至极”的情谊,斯大林60大寿,苏德高呼友谊牢不可破
-
男子声称祖上是北宋宰相,炸开祖坟私藏119件宋瓷,却被判了十年
-
新娘子过门出意外,从此半路不下轿|百家故事
-
巴伐利亚春雨
-
美式装备、美式伙食、美式训练,中国驻印军的历史真相!
-
尧从青年时代起,当上了自己部落陶唐氏的酋长,后当了大酋长
-
历史上的重步兵,不同的组合意味着不同的任务
-
重庆渣滓洞头号刽子手,害死300多人,藏在农村6年终被识破
-
俄罗斯发现匈奴古墓,墓中遗骸却不忍直视,学者:墓主人太残忍了
-
辽博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系列之三:周倜分享
-
被“牺牲”的徐州:洪泽湖上的江苏安徽省界调整,出于何种考虑?
-
希特勒临死前道出:我一辈子只怕过一个人,敬佩过两个人
-
时代弃儿:辽帝国崩溃后的契丹遗民
-
关羽和徐晃的两次交战是什么时候?结局是谁赢的
-
带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凡尔赛”!!
-
钻地弹威力到底怎么样?一枚炮弹发射出去,桥下战机不见了
-
“胜利之吻”女主:当时是被强吻的;男主:我当时喝多了
-
江苏省一县级市,人口超80万,名字和秦始皇有关!
-
投降后日侨耍无赖要抢苏军坦克,苏军军官大怒:压死他们!
-
该上将一声怒喝,吓得苏军乖乖交出武器,一下子装备了6个师
-
争夺利利卑: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最艰巨阶段
-
越南打了几十年仗,英雄辈出,为什么选不出一位“元帅”?
-
这是史上最“难看”的哪吒
-
黑手党是一个什么党?
-
[图文]重庆渣滓洞烈士有位飞毛腿:夜行200里五进监牢3次越狱
-
二战谜团:德国实行巴巴罗萨计划时,日本为何作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