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房中的春凳有什么妙用?至今仍在使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原标题:古人房中的春凳有什么妙用?至今仍在使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没有精尖的科学技术,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但是勤劳智慧的古人所创造出的精品,仍然让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人们所惊叹。春凳就是我国古代最为实用的发明之一。
春凳是一种放在古人卧室的长条凳子,大多用椿木制成,它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家具,却是古人卧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件。春凳不仅在古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春凳同样被用于家庭生活中。可见,古人的这项发明,是多么智慧。
何为春凳?
看过古装剧,都不难发现,凡是讲究一点的古代家庭中,他们的卧室里都有一个长条的凳子,大约能坐两个人,经常被放在床尾。它究竟有何作用呢?
在古代,人们受孔孟思想的影响,思想比较保守。在影视剧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有人来访,家中的主人都会说“请客人到正厅等候”。因为在古人的思想里,卧室是非常私密的地方,外人是不能轻易进入主人的卧室的。但是如果来访客人是比较要好的朋友,或者有些情况限制,不得不在卧室会客的时候,怎么办呢?贸然请客人坐在床上,更是显得不妥和失礼。因此,古人发明了这种可以坐人,又不占地方的凳子。
春凳一般用木头制作而成,长宽都设计的恰到好处,上面刚好能做两个人左右,这种设计第一个好处是,不占地方,把它放在床头或者床尾,不显得突兀,又很文明。第二,凳子上面刚好能够坐两个人,方便会客时,与朋友亲密的面对面交谈一些私密的体己话。春凳的发明,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是古代最实用的家具之一。
小小的春凳,大大的用途
春凳最初的作用是用来方便会客的,但是慢慢的古人还发现的它许多的好处。古人对于床的执念是非常深的,因为床是任何人不可冒犯的极其私密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古代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是不能够随意的在正厅会见外客的,如果有闺蜜或是朋友来访,她们就只能在闺阁中见面。古代女子严格遵守三从四德,她们被封建思想禁锢,闺房都不能轻易的让外人进入,闺房中的床更是神圣不可侵犯之地。
即使是自己的父兄姐妹,都不能够随便的坐在她的床上。如果有外人坐了自己的床,那这家的小姐就会名声受损,将来嫁人都是问题,影响非常大。因此,每个大户小姐的房中都会有一条春凳,如有闺蜜或者贵客来访的时候,她们就会坐在春凳上,彼此交谈玩耍。可见,春凳对古代人,尤其是女人,是多么重要。
春凳不仅是用来会客的,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放衣服。我们中国的古代,人们对于衣服的穿着非常讲究,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古人的服饰非常复杂,从内衣到外服,通常要穿3-5层,这么复杂的服饰,晚上睡觉的时候放在哪里呢?这时候,春凳就是他们最佳的选择。古人在就寝前,把层层外衣脱下来,放在春凳上,既方便半夜起床随手拿到衣服,也方便第二天穿着时,衣服不被压出褶皱。
春凳还有一个妙用,就是方便娱乐。我们都知道,古人非常喜欢吟诗作对,那些大户人家的先生公子们,经常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到郊外酌酒吟诗,踏青游玩。古代的凳子都是木制的,质地坚硬,坐久了,非常累。可是去春游,又不能搬个床带着。所以,才子们喜欢带这种宽面的可以卧榻的长凳子,坐累了,就可以躺在上面小憩一下。而且这种凳子非常方便携带,一般放在马车前面就可以了。古代制作春凳,一般选择椿树,因为它有一种天然的木香,而且春凳是古人春游不可缺少的物件,因此才得名春凳。
春凳在现代生活中也一直被延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春凳已经逐步被现代家具所取代,在现实生活中,春凳已经不常见,但是由春凳衍生的家居产品仍然对我们的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已经没有了吟诗作对的雅兴,也没有携友春游的时间,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凡是与赚钱无关的习惯都被视为陋习。
因此,春凳也就不再重要。但是仔细观察,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春凳的衍生品。比如,我们现在床边的边榻,近些年,家具市场又出现一股复古风,无论是中式、欧式或者韩式的大床,床边都会有一个边榻,它被放在床侧或者床尾,我们平时会在边榻上喝茶看书,睡觉时把衣服放在上面,非常方便实用。
还有一种产品,也是有春凳衍生出来,那就是阳台榻榻米。现在很多家庭装修,喜欢在阳台装上榻榻米,闲暇在家的时候,可以在上面晒晒太阳,看看书,吃点茶点。这与古代春凳的作用非常相近,因此,在现代生活中,春凳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很重要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古代的很多发明已经逐渐被世人所淘汰,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现代人在古代强大的发明之上演变而来的,比如婴儿床就是由春凳逐步改变成的。我们通过史料记载可知,春凳其实就是一张便携式的小床,它小巧方便,而且比椅子舒服。经过细细观察,我们发现,其实现在的婴儿床和古代的春凳非常像,婴儿床只是比春凳多了四周的护栏。经过专家多方面的研究,得出结论,婴儿床其实就是由春凳演变而来的。婴儿床的发明,既方便了家长随时照顾,又避免了婴儿与父母同床的许多弊端,还能让婴儿更好的休息,一举多得,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有多强大。
总结:
虽然春凳在如今已经不再常见,但是它并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而是换了一种形式陪在我们身边。就像古代的很多伟大发明在现代已经不再适用,但是正是有了先人勤劳勇敢的去尝试,去创造,去改变,才有了我们现在便利幸福的生活。古代人的文明智慧就像尘封的记忆一样,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正是因为经历过了,才能让我们总结和进步,正是因为有了过去,才能大踏步的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
民间故事:县令深夜回家,听到鬼差谈话,一个举动害了三条人命
-
食铁兽复原图揭秘 食铁兽是什么动物为什么会吃铁
-
对于才子徐志摩来说红颜真是祸水,陆小曼是怎么把他坑死的?
-
钉状龙:东非小型剑龙科恐龙(两侧生长大尖刺)
-
杨业北征兵败之谜 死于何人之手?
-
李贺一首词中的两句话,引发300年对联风波,无数文人为之难解
-
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
-
解放军首批开国将军的级别划分,十大将都是什么级别?
-
负棘请罪的主人公是谁?廉颇和蔺相如到底谁是错的
-
【党史百年天天读】3月16日
-
南越国发现两千年前的古井,古人为保水质清澈,竟用三种高科技
-
太监割掉的命根子竟可重新复活 但过程残忍
-
此女一人单挑瓦岗大将,为爱人而投降,卷走前夫的心腹叛敌
-
唐末起义的领导人黄巢兵败下落之谜
-
技艺|传统壁画的制作和技法
-
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无记载(东明寺出家为僧/当道士)
-
火子采访老兵纪实 用电影叙述英雄事迹
-
纤角龙:北美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2米/嘴巴像鹦鹉)
-
成成吉思汗三道著名的遗嘱:颠覆后世中国千年格局
-
唐朝官员双轨制发工资:白居易爱晒工资韩愈爱哭穷
-
《上阳赋》原著解析:宋怀恩谋反兵败,间接救了子澹,成就了萧綦!
-
霍元甲到底是怎么死的?89年开墓真相大白
-
黄埔三杰人生结局 历史档案解密
-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 唐山大地震有多惨痛令人难忘
-
这位皇帝“四十年不近女色”:为追求长生不老,死因却沦为笑柄
-
农民修房挖出神秘红棺,嫌不吉利一把火烧掉,专家:5个亿没了!
-
《水浒传》中不为人知的十二银钗的魅力指数
-
古代帝王为什么多患有精神疾病?
-
42岁授少将,44岁罹难,公安处长奉命破案,也惨死侦察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