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物馆馆藏伏听俑:伏地侧耳倾听为何故
原标题:新疆博物馆馆藏伏听俑:伏地侧耳倾听为何故
【丝路瑰宝】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新疆博物馆一楼新疆历史文物展厅中央区域,有一尊造型十分独特的泥塑彩绘男俑,它就是著名的伏听俑。这尊俑由手工捏制而成,线条简洁,形象生动,人物造型圆脸,大耳,鼻梁挺直,头戴前低后高的黑色圆形冠,身着圆领窄袖长袍,一身典型的文官服饰。其嘴唇紧闭,头微微抬起,侧首向右前方注视,右耳几乎着地,双腿向上弯曲,双手半举,平扑于地,身体呈一种蛙泳的姿态。更有趣的是,在伏听俑侧头倾听的地面上,还有一个类似于现代喇叭收口状的东西紧贴其耳部,似乎在极力捕捉来自地下的声波。
据了解,伏听俑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产生于唐代。阿斯塔那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时期的贵族墓地,自1959年以来,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数百件古代泥塑作品,时代从晋代延续至唐朝。泥俑种类繁多,有北凉泥俑、胡人俑、文吏俑、武士俑、仕女俑、劳作女俑、百戏俑、天王俑、镇墓兽及各种动物俑。这些彩绘泥俑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这尊伏听俑能够较好地保存至今并非易事,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引人遐思。伏听俑为什么会出现在墓葬中?为何伏在地上侧首倾听?伏听俑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考古专家们各抒己见,其见解主要有三种。
有考古专家认为,伏听俑整体呈趴伏状,其动作是典型的“五体投地”,所以这种行为其实是对先人尽孝的方式,通过行大礼,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也有考古专家认为,伏听俑的出现,很可能源自当时军旅生活的一种常态。古代行军打仗都讲究急行军,无论人踩马踏,总会发出巨大声音,这种声波往往会通过地面传播数十里。探子在探听敌军行军情况时,往往会将耳朵贴于地面,或将茧形壶埋于地下,用于搜集声波,以此判断敌我之间的距离,以便提早采取应对措施。因此,墓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一位带兵征战的将领,而后人为其制作一尊伏听俑,是出于对墓主人的尊重与敬仰。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唐代大多数伏听俑都被安放在墓门两侧,也有的放在墓室之中,常常与武士俑、镇墓兽等一起出土,所以伏听俑的作用应该与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天王俑、镇墓兽一样,是保护墓不被妖魔鬼怪入侵,保佑墓主亡魂的。
三种看法究竟孰是孰非?随着考古专家们的研究不断深入,答案一定会揭晓。
相关文章
-
金庸武侠剧40年:没有侠义精神,根本拍不好他的剧
-
西方媒体如此描述李鸿章在官邸举办宴会
-
古代文化常识 | 不做最好的别人,只做最闪耀的自己!加油~
-
红四方面军用缴获的年货过年
-
解宝为什么被下狱?解宝为什么能位列天罡星?
-
史上最憋屈的皇后,为皇帝生了12个孩子,结果仍被废掉并赐死
-
甲骨文神秘诅咒 为何研究者都死了
-
开国将军中著名的三震,个个威震三军
-
“雍正”年号解密 雍正得位之正?
-
韩国为什么叫棒子国 韩国棒子国的由来
-
【汉服配饰】——东方邪术?化妆术的前世今生
-
致敬英雄、传承精神······又是一年清明时
-
青铜门后的终极西王母 青铜门后的终极秘密猜想
-
山东为什么叫山东,古代山东和现在有何不同?
-
迷你型植食恐龙:树息龙 仅10厘米长(如麻雀大小)
-
老版《让子弹飞》 | 陆春祥
-
明朝10大知名人物都有谁?我提个名单,各位觉得如何
-
赵匡胤的后代拿回皇位了吗 赵匡胤后代在靖康之耻时上位
-
狄仁杰能当宰相 是因武则天暗恋他?
-
她武艺双全,却在二婚嫁给7岁小男孩,还为他生下4对双胞胎
-
六朝古都南京安葬了多少君王?
-
王阳明是哪个朝代的人有什么作为
-
三百隐秘“智士”一部壮阔“两弹一星”发展史
-
他负伤输错血被误判死亡,躺进棺材奇迹生还,晚年当许世友的副手
-
古代玩具缅铃怎么用?是特殊玩具(在房事中使用)
-
山海经:古代诡异文献,九首人面,饕鬄,应龙,穷奇到底是什么?
-
中国古代四位鬼才:诸葛亮也要甘拜下风,第四位据说还活着
-
李白大半生都在游山玩水,他有不工作,那他靠什么维持生计呢?
-
此人是蒙古帝国的宗王之长,一手掀翻了窝阔台家族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