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军衔,毛泽东对此人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原标题:评军衔,毛泽东对此人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1955年,无论从“学苏联”、军队建设正规化,还是对开国将领的“论功行赏”,都需要实行军衔制。但从最初的红军到后来的八路军、解放军,我军一直强调“官兵平等”,这回帅、将、校、尉一级级评起来,不仅在服装上直接显示衔级,和工资收入挂钩,更关系到“对革命的贡献”等要紧软件。这件事实在很棘手,既要实行军衔制,又要平稳推进,很考验中央的领导水平。
元帅乃最高级别,全党全军公认,牵涉人数不多,争议不大。麻烦的是大将以下,谁上谁下,人数多,牵涉面大。因此,中央军委规定较细,防患未然。具体杠杠如下:大将必须红军时期担任军级以上职务、上将必须红军时期担任师级以上职务、中将必须红军时期担任团级以上职务、少将必须红军时期担任营级以上职务。
评定军衔时,皮定均按条件、资历,原定为少将军衔,毛泽东得知后,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那么,毛泽东眼中的“皮有功”,到底是什么功劳呢?
1946年6月初,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军约30万人将中原军区6万余部队围困在以湖北大悟县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100公里、人口仅40多万的狭长地带内。计划7月1日发起总攻,48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
中原军区得知情报后,决定从西面突围,由皮定均任旅长的第1旅担任掩护任务,可该部7000多人,要拖住近30万的敌人,困难可想而知。皮定均临危受命,表示就是自己和全旅同志都牺牲了,也要拖住敌人,保护主力突围。为了迷惑敌人,皮定均采用疑兵之计,派大量部队夜里向西、白天向东来回转,造成我军大部队向东集结突围的假象,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向东面开炮。这一招果然奏效,敌人调集兵力,拼命向东进攻,而西面的防御一下就松懈了,为主力突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经过连续三天的阵地战,当敌人发觉上当转而向西追击时,却被第1旅死死拖住,甩不開,走不脱。敌人眼看追剿我军主力无望,又准备“围剿”第1旅。为了减轻主力的压力,此时的皮定均在原定的三条突围路线中,选择了一条难度最大的突围方向——向东到苏皖解放区,这样就能与主力完全背道而驰,可以减轻西进主力的压力。为了麻痹敌人,皮定均又用了一个疑兵之计,先向西虚晃一枪,造成向西追赶主力的假象,然后隐蔽起来,等敌人向西找不到第1旅的去向而相互埋怨时,皮定均的部队已向东走了好几百里。最终第1旅历时24天,横跨鄂豫皖三省,行程750余公里,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以三个团5000人的完整建制到达解放区,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的成功战例。自此,皮定均以敢打恶仗、硬仗而威名远扬。
正是中原突围这一仗,皮定均在毛泽东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就为太行山根据地立过功劳。1939年7月,面对日军“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蓄意破坏,太行山根据地面临空前严重的形势。此时,师长刘伯承找到任特务团团长的皮定均,要求他确保交通枢纽(邯郸—长治大道)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皮定均迎难而上,采用多种战术,如针对日军行动相对集中、距离较远的特点,采用“破击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和通讯联络,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经常有成百辆汽车瘫在公路上不能行动,遭我军民袭击。针对日伪在沿途设立据点,皮定均采用“夜袭战”,组成三五人一组的夜袭队,利用熟悉有利的地形逐一进行爆破,人们几乎每晚都能听到敌人碉堡的爆炸声。针对日军的夜间巡逻队,皮定均采用“麻雀战”,让战士们隐藏在山头或青纱帐里,瞄准时机,猛打一气,打完就跑,经常使敌人死伤无数而找不到攻击目标。针对日军的“三光”政策,他又采用地雷战,炸得敌人心惊肉跳,寸步难行。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皮定均特务团与一一九师兄弟部队一起,充分发挥毛泽东倡导的游击战的强大威力,歼灭敌人2000多人,迫使日军不得不逃出邯长大道,确保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安全。
相关文章
-
古代皇帝请客趣闻:西汉大臣要跪趴在地上吃
-
最后的汉人封建政权,1662-1683年的明郑政权是什么样?
-
山东村民意外挖到长7.5米,1540公斤巨剑,专家:堪称天下第一剑
-
三下五除二
-
鲧禹父子治水之谜 关于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
-
巨型蜥脚类:黄河巨龙 光是指甲就长22厘米(体长20米)
-
瑞拖斯龙:澳大利亚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1.68亿年前)
-
今日立春,古人有许多迎春习俗,其中一项与牛有关,延续至今
-
敌人重兵压境 陈毅给出了上中下三策 他考虑再三后说:我选下策
-
风神龙:阿根廷食草恐龙(长15米/距今8300万年前)
-
【天天学党史164】周恩来为何要把这一图案放进国徽?
-
南越王赵佗上汉文帝书讲什么 主要证明什么道理
-
周恩来指导外事翻译工作
-
的卢马的主人是谁:曾是曹操(后被曹操送给了刘备)
-
虞姬墓在哪 虞姬墓的由来历史真实故事
-
熊兆仁同志逝世
-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中国这个词是从哪来的?
-
鸟面龙:蒙古小型恐龙(最小仅60厘米/第4种有羽恐龙)
-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 王羲之,从小在木板练字字迹深刻
-
陆姓起名: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
-
一万年前是什么朝代?
-
解放大西南之前,毛主席问贺龙带哪支部队入川,他的回答出乎意料
-
阎锡山一生争议不断,但在山西实行的一项政策,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
鉴宝最贵的藏品10亿 价值十亿的藏品为什么会流落民间
-
才女为刁难和尚出一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的下联让她脸红
-
西风龙:美国小型二足食草恐龙(长1.8米/1.13亿年前)
-
史上最大劫难:1928年石友三火烧少林寺
-
四野打的最惨烈的一战,林彪都急的三天睡不着
-
五代十国后面是什么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