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文物诠释“何以中国”
原标题:国宝文物诠释“何以中国”
来自三星堆遗址的铜神树枝头立鸟、西周时期玲珑精美的何尊、战国时期惟妙惟肖的辟大夫虎符、汉代庄重典雅的长信宫灯……一件件精美而又珍贵的文物,自1月26日开始,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展与游客见面。此次展览,共展出130余件/套珍贵文物,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善本、印章等类别,以此阐发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诠释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
在众多展品中,何尊最吸引观众目光。何尊在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记载。尊上这些写给祖先的文字,更像是写给数千年后14亿多中国人的信,放到今天来读,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认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比拟于河水的源、流、汇,以“源”“流”“汇”三个单元,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引人注意的是,展品中融合西亚造型元素的鲜卑金步摇、吸收粟特锤揲工艺的唐代六曲花口杯、采用中东钴蓝釉料的元代青花瓷等文物,跨越历史时空,见证中华文明广泛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开放胸襟。
中华文明始自涓微,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如满天星斗,又如重瓣花朵;而后逐次凝聚,成涧成溪,沿民族融合、文化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荟萃精华,兼济天下,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何以中国,一件件珍贵文物就是最好的答案。
相关文章
-
他是超和珅的古代第一贪皇帝骂他他杀皇帝抄他家抄出三十亿
-
侏罗纪兽脚斑龙:多里亚猎龙 长达7米(分布于英国南部)
-
白垩纪厚头龙类:汉苏斯龙 长有头盔状顶骨(边缘带尖刺)
-
先后当过三个兵团的司令员,这一年,他一人被授予开国上将
-
现代人眼中的古代神话
-
宁夏固原北周墓出土玻璃碗,专家说:它是来自波斯的“神”货
-
三坟五典为什么失传了 三坟五典这些书籍真的存在吗
-
特暴龙:新疆顶级食肉恐龙(长14米/捕食大型恐龙为食)
-
【党史小课堂】大年初三自命题:革命新路
-
皇帝招才女入宫,才女作词一首,结果一生无宠?原因很简单
-
经学大师郑玄与古籍档案整理
-
周恩来提议刘伯承为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
东林党人分权运动与明朝灭亡 “明亡于党争”之再审视
-
忠臣不事二主,魏征多次改换门庭为何被后世铭记?
-
以唐玄宗消费观转变入手,浅析唐代是如何由盛转衰?
-
现代的刀剑拿到古代是个什么水平?
-
据点久攻不下,班长献计伪军束手就擒,班长后成大军区司令
-
【周末读史】延安时期的纪律: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
-
【党史上的今天】10月25日
-
为何项羽被称为千古无二?看他创造的三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
古代通缉令真能抓到人吗,想跑比登天还难
-
“金印紫绶”才是它,这道消失的城门为何成为权利的代名词?
-
此人是蒙古帝国的宗王之长,一手掀翻了窝阔台家族的统治
-
古代想当官很容易,只有你手里有一样物品,直接一路青云直上
-
大型植食恐龙:埃德蒙顿甲龙 全身布满骨质刺(防御超强)
-
《柔福帝姬》txt、pdf、mobi、epub下载
-
幽云十六州对北宋有多重要?它的冲击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
-
他是我国海军第一任司令员,后代3将军2副主席,儿媳是著名歌唱家
-
他本是大军区级别,1955年带头降衔,从开国中将变为开国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