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王笛:长江上游的“双城记”
原标题:访谈︱王笛:长江上游的“双城记”
长江上游是中国地理上的封闭地带,亦是中国经济和文化上的独特区域。在这片土地上,清代中叶以来就聚集着约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长江上游的城市,大体可分为由地方行政管理形成的和经济活动形成的两种类型。重庆在明清以前主要是一个城区性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明清以后由于成为长途贩运的起落点繁荣起来,到清代中晚期已经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商业和货物集散中心。而成都与重庆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是长江上游的政治中心,也是川西平原的商业贸易枢纽。
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笛的著作《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是第一部系统研究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的中文专著,该书通过研究区域社会演化,探索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化的漫长历程,考察其中的曲折与困难。《跨出封闭的世界》首次出版于1993年,是一部较为宏观的著作,为作者后来出版的几部微观史名著《茶馆》《袍哥》奠定了基础。在“澎湃新闻·长江文明”专题中,我们就长江上游的城市与区域社会对王笛教授进行了专访。
王笛教授
澎湃新闻:您的研究把整个长江上游视作一个独立的区域来考察。从地理特征上看,长江上游区域分为东部四川盆地和西部青藏高原,差异不可谓不大,将二者放在同一个区域的原因有哪些?
王笛:我在1980年代做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时,受施坚雅的“巨区理论”影响比较深。施坚雅把中国划分为九个大区,是一种宏观的区域理论。过去我们中国的历史研究几乎都按行政来划分区域,但施坚雅是按照交通和经济来划分的。我当时研究社会史,比较赞同这种划分方法,认为行政实际上只对政治统治比较重要,而从经济、贸易这些角度来看,以交通为主要划分依据比较科学。长江上游是施坚雅划分的“巨区”之一。
内部的地理环境确实有很大差异,川西再往西就是青藏高原,民国时期一度设立了西康省,管辖范围包括如今的四川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昌都市、林芝市。但如果从贸易的视角来看,西康(包括打箭炉,今天的康定)都属于以成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这些地方的贸易体量小,相当程度上需要依靠中心城市,从西康、青藏高原过来的物产,大部分都要在重庆、成都进行中转。在近代成都的茶馆里,有些茶馆专门做川康地区的贸易,譬如皮毛、中药、鸦片等商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划分的依据是贸易结构,虽然地理环境差距大,但是他们属于同一个经济贸易区。当然可以再细分,我在《跨出封闭的世界》一书里就将长江上游又划分出了八个区域。
相关文章
-
她是希特勒的御用“试毒女郎”,十几个姑娘仅存她一人,最怕吃饭
-
被掩盖的越战秘闻:为什么越南宁愿输,也不愿用空军攻击中国?
-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时,世界其他国家在干嘛?韩国确定不是在搞笑?
-
英国为何能容忍葡萄牙在英属印度保留多块殖民地
-
华版出书|《香山闲话》陆沩:复盘明季历史,品味企业兴衰
-
泉耕:英国早期金属章(上)
-
1865年天子脚下小老百姓的生活,一老一少在对弈,八抬大轿在等谁
-
新四军刚到茅山,兵少枪少无人支持,3场胜仗后轻松召唤17万人
-
二战时期,美军中流传着一个口号:打进东京,活捉女神
-
辽国太后墓被洗劫一空,价值34亿的“短袖上衣”为何无人拿走?
-
“三八线”是怎样产生的?
-
他拯救了1.2万犹太人,却是人民心中的敌人,可谁知他的身不由己
-
20万外国人到中国避难,如今不但不想回国,为何还想赖着不走?
-
西进运动:一部对抗与融合交织的活剧(三)
-
从素质低下、将领矛盾等五个方面分析二战时意大利军队的败因
-
丰田战争:黑蜀黍用皮卡打败利比亚精锐装甲部队
-
【广西故事】苏东坡吃过的饼,在这个地方也可以品尝
-
没有持续的深挖,很难享受到时间的复利
-
原著《与君初相识》大国师和顺德都是师徒恋,为什么以悲剧收场?
-
盟国当年计划瓜分日本势力分布图
-
二战期间,德国用此招对付英国,杀伤力连大炮、坦克都比不过
-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嫡传后裔,又有统一的雄心,为何败亡于后金
-
日本第一位被刺杀的首相,说“瓜分中国,实乃荒谬至极”
-
美国为了将本拉登抓获,曾付出多大代价?花费了多少金钱?
-
对越反击战期间,苏联在北方边境屯兵百万,为何一直不敢动手?
-
一战功成万骨枯,对越自卫反击战伤亡档案,中越双方损失3:1
-
东非小岛国塞舌尔,如何从法国殖民地变英国殖民地的?
-
731并非日军侵华唯一的细菌部队 长春存其他遗址
-
揭秘:三国时期的各大阵法 阵法是否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