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翌凤:爱读奇书手自抄
原标题:吴翌凤:爱读奇书手自抄
《兰亭序考》一卷,吴翌凤家抄本
中国历史上的藏书家,或高官名宦,或书香世家,或富商巨贾。但亦不乏家贫而嗜书,清乾嘉年间的吴翌凤就是这样一位闻名于书林的寒士藏书家。吴翌凤(1742—1819),字伊仲,号枚庵,祖籍安徽休宁,侨居吴郡槐树街,藏书家吴铨后裔。槐树街位于苏州市古城区,吴翌凤在《东斋记》中说:“楼上下有书七椟,为卷者万二千,日寝馈其中。所往来皆当世知名士,四方骚雅,过从日多,俗客不敢闯其席,则余亦不负此斋矣。”来往无白丁,但家里却穷得无隔夜粮的窘境。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引戴延年《秋灯丛话》所咏吴翌凤的两句诗说:“儿童报道晨烟断,余事青山换米来。”短短两句,安贫而沉静的寒士精神跃然纸上。石韫玉在《吴枚庵先生墓志铭并序》里说,吴翌凤“性乐闲静,外通内合,家无担石储,而口不言贫”。作为一介书生,未做过官,也没什么田产,但他从不为衣食心忧发愁,只凭个人嗜好抄书不绝。其在《古欢堂经籍略·序》中说:“迩年来传抄颇广。于吴则青芝堂张氏,滋兰堂朱氏,抱蜀轩王氏,甫里严氏;于浙则抱经堂卢氏,知不足斋鲍氏,拜经楼吴氏,俱不吝以善本相饷。”文中所列均为江浙地区藏书大家。
吴翌凤以抄书勤而校书精著称,所抄之书当时即为文人学者所争相购藏。鲍廷博曰:“枚庵书法秀逸,手书秘册几及千卷,今之钱罄室也。”“钱罄室”是明代苏州藏书家钱谷的藏书楼,当时钱谷也是无力购致则手自抄写,几于充栋,至老不衰,书林称奇。吴翌凤还抄录和补全了许多“异书”,都是其他藏书家没有见到过的。吴骞每次到苏州,定去拜访吴翌凤,“留连日夕,得佳本辄互相传录”。黄丕烈和吴翌凤是同郡好友,经常相互借抄,黄丕烈向吴氏借校《芦浦笔记》、《文房四谱》、《耆旧续闻》、《近事会元》等,这些事在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中有记载:“客岁。吴枚庵先生自楚,行箧中留得古籍数十种,余次第借校,获益甚多。中有未蓄者,拟录其副,《近事会元》其一种也。” 张金吾、石韫玉、戴延年、余萧客、谭献等人对其藏书均有记载和诗词酬唱之句。
吴翌凤卒后,其子谨守藏书。黄丕烈在《沈下贤文集跋》中云:“吴丈枚庵曾有是书,惜枚庵云逝,请假为难。幸其子晋斋允余请,仍启箧出示,俾得对勘一过。”后其书终散出,散落于各藏书家,近代公私各家书目无不著录有他的藏书,尤其是他亲手抄校之书,争而购藏之。吴氏抄校之书在当时数量达数千卷,但存留至今的为数甚少,弥足珍贵。上海图书馆所藏吴氏之抄本较多,其中有《历代帝王统系考》、《乌台诗案》、《经史秘汇六种》等。(孙迎庆)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相关文章
-
【红色故事】谁是毛泽东的救命恩人24年后国庆又为何拒绝赴京?
-
解放军名将如云,谁能排第一?唯有彭大将军
-
追忆英雄:祈愿长眠异国他乡的冰雕烈士魂归祖国
-
古代驾车撞死人怎么办?最严重的就是杀人偿命,还有流放、充军
-
古代“四大丑女”排名第一的是谁?黄帝为什么要娶她为妻?
-
党史学习教育丨传承百年红色家风《我的革命家庭》正式出版
-
《觉醒年代》观后感
-
唐朝的诗人为何都是武林高手?
-
庄重:淮海战役日记摘抄
-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其真相让人震惊
-
此人前半生被人当做傻子,后半生被人扶持称帝,竟摇身一变成明君
-
钉背龙:欧洲中型恐龙(长4-5米/臀部长有完整骨甲)
-
这位低调的唐代楷书高手,被米芾狂点赞!
-
盛世大唐崛起前危机渭水之盟
-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从南蛮之地到人文昌盛,湖南人凭什么逆袭?
-
中国海盗“祖师爷”,改变中国中古时代的政治格局,却鲜为人知
-
世界最卓越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思想领导者)
-
茂德帝姬怎么死的:惨遭金人凌辱而死(宋徽宗爱女)
-
这位独臂将军虽个子不高,但十分的勇猛,士兵和他摔跤都不是对手
-
齐桓公的大军竟被几匹马所救 老马识途的故事
-
慈禧在弥留之际留下的3道遗诏,最后一条亡国,前两条就是打脸
-
施奇:坚贞、圣洁而崇高的“丹娘”
-
山海经10大最强神兽排行榜:第二饕鬄最贪吃,毕方仅第十
-
皮萨诺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1米/距今2.2亿年前)
-
红军长征时候八万六千人,为何会师时仅剩六千,人都去哪了
-
百年党史天天学|1月24日
-
传奇悍匪黑喇嘛:让中俄蒙都忌惮的人,S后头颅被永久保留示众
-
梁思成也看不懂的古建“天书”,究竟有啥了不起?
-
史上三大最会作秀帝王 谁才是感动千古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