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称未来战争的主角是昆虫型机器人 有望成为战场上的主角
日前,美军的蜂鸣机器人(Mini-Drohne)在巴基斯坦击毙了一名恐怖分子嫌疑人。在未来,这种昆虫型机器人有望成为战场上的主角。
在美国,军事科技研究一般拥有数亿美元的巨资作为后盾。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经常为各个大学和自由经济体的科研项目慷慨解囊。军方本身亦拥有独立的大型研究实验室,然而其大部分研究成果从未公之于众。尽管如此,目前披露的成果也足以令人惊叹不已,智能型战斗机器人、自动汽车、植入电脑芯片的动物等等令人联想起扣人心弦的科幻电影-;-;这一切都有可能在未来的高科技战场上大显身手。
日前,美联社就科学与科幻之间的界限问题展开了一项研究,并由此得到了与美国空军科研计划"亲密接触"的机会。据报道,该项研究的重心即是所谓的微型飞行器(Micro Aerial Vehicle),实验的主持者之一是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Wright-Patterson Airbase)的研究实验室成员格雷克•帕克(Greg Parker)。根据他的设想,美国空军在未来能够出动一个微型飞行器的集群(Schwarm)。
无人飞行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其大小类似于普通飞机,功能相当于可遥控的战斗机,它们已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为美军立下汗马功劳。最近,借助于一架飞行器,美军成功击毙了一名英国恐怖分子嫌疑人拉希德•拉乌夫(Rashid Rauf)。在打击犯罪等方面,足球大小的蜂鸣飞行器也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然而,美军雄心勃勃的研发计划却令这些飞行器都显得相形见绌-;-;在未来,它们的体积将进一步缩小,直至人们难以辨认出这种高科技武器。根据研究者的设想,飞行监察机的集群能够隐匿在远处监视嫌疑人而不被发觉。这种微型飞行器兼具监察和战斗两大功能,大小却不超过一只家蝇。它能够悄然潜入敌人的隐匿处,进行监察乃至展开战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者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计划:外形酷似鸟类的自动飞行器将于2015年问世;2030年,飞行器的体积将不超过一只昆虫。对于后者的隐蔽性和战斗力,帕克充满了信心:为避免引起怀疑,它们会自行振翅,以致目击者将其误认为一只普通的飞虫。
迄今为止,军方仍未透露这些人工昆虫的持续作业时间。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在实际行动中这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荷兰代尔夫特大学(Delft)的研究者目前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名为"DelFly"的人工蜻蜓。其振翅速度可达每秒14次,装备包括一只相机和一个重量仅为1.6克的电池驱动器。然而,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仅能支持它持续飞行15分钟。
目前,瑞士洛桑技术高校的智能系统实验室同样致力于昆虫型飞行器的开发。如今,研究者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使微型飞行器越过障碍。根据计划,借助于新型传感器和精密的控制系统,即使在极为复杂的环境中,计算机化的飞行器也能运行自如。在理想的情况下,即使发生碰撞,飞行器也不会被损坏。据帕克介绍,一旦被对方发现,昆虫飞行器便会立刻攀附在墙壁上,伺机再度飞行。对于大型喷气飞机来说,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日前,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俞妙(Miao Yu)接受了军方的委托,为昆虫型飞行器开发相应的微型传感器。显然,飞行器的翅膀越轻,其作业也越灵活越持久。为此,俞妙专门对家蝇的耳朵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自然生物来改造飞行器的结构。她的同事,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理查德•詹姆斯(Richard James)则致力于研制新型天线,从而使飞行器"如虎添翼"。目前,他已利用纳米材料生产出了精细的管道。
詹姆斯同样接受了军方的资助,其工作隶属于一个名为"大转折"(Game Changer)的项目。然而,在昆虫型飞行器真正为美军带来大转折之前,詹姆斯们仍是任重而道远。届时,也许这些造价不菲的飞行器还将面临"昆虫拍"的新威胁。
相关文章
-
一战中,法军为何消耗大量兵力拼死守卫凡尔登,原因让人感动
-
海西州消防救援支队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暨党史教育之“品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第二十四期)
-
远东失地还能不能要回来了?俄罗斯是怎么看待这段旧账的
-
特殊的家庭,铸就唯一的尼采
-
[图文]中国空军上尉徐焕升驾机远征成轰炸日本本土第一人
-
历史上的今天——1890年10月14日,美国晋升最快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
-
非洲唯一社会主义大国,现在发展成为非洲最发达国家
-
此墓是“中国第一凶墓”,墓中已有80名盗墓贼惨死,惨状令人难忘
-
纳粹女魔头专挑漂亮女囚下手!死前对法官说:我愿意当你的女仆
-
居里夫人一生献给放射性研究最后却被她发现的化学物质夺去生命
-
被苏联波波沙打魔怔了吧?二战德军的双弹匣MP40是怎么回事儿?
-
太平洋战争的最高指挥官,在前线肃清残余时,日军的炮弹落他面前
-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遗书上的一句话,让无数黑人流泪致谢
-
他娶日本女战俘为妻,35年后回日本探亲,才发现妻子身份不简单
-
朝鲜战争2万多志愿军被俘,为何只有6千回来,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
日本飞机“上海号”神秘失踪差点改变历史
-
1990年,外蒙发现大量汉字,翻译后大惊:汉朝军队在此地血战大胜
-
慕容复文武双全,只是不懂这个道理,否则不会是疯癫的结局
-
[图文]二战时期日军安全套曝光 慰安妇怀孕不在少数
-
抗战时期死亡率那么高 一名新生儿多个“奶爸”照料才能活命
-
印尼发现4.4万年前壁画 或为最古老叙事性壁画
-
二战时,这位日军中将攻占过美国本土,美国人不允许宣传
-
姜鸣:大谷正揭开的甲午战争的新视野
-
她是硬汉总统的夫人,被世人誉为贤妻良母典范,最终却与丈夫离婚
-
这个人高居日军元帅,却糊里糊涂,还有个非常难听的绰号
-
烟波浩渺中的黄龙嘴——宣城南漪湖水乡渔村百年史记(下)
-
中国将成为怎样的全球性大国?
-
西班牙在非洲有哪两座城市?
-
俄罗斯最鸡肋的领土,最后一位岛民被北极熊咬死,美强烈要求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