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苏联波波沙打魔怔了吧?二战德军的双弹匣MP40是怎么回事儿?
原标题:被苏联波波沙打魔怔了吧?二战德军的双弹匣MP40是怎么回事儿?
1942年下半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在进行时。当时德军和苏军正在城市的断垣残壁中一个街道一个楼房的血拼。前线的战斗报告也如雪片一样的飞回国内,其中当然有对敌我轻武器的评估。
德军普遍表示:诶唷PPSH41太逆天了,71发弹鼓泼水太imba了,将近1000发的射速这谁遭得住啊?
苏军普遍表示:诶唷MP40太香了,短小轻便易操作,清楼扫巷比PPSH这憨憨好用多了,这谁遭得住啊?
然后...苏联出品了轻便又能折叠枪托的PPS43,那德军呢?当然也得有动作啊,只是解决的方法很耿直...
1942年末,ERMA兵工厂接到了OKW(统帅部)的单子,表示前线的吃瓜步兵嫌MP40的弹容量太小,只有32发。在面对毛熊PPSH41的时候总是被吊打,所以赶紧想想办法。
ERMA的工程师寻思,时间那么紧迫,重新设计枪是不可能的。加弹鼓是个办法,但PPsh41那种破弹鼓可靠性也不咋地啊~ 而且用弹鼓之后握持手感很糟,这怎么体现我们大德意志的人机功效?
当然是再插一个弹匣啊!
1943年6月,还只有个设备编号的Gerätnummer3004原型问世...
然后问题来了,虽然它有两个弹匣。但弹膛和枪机就只有一个啊。它肯定不能做到同时供弹,所以得设计一个切换弹匣的方式。
因此,德国人对MP40的供弹口下手了
看上图,整个供弹口被括的有三指,我的意思是三个弹匣那么粗。而两个弹匣井则是设计成了“日”字形,问题来了?为啥德国在三个弹匣宽的供弹口只设计了两个弹匣井?
因为这个日字弹匣井是需要滑动来切换弹匣的...
如上图,按下锁定档杆,弹匣井来回移动。当1号弹匣打完了就切2号弹匣,每个弹匣井后方都有个独立的弹匣释放杆,可以自个看情况换掉打空的1号弹匣,然后再切回来。
吃瓜德军:就这破设计?那我打空了32发子弹之后,不是还得做个切换弹匣的操作?
ERMA: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是不是比以前快很多
吃瓜德军:@#%¥……¥
很明显,这个设计是失败的。双弹匣切换操作并不便利,而且日字弹匣井在恶劣环境下并不容易在导轨上滑动(卡灰尘或者泥巴),这还不是关键。
本身MP40就是一款冲压机匣的冲锋枪,而要安装这个巨大的供弹口就得切掉整大半个机匣下部,这导致仅存的弹匣上部刚性不足。所以ERMA又得用双倍厚度的机匣和供弹口去弥补刚性,再加上两个弹匣的重量,导致这货重量超过5.8公斤,比汤姆逊还沉,而且重心还靠前,人机功效=渣。
整个供弹结构也显得更加复杂,制造成本也相应提升。反观苏联那边的PPS43和美国的M3黄油枪,取消了木结构,取消了弹鼓,用上了折叠托,统统冲压件,其目的就是轻量化、紧凑化、简单化,这才是二战冲锋枪应该有的样子。
所以,这款破枪虽然有个正式名称叫做Mp40/I,但德军并没有正式装备。
通过这款枪,我发现德军的一个特点,他们很擅长将原本好好的东西改成非常昂贵且不适合战时大规模生产的玩意...
相关文章
-
伊朗与以色列不是邻国,为何也互相敌对?
-
独挑大梁:二战前期的皇家海军管鼻燕战斗机传奇
-
我国面积最大的地方,低调上千年,个个都是富翁
-
普通车2462人抢一个指标创历史新高
-
农民发现一座机关墓,打开墓时,发现里面有一对夫妻在睡觉
-
AG600大型两栖飞机成功水上首飞:我们在西太平洋有了大长腿
-
湖北找到西汉古墓,考古队赶到却吓一大跳,墓中竟出土了活乌龟?
-
日本人为何最喜欢蒙古?除了认为成吉思汗是日本人,还有这个横纲
-
朗杰瓦拉之战:印度陆军的温泉关史诗
-
红楼梦:宝玉替袭人解扣子的动作,意外暴露出他与袭人的感情状态
-
【合力攻坚,同心筑梦】国家开发银行用心用情用力定点帮扶四川古蔺纪实
-
1984年,“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为什么倒在贴身警卫的枪口下?
-
东非小岛国塞舌尔,如何从法国殖民地变英国殖民地的?
-
我国史上四大未解之谜,每一个都充满着神奇,真相究竟是什么?
-
同学给他起外号,父亲听见后直接改成大名,若干年后竟家喻户晓
-
对文物的“破坏性保护”,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
-
希特勒的两样发明, 一样让女人更美, 另一样征服了男人的心!
-
300多名红军战士一夜之间离奇死亡,时隔54年,专家道出背后真相
-
福建省林业系统“劳模风采”|张金文
-
一场只打了38分钟的战争和其实遭受了三次核打击的日本
-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仪仗兵
-
二战德国外长谋划亲自刺杀斯大林为什么没有成功
-
日军炮兵大尉张寿芝坚定效忠清廷遭本国间谍暗杀
-
古代人们喝酒为什么先要烫一烫,里面到底有什么学问
-
二战时,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女兵,为何听见吃烧烤就吓得跪地求饶?
-
古代皇帝用活人殉葬,活人在墓中能活多久?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大秦帝国之天下》开放探班张鲁一段奕宏邂逅历史传奇
-
德国最强战舰“俾斯麦”沉没记
-
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这里告诉你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