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故事】(八十五)三千孤儿入内蒙
原标题:【统战故事】(八十五)三千孤儿入内蒙
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负责同志与农牧民座谈。
1959年末,新中国面临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全国粮食供应严重缺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孤儿因为粮食不足,面临营养不良的威胁。
这些幼小的孩子该怎么办?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非常着急,专门请示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想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民委主任的乌兰夫,希望乌兰夫从内蒙古自治区调一些奶粉。
当时,乌兰夫还兼任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负责人。虽然内蒙古牧业遭受了特大灾害,农牧民生活也比较困难,但考虑到全局工作和民族团结,乌兰夫当即表态说:“总理,这些问题能够解决,但是解决完了,孩子们还不是依然没有吃的、没有家?况且现在孤儿院、保育院已经负担很重了, 我必须给孩子们找个家,让牧民们抚养孩子,只要有草原,就有他们的吃的,就有他们的家。”
周恩来总理知道后高兴地说:“这很好嘛!内蒙古地广人稀,牧民又很喜欢小孩,多收养些南方孤儿,帮助解决了南方的燃眉之急,并且对发展牧区人口和以后建设还有好处。注意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们安排好。”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乌兰夫主持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各盟市、各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衣、食、住以及医疗保育人员等。
1960年5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对内蒙古卫生厅党组《关于1960年收容并入儿童工作的具体计划》作出批复并强调: “希望你们迅速具体把这一工作抓起来,一定要做到收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自1960到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了约3000来自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孤儿。这些孤儿小的只有几个月,大的也只有7岁,大多数面黄肌瘦,有些还在患病。党组织安排工作人员把年龄大一点、身体好一些的孤儿直接送到牧区去,年幼患病的孤儿则在呼和浩特、集宁、锡林浩特和包头等地设立了育婴院,对他们进行治疗,待这些病儿恢复健康以后再送到牧区。
当时的内蒙古,虽然也经受着困难时期的严峻考验,但内蒙古各族群众主动担起这份国家责任。年迈的老母亲、中年妇女、新婚夫妇,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长途跋涉,争先恐后前来收养这些孤儿。牧民们非常喜欢这些孩子,把孤儿接回自家的蒙古包,给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国秀梅、党育宝、格日勒、娜仁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照料,用最好的牛奶或羊奶喂养他们,教他们唱歌、跳舞、骑马、打猎,供他们上学读书。这些孤儿在内蒙古各族群众的哺育下,一个个健康地成长。
相关文章
-
党史上的第一份入党誓词从何而来?
-
古代的“细腰”美男,会读书更会做官,历仕宋、齐、梁三朝不倒
-
努尔哈赤是哪里人现在叫什么地方
-
达川区铸魂工程培训班学员:弘扬红军精神增强党性修养
-
山东村民意外挖到长7.5米,1540公斤巨剑,专家:堪称天下第一剑
-
这位元帅一生保持艰苦朴素作风,人称布衣元帅,还连创十个第一
-
贾珠死后,果真是王熙凤抢了李纨的工作吗?其实是贾府规矩大
-
这些老外为了到中国当官 不惜背叛自己的国家 感叹中国古代强大
-
农村大妈用宋朝棺材腌制酸菜,专家鉴定后:建议上交国家
-
清明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清新明朗气候暖和(每年4月5号前后)
-
据说这4人死后成为阎王,1人是包拯,另1人百姓提起就恐惧!
-
诸葛亮“空城计”妇孺皆知,保卫黄洋界的“空山计”更加真实精彩
-
唐代“恶钱”:政府部分认可的假币,为什么又要严厉打击?
-
谢辰生:祖国文物守护人
-
解放军百万大军准备渡江南征,要对60万国军形成大包围
-
历史上的吕布武力如何 吕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内德科尔伯特龙:北美小型恐龙(以6岁小男孩名字命名)
-
制衡有术|追求权欲,太监中战斗机,宦官擅权皇帝为何无法制止
-
古代历史上,为何中原王朝嫁公主,却不娶别家公主?
-
揭秘:老子的乳名之说 ‘老子’真的是乳名?
-
周恩来开辟海上通道保持解放区与香港的联系
-
都说天机不可泄露,古代曾泄露天机的那3个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
定居中国200年的达曼人,为何直到2003年才拿到中国国籍?
-
周恩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光辉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讲述:晚上去伺候妃子,鞋里最好藏一样东西
-
美图|你有没有把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很长时间?
-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古代银子了?原来它们都去了4个地方
-
贵州陈氏族人迁移祖坟,挖出39件珍贵文物,专家:文物应上交国家
-
长夜古国真的存在吗 长夜古国的位置具体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