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人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
英国人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到底从天朝运走了什么?实在让人气愤
原标题:英国人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到底从天朝运走了什么?实在让人气愤
乾隆时期,欧洲有许多“中国迷”,也就是向往和崇拜中国的人。那时欧洲学者们认为要向中国学习,要与中国接轨。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马戛尔尼、斯当东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
并且,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他们传说:“中国是以孔子的理论来指导的国家,整个国家就和一个大家庭那样亲爱和睦。”“统治者是‘充满了仁慈’的,老百姓则是诚实而礼貌的。”
甚至,连莱布尼茨都说过:“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 …中国(即使)农夫与婢仆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 …”之后,就有了英国使团访华一事。
在即将返程的英国使团中,一位名叫巴罗的使者在回程之前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他们远赴重洋来到中国,在这硕大的京城之中,皇帝的盛情款待,在他们身上花费了51.9万两白银,也就相当于17.3万英镑。如果,把历史上的这些真金白银搬到现在,可以折合人民币大约1亿元。
而这其中,还不包括皇帝赏赐给英国出行使团的礼品。可以说,这些价值连城的礼品,却要比皇帝招待使团的花销不知道多出多少倍。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骑士版马可波罗:出生十字军而又为三大伊斯兰帝国服务
-
他是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德国军官:绞刑时,刽子手故意干了一件事
-
二战后期,为何苏联士兵越打越多,而德国士兵越打越少?
-
太极大师30秒被击倒,中国到底哪种武术最强?日本人:只有这两种
-
俄外长:准备好迎接西方更大规模挑衅,中国是主要伙伴
-
明朝的特种部队 让满人惊惧的关宁铁骑
-
他是川岛芳子的师祖,日本第一个官拜大将的超级特工
-
彩色老照片二战投降后的日本遍地都是废墟
-
为什么文莱从一个大帝国萎缩成为一个袖珍国家?
-
卢奇自导自演,《邓小平小道》票房不俗,还原伟人人生至暗时刻
-
苏军冲锋时高喊的“乌拉”真是“冲啊”?事实上并非如此
-
著名演员游本昌:6岁进寺庙,15岁还俗,52岁成名也不会太晚?
-
希特勒最霸气的5句话,每一句听着很不着调,想想还真有道理!
-
日本历史教科书如何讲述中日近代史的?
-
从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看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
二战伤亡最大的战役,伏尔加格勒保卫战
-
苏联空军获得“保卫上海”奖章
-
祖先留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大印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专家:你也有
-
淞沪会战后上海一片狼藉,鬼子来了
-
阎锡山送给八路军一批废旧炮弹,被八路军改造成了超级武器
-
【今日历史】11月23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开幕!新年去金沙遗址看绝美“巴比伦蓝”
-
古代打仗前排士兵明知道必死,为何还甘愿站在第一排?
-
沙特为何要全面推广汉语?其实从唐朝时期就仰慕中国文化
-
二战时潜艇力量哪一国的最为强大?为什么?
-
朱可夫当军区司令时,上级叫他谈现代战争,他竟找同学“代笔”
-
世界历史有三个人,既是一国的亡国皇帝,又是另一国的开国皇帝
-
“混血”的大英帝国:血统论的背后,移民如何造就日不落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