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奇特的一个字,千年来都是同一个读音,可能你的读法也错了
原标题:我国最奇特的一个字,千年来都是同一个读音,可能你的读法也错了
历史上总是存在各种惊人的巧合,就拿人类交流的语言来说,人类文明已经有了数千年历史,在还未全球化之前,各自文化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然而全世界对于父母亲的发音,基本上都是“papa”和“mama”。中国虽然过去以“父”和“母”来代替,或者是直接称呼作为娘,但是在汉朝末年三国时代,我国最早的百科词典《广雅》就记载:“爸者,父亲之转。”“妈,母也”,说明古人并未普及,但是却已经有了这样的叫法,而到了清末,受到西方的影响,我们也普遍使用“爸爸妈妈”这样听上去更为亲昵的词语起来。
这主要是因为,婴儿开口说话,“ba”和“ma”是他们最容易,往往也是最早说出的词汇,因此广泛用其形容父母了。
而中国也有一个字,堪称是最为奇特的字了,从周朝以来,3000年从来都是一个读音,恐怕你的读法也错了,这是“街”字,2018年曾经有一首说唱歌曲《买条街》火遍全中国,歌手用川渝地区的方言唱这首歌,“只要你乖给你买条街”中街就被读成了“gai”的读音。
毕竟各地方言和普通话都有差别,因此倒也不足为奇,然而这首歌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很多地区方言,包括客家话、湖南的湘语、云贵川西南的官话,竟然都是在用“gai”的读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事实上,从古人的诗词当中,就可以看出,“gai”的读音由来已久,宋代的程珌《戊子正旦贺寿慈宫二首其一》里面写到“曙色浮丹栱,春风暖禁街。 策澜迷秀石,纤草荫新槐。”只有街发“gai”的声音,才能和“槐”押韵,古人写诗,一般讲究平水韵“平声九佳”,按照这种韵律,“街”和“怀”、“斋”、“乖”、“排”等文字都应该发作普通话里面的“ai”韵调,比如南北朝庾信的诗《示封中录诗一》中:“贵馆居金谷。关扃隔藁街。冀君见果顾。郊间光景佳。”“街”就与“佳”押韵。
最早可以追寻到周朝传承下来的八大官话,《吕氏春秋》里面的“公孙枝徙,自敷于街”,这里也是读作“gai”,那么街字是什么时候转变为“jie”的读音的呢?这主要起源于北京话,在十八世纪以前,北京话可是一直念作“giai”,不过随着文化交流,后来收到了晋语的影响,不分尖团变为“jiai”,这样读不太方别,后面直接缩减成为了“jie”。“街”原本是一个团音,在以北方方言为主的普通话里面,有着比较严重的尖团合流现象,这也就导致了“jie”这种不怎么符合语言自身规律的音节出现。
不过随着长时间的交流,相信大家也习惯了“街”的读音,无论是说普通话还是方言,人们两者之间的并没有太多转变的困难。那么观众又是怎么读这个字的呢?
相关文章
-
什么是《唐律疏议》,它为何在我国法律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
关怀人民军队加强国防建设
-
小石潭记的恐怖真相:环境描写恐怖(后人过度解读)
-
俄罗斯历史上能把任何一个党员干部干掉的机关
-
古代女子刑罚骑木马驴 骑木马驴刑罚全过程(令人心悸)
-
为什么处死商鞅?有三点(得罪贵族利益为主)
-
革命后的军队该如何处理?看蔡锷的想法
-
探秘:唐玄宗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养活杨贵妃?
-
朱元璋文字狱腥风血雨 朱元璋推行的文字狱真是不少
-
鹦鹉嘴龙:中国小型恐龙(长2米/嘴巴类似鹦鹉喙)
-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巅峰之作,这个词原本代表具有神通的八类众生
-
四野打的最惨烈的一战,林彪都急的三天睡不着
-
蚩尤的坐骑“食铁兽”到底是啥动物?难怪他最后会输给黄帝和炎帝
-
浙江龙:中国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9300万年前)
-
元帅的权杖
-
里奥哈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1米/2.25亿年前)
-
架机叛变的飞行员,通敌后另娶新欢,抛家弃国遗臭万年
-
明清蒙古历史汉籍中被称为“三娘子”的究竟是何人?
-
狐狸的前尘往事:从图腾到祥瑞,再至妖化后又成了人们的信仰
-
何新:“道德”诂义·再释德
-
毛主席特批的两位开国将军,都立下怎样的战功?竟被破格晋升
-
中国最核心的省份,为什么最失落?
-
古代丈夫死后,为何很多女子选择给丈夫殉情
-
为什么在诊疗中,我绝不采用“中西医结合法”?
-
赵子龙被老婆一针扎死? 三国中各种离奇死法
-
大国工匠与中国历史神话中的那些黑科技
-
谢辰生:祖国文物守护人
-
民间常说“马王爷三只眼”,这个马王爷到底是何方神圣?
-
富察·衮代的宝宫史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