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老照片:100多年前的八达岭长城,年久失修不如今天壮观
原标题:彩色老照片:100多年前的八达岭长城,年久失修不如今天壮观
这一组彩色老照片拍摄于1912年-1913年,记录了八达岭长城的面貌,是法国摄影师帕塞特(Stéphane Passet)的作品。帕塞特在中国拍摄的作品,是法国银行家阿尔伯特·卡恩资助的“地球档案”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对八达岭长城并不陌生,很多网友都去游览、攀登过。从照片中所见,100多年前的八达岭长城残破不堪、年久失修,看上去还不如现在规整、壮观。
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地势险峻,在海拔1000左右的军都山上蜿蜒延伸。它是万里长城的精华,也是明长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现在,这里既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达岭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越过长城往北可达延庆、赤城、蒙古,往西可达张家口、怀来、宣化、大同,往东可达永宁、四海,往南可达昌平、北京等地区,可谓四通八达。这就显出其地理位置和军事意义的重要性。
考古研究表明,八达岭一带早在战国时期就筑有长城,至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1500年前,北魏拓跋氏也曾在此修筑长城。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防范大漠势力南侵,命令在北方筑关制塞。
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八达岭长城形成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宽6.5-7.5米、顶宽4.5-5.8米。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
京剧《三疑计》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八达岭的历史故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东征,过黄河、过山西,兵临雄关八达岭,在此久攻不下止步不前。有当地老者向他献计,他转而奔袭长城,守将唐英中计离关,李自成趁隙破关直入,直逼北京城。
那个年代,对长城既没有维修保护,也没有发展旅游的观念。
从照片来看,长城两边都是荒山,植被较少,不像现在这样被植被覆盖着。
清朝时期,蒙古与满族结盟,实现了大一统,来自北方的威胁解除,那么长城作为军事屏障的功能弱化。康熙帝巡幸塞外时提到:“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也。”可见,清廷是借助蒙古来守卫北部边疆的。
相关文章
-
您一哭,我们的心也跟着落泪了
-
岳飞墓前的四个铁人是谁?他们为何在岳飞墓前忏悔
-
六朝古都南京安葬了多少君王?
-
中日甲午战争是哪一年?光绪20年(1894年7月25日爆发)
-
国共领袖指挥水平差多少?读一读淮海战役的电报
-
中国神仙体系最完整的文图,你不知道的这里都有
-
大尾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2米/生于1.3亿年前)
-
中国鸟脚龙:长1.1米/最小的肉食性恐龙(距今1亿年前)
-
五帝之一的帝喾
-
解密古代暴君 煮了人分肉吃的兽性君王
-
明朝的贡品、康熙钦点的沁州黄!
-
猪年大吉|中国古代猪猪的驯化与饲养
-
敦煌壁画“小寒论棋”解读古人生活意趣
-
“巾箱”之本 意味长
-
【党史学习教育】百个瞬间说百年:1969,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
【荐读】周恩来:严守机密的光辉典范
-
程万军:建文帝手下的才子们如何变节投朱棣
-
为什么古代皇帝很难活过40岁?4个致命原因,最后一个与后宫有关
-
中国当国防部副部长最久的大将是谁?他还一个记录,全球第一!
-
为何“统一天下”的是始皇帝,而非西周甚至夏朝?
-
【上蔡文化名人】一代宗师谢良佐
-
历史档案解密最令人动容的十大悲壮瞬间!
-
忽必烈是谁的儿子 忽必烈的父亲到底是谁
-
新田:把新田党史学习当大事
-
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为何可以在劣势当中获胜
-
烈士纪念日
-
早年青岛的“四大名医”
-
中国历史上数百位宰相在位时间最久的是谁
-
三国时期武艺最高的武将 三国天下第一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