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盲盒”掀起市民寻宝热
原标题:“考古盲盒”掀起市民寻宝热
▲从“考古盲盒”里挖出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的仿制工艺品。 省博物馆供图
“文物”与盲盒相结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近日,江西省博物馆推出考古盲盒,迷你版的“文物”被藏入盲盒中,广大市民拿到盲盒,一边发掘“宝物”,一边了解江西古文物的历史底蕴。
省博物馆上新“国宝”系列“考古盲盒”
在发掘土堆里的文物之前,考古工作者也和盲盒爱好者一样,对隐藏在泥土中的物品充满想象,“永远不知道会开出什么”。而发掘、清洗、整理的过程也如拆盲盒一般,充满好奇。于是,这种巧妙的联系激发了大众对“考古盲盒”的热情。
记者发现,省博物馆推出的这款“考古盲盒”有别于市场上的普通盲盒,在打开即展示的基础上增加“考古发掘”环节,把文物复仿制品用泥土包裹起来装进盒子,玩家要拿出一把迷你“考古铲”铲开土堆,再仔细扫去浮尘,才能一睹盲盒里的“宝物”。
“考古盲盒”复现原汁原味的考古现场
为了模拟真实的考古发掘环境,“考古盲盒”里的土壤采用江西本地原生态土壤。盒内配套的考古铲造型古朴,斑驳的青铜色里透着一股历史的气息。盲盒里有刷子、手套、口罩等工具,复现原汁原味的考古发掘现场。
本次“考古盲盒”内的“宝物”个个来头不小,以表情奇异的小头像为例,这个“宝物”是商代文物等比例缩小版,原型为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头像面容神秘诡异,威严恐慑,半人半神,象征了联通人与神的巫师。
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江西文物
据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考古盲盒”上架后迅速成为热销文创产品,掀起了市民的寻宝热潮,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借此了解了江西的文物。“当传统文化IP被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形式让年轻人有自我表达的情绪出口和精神需求,而这也正是文创IP的内核,从产品层面融合传统文化和时尚潮流,提供新的感官体验,让江西的文物‘火’起来。”该工作人员说。
近些年,考古界越来越重视考古研究与公众的沟通。对此,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表示,“90后”和“00后”逐渐成为文创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并且追求潮流与个性。传统文化和时尚的盲盒文化相互碰撞,可以满足年轻人个性化的自我表达。
编辑:袁云飞
相关文章
-
专家打开千年古墓,在东南角发现一个盗墓贼,网友:旁边有个油灯
-
开封有一座塔,历经37次地震依然完好无损,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
历史上的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这其中有何深意?
-
古墓发现1500年前“电灯”,一直亮着未曾熄灭,专家对此无法解释
-
程万军:一战伤亡很小的日本其战果为何远超中国
-
苏州小学生“掏鸟蛋”,无意间发现千年国宝,专家:至少50亿
-
宋朝正统性竟不如辽!惹得朱元璋弃之不用 奉蒙元为正宗!
-
世界10大军事人才,中国2人入选,第一无人不服
-
世界最长战争: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
抗美援朝特等功臣,曾击落5架敌机,为何从副军长变成扫地大叔?
-
为何老一辈说黄鼠狼不能杀?科学研究表现,原来真的不能杀
-
在成为汤司令之前,他曾交了1亿学费
-
克什米尔是巴基斯坦最后的底线印度口中的和平不过是坐等时机
-
不良人:竟是李元吉头颅所化,李星云大概率要将其摧毁!
-
山东兖州农民挖沙,挖出长7.5米重1.5吨的巨剑,今成国家一级文物
-
上海虹口有哪些犹太老建筑和影视遗迹?这款小程序帮你导览
-
林徽因《梅真与他们》:他勇于追爱,但依然难逃渣男之嫌
-
河南开封1923年,古城墙下的百姓生活
-
[图文]军旅作家解密上甘岭战役:炸碉堡的不是黄继光
-
黑死病是如何肆虐欧洲数百年的?
-
御窑遗址申遗|景德镇御窑遗址:“瓷国皇冠上的明珠”
-
王光美墓,林彪曾下令判处王光美死刑,毛主席亲自批示“刀下留人”
-
下一任日本天皇的年号会是什么呢?
-
美军两架B-52轰炸机在南海执行训练任务?中国外交部回应
-
丰臣秀吉为何不在有生之年将德川家康除掉?
-
正史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开始不被承认,直到这个人做了皇帝
-
19世纪粉丝团暴乱,致使20多人死亡,48人受伤,200多名军警负伤
-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三宝殿”是个什么场所?
-
[图文]瑞典部署世界上第一艘隐形战舰 可以避开雷达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