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军事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原标题:长征,军事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有人问,世界军事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是什么?我思索片刻,告诉他是长征。
八万六千多人,大部分并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一半人赤手空拳,没有武器。大部分高级将领、军团长都不到30岁,军长级平均年龄28岁,许多师长只有20出头。那一年,林彪才28岁,少共国际师师肖华才18岁。那个队伍中大部人,其实还只是些孩子。
他们衣衫褴褛,武器简陋,饥饿疲惫,像一群乞丐,但他们却如浩浩荡荡的铁流一般,横跨半个中国,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过大雪山,走过荒凉的无人区,与数倍于己的各路军阀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穿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每300米,就会牺牲一个战士......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对手,面对海拔4000米的雪山,面对铁索横江的大渡河,面对水草连绵的无人区,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最后。
他们孤立无援,内外断绝,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他们面临的不只是时刻围追堵截的敌军,还有地方的土豪、山寨、土匪武装势力,生存环境极其险恶。
哪怕处境再艰难、再困苦,他们也依然是人民的军队。
蒋介石发给刘湘、潘文华的电文称红军:“……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又到叙永时,捉获团总四人,仅就内中贪污者一人杀毙,余均释放……战电令,爱护民众,勿为匪所利用,为要。-- 蒋中正”
古往今来,所有的军队,都无法进行这样艰苦卓越的长距离行军,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都在流动作战中崩溃,一败涂地。但这群人,他们可以牺牲,可以被挫败,但从来不会被彻底摧毁,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组织有信仰的战士,他们相信这脚下的道路必然会有尽头,他们相信强大的敌人必然会失败,他们相信他们的事业必将完成。
埃德加-斯诺说:过去三个世纪,人类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举国武装大迁徙,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到法国境内,那只是一场混乱的溃败和逃亡。但长征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完成了战略目标,到达了可以生存的目的地,并且保存了核心的力量,战斗力甚至更强。
美国人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
我们一直讲“苦难辉煌”,其实如果没有苦难,就没有真正的辉煌。他们战斗,他们牺牲,不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的苦难,是为了未来,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为了人类大同的梦想。
那还是一支真正男女平等的队伍,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女红军战士。比如红军唯一的女师长张琴秋,曾率领500农妇击溃了川军一个团,在第四方面军西征的途中,她分娩之际还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直至昏厥。
红军不只是战略转移,更是一场有目的的全国武装巡回演讲,他们穿过了14个省,14个省一共有2亿人民,他们每攻占一个县城、一个乡镇,都会召开群众大会,惩治鱼肉乡里的土豪,解放受苦受难的农奴,让那些心向革命的人加入红军。他们传播了自己的理念,让更多人明白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共产主义。在那个炼狱般考验的旅途中,成千上万的人们倒下了,但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人们加入了这道势不可挡的洪流。
这也是一场乐观主义的远征,他们身处绝境,却从不绝望,红军甚至还经常在途中开展运动会,李德胜和李德两个烟枪还到处研究用树叶和枯草卷烟抽,红军还随时开展文化科学教育,一群留洋归来的高材生给他们讲飞机大炮航空母舰。虽然他们一无所有,可是早早就准备做天下的主人了。
就像传说中“上帝的选民”一样,他们在“摩西”的带领下,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神迹,而他们的“摩西”,却总是带着他们唱歌:“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皇帝。”
长征走了一遭,咱们的民族魂就立了起来。
后来朝鲜战场上,秦基伟说:“别看他们(美军)派头不小,可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军人,不信你把麦克阿瑟叫过来,咱们俩同时往地狱里走一遭,我能活着回来,他就未必了。”
相关文章
-
《八佰》:站着死VS躺着活,现实与未来的抉择中,我们何去何从?
-
美国“汤普森号”科考船停靠台湾高雄港 中方回应
-
历史上德国曾经制造出航母,技术从日本引进,可惜最后没派上用场
-
看看二战后法国的实力,才知道为何其能挤进联合国五常
-
解放军同外国的首度交锋,轰击英舰紫石英号
-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启动
-
一块西瓜引发的命案:两人因泼水结缘,偷度良宵,第二天男子惨死
-
90万士兵作殊死一搏,遭苏联军队重兵压制!五天后绝望投降
-
一锄头挖到“世界第九大奇迹”,民工获奖励100元,自豪至今
-
金钏儿死后,王夫人为何还将玉钏儿留在身边?
-
韩国反腐史:一次抓两前总统
-
明成祖生前想出这招绝技灭了北元!拿破仑领悟后,称霸欧洲
-
二战后,日本女人为何会突然害怕美国黑人?原因其实一目了然
-
诗丽吉太后怜惜西拉米,官宣王后无子嗣,苏提达表情孤独瞬间苍老
-
征服疆土最多的三位铁血皇帝,打起仗来毫不手软,有一位是女性
-
[图文]二战期间日本学界曾用“和寇”一词代替“倭寇”
-
数字藏家首发敦煌元宇宙数字藏品上线秒售罄
-
读史琐谈中日冲突 在亲日仇日之间游移
-
只因一项军令,百万大军调转枪口叛变,苏联最后悔的决定
-
最失败的反劫机行动!特种部队连劫机者长相都没搞清,还误杀乘客
-
希特勒上台后到底干了啥,英法为何会害怕
-
《权游》中的劳勃与艾德,演绎了友情的最高境界:为彼此赴汤蹈火
-
世界军服百科:拿破仑时期英国常备重骑兵制服
-
[图文]国军重庆战场主帅宋希濂是怎样被俘虏的
-
悬殊巨大的多首都国家,有三首都却日益没落,此国四首都反倒繁荣
-
“一场伟大的社会和经济实验” ——事与愿违的美国禁酒运动
-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为何特别凶残无人性?冈村宁次告诉你
-
他是苏联最有前途的大将,三次打败曼施坦因,却英年早逝
-
盖棺无定论、改葬惹争议:佛朗哥的政治遗产仍在割裂西班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