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学习做一个睿智的人
原标题: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学习做一个睿智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自古以来,先贤哲人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今人反思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改之。对于今人而言,唯有回首过去, 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01
在《历史的细节:卷四-火药、枪炮与革命》这本书中,通识历史写作者杜君立援引了拿破仑临终前曾说过的一段话:
“我曾经统领百万雄师,现在却空无一人;我曾经横扫三大洲,如今却无立足之地。世间有两种武器:精神和利剑。从长远看,精神必将打败利剑。”
对于很多人而言,一提到法国,首先想到的是法国是浪漫之都,还想到了埃菲尔铁塔。
对于通晓世界史的人们而言,一提到法国,恐怕首先会想到的是拿破仑,他是法国殿堂级别的重要人物。
公元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小岛上,历经波折与沉浮,终于带领着法兰西走上了欧洲乃至世界之巅。
有人曾统计出,拿破仑终其一生,曾经亲自指挥过大约60次战役,他率领百万雄师,攻克一座座城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然而,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常胜将军,著名的滑铁卢战役让拿破仑的神话瞬间戛然而止。
最终的结果是拿破仑遭遇大溃败,还被流放到了位于太平洋的圣赫勒拿岛,一代枭雄就此谢幕。
纵使威猛神奇如拿破仑,哪怕他有再先进的武器,再勇猛的战士,打再多的胜仗,也难逃盛极而衰的历史轮回。
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不过是历史长河当中的一粒微小的泥沙,不过昙花一现。
因此,当我们取得看似骄人的成绩时不要得意忘形,当我们遭遇人生的失败时也不要灰心气馁。
看开了,才能笑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路。
02
“历史是一只沙漏,总是周期性地翻转。”
回顾华夏儿女的璀璨文明史,最令我们国人引以为豪的莫过于古人的四大发明了。
在那样落后匮乏的年代里,我们睿智的祖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勇于开拓进取,刻苦钻研,终于成功发明了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
每一项发明都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对人类的生活和改革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火药的发明,可以说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火药也被应用于抵御外敌的侵入,成为自卫反击的有力武器。
在明朝时期,闻名历史的戚继光便是有效利用火药抗击外敌的著名将领。
戚继光是我国古代明朝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当时我国沿海频频遭受倭寇的侵扰,百姓深受其害。
朝廷派出戚继光,联合俞大猷共同抗击倭寇。戚继光创作性地启用火药制造的鸟铳和火箭,打败倭寇,保卫了百姓的安危。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刀马上行。”这一诗句高度概括了戚继光的戎马生涯。
同时,戚继光麾下的戚家军,更是连续创造了战无不胜的神话,火器的利用更是让戚家军如虎添翼。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想要获得和平和安宁,强大的防御设备必不可少。
“落后就要挨打”,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我们都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国防实力,从而保家卫国。
03
通识历史写作者杜君立所著的《历史的细节》系列丛书,一共包含五卷。从一个个的小细节中,深刻地揭露出大历史范畴。
罗振宇评述道:“小细节,大历史。这部厚重之作视野广阔、立意深远、文笔洗练、见解独到,为我们复原了一个人类语境下的中国和世界。这种基于普世价值的大历史观值得赞赏。”
通过品读这套丛书的《历史的细节:卷四-火药、枪炮与革命》,让我们懂得火药的发明和随之创造出来的一系列火药武器,改变了人类的文明史和发展进程。
从大历史的视野来看,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包括传奇一般存在的历史名人,包括曾经令我们无比自豪的火药发明,他们都有好,也有不足。
其中,拿破仑的骁勇善战,战无不胜的神奇佳话,到后来的黯然落幕,无不让人唏嘘不已。
火器的发明亦然,战争中引用的火器让我们能够抵御外敌,保家卫国,这是文明进步的体现。
当然,火器在战争中的介入,也会导致朝代的更迭与兴衰。
04 写在文末
在《历史的细节:卷四-火药、枪炮与革命》一书中,通识历史写作者杜君立说道:“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最大原因,在于见贤思齐,景行行止。任何进步都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尤其是危险的武器研发,有时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以史为鉴,能够让我们今人更好地继往开来,先人璀璨的智慧和学识,值得我们反复研读。
然而,任何进步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从历史观的视角看待生活当中的每一件事,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
相关文章
-
老照片:二战中对着德军笑的法国女性 战后遭到清算剃光头发游街
-
比利时为何讲荷兰语和法语,没有比利时语?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讲好丝路故事扩大合作共识
-
希特勒为何逼死自己的陆军元帅隆美尔?
-
解放军一个尖刀排猛打猛冲,抢占阵地击溃越军歼敌55人
-
中国史上死人最多的十四次战役:哪场战争最惨烈
-
伊朗为什么不算是阿拉伯国家?
-
揭秘:安南之战 元朝霸主忽必烈三战尽皆失利?
-
揭秘俄国、波兰为二战史大打嘴仗
-
西拉米助力提帮功争夺王储,被王室否定有儿子,苏提达倔强不服输
-
李小龙的日本大徒弟,倾尽一生为他守墓
-
南海争端历史回顾:揭秘各国都要争的原因
-
历史上的沙俄,四次差点灭国!吓死了一位沙皇!
-
淞沪会战后上海一片狼藉,鬼子来了
-
美国近代英雄,导致五十万美国人死亡,今天常惹美国社会动乱
-
被苏联波波沙打魔怔了吧?二战德军的双弹匣MP40是怎么回事儿?
-
南斯拉夫彻底分崩离析,为何乌克兰却能安然无恙?原因值得深思!
-
中国从西方获得一款世界先进的装备,关键时候一次能救18人
-
袭人对林妹妹有多刻薄?不仅背后说她坏话,还曾当面挑拨离间!
-
亚洲最好战国家,史上打过数百仗,每次都打赢,如今周边全是敌人
-
1917年俄国革命
-
金国章院士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
[图文]后张学良如何在张作霖死后拥有自己的团队?
-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合体了?
-
责任大于一切幸福不会推迟
-
宾坦岛之战:马六甲海峡的血与沙
-
二战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为什么放过瑞典?
-
[图文]蒋介石曾扩军“反攻大陆”遭美国阻拦
-
这位德军元帅指挥70万军队战胜560万苏军,战后被西方奉为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