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三星堆有件玉器,名叫双猪立鸟器,可是古蜀国时代的猪并不是这样

原标题:三星堆有件玉器,名叫双猪立鸟器,可是古蜀国时代的猪并不是这样

在三星堆民间文物收藏中,有一件特殊的玉器,它的名字叫“双猪立鸟器”,但考古专家们却认为,它是一件赝品,因为古蜀国时代,猪的形象与文物并不相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三星堆文明是一个神秘的文明,它的出现,令华夏文明不再孤单,更证明了神州土地上曾生存繁衍着许多文明,为华夏大家庭的充分融合作出重要贡献。三星堆文明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湖畔附近,发掘于1929年春天。当时一位名叫燕道诚的农民在疏浚自家水田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玉石坑。发现玉石坑的燕道诚,并没有及时向考古部门进行汇报,而是与儿子在半夜偷偷潜回,将坑内所有玉器都打包带走。

1929年时,民国正处于军阀混战,动荡不已的阶段,因此对于文物的保护也十分宽松,并没有人对此进行约束,由此也造成了燕道诚肆意贩卖古董的结局。燕道诚对玉器的破坏与贩卖,致使不少文物流入民间,对文物界及历史研究界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三星堆文物的流散,也让民间收藏家们有了底气,不少人都称自己家中收藏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但经过专家们的专业鉴定发现,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赝品。

在三星堆民间收藏文物中,有一件文物显得十分有趣,该文物刻画之物既非昂首挺胸的人,也不是凶猛狰狞的野兽,而是猪与鸟和谐场景的结合,该文物就是“双猪立鸟器”。

“双猪立鸟器”出土于1981年,是湖南农民在盖房挖土时发现的一件文物。据当时的考古专家考证,该文物是商代时期的一件酒器,通高40厘米,长72厘米,重19.75公斤,腹空,实测容积为13升。从整体来看,该酒器呈猪状,共有一大一小两只,猪尊獠牙外露,双耳保持直立,其鬃毛竖直立起,两只眼睛睁圆,其神态栩栩如生,且野性十足。有趣的是,在猪尊的背部,还存在一个用于注酒的椭圆形孔,圆孔上有一盖,盖上还站立一只鸟,鸟站在猪背上眺望前方,似乎是在警惕周围的动静。

“双猪立鸟器”的文物价值如何?考古专家们给出了答案,在他们看来,“双猪立鸟人”完全是一件赝品,并且它的漏洞可以一目了然地被发现。

考古专家称,“双猪立鸟器”虽然被鉴定为商代时期的作品,但它的外形却与当时的家猪完全不同。猪是一种被人类驯化而成的动物,经过千百年的驯化,已经成为了短嘴无牙的家畜,家猪与“双猪立鸟器”造型完全相同。但在商朝时,家猪的外貌远没有现代家猪“温柔”,它们介于半野猪的状态,其嘴巴细长,身上存在黑褐色硬毛,嘴巴上甚至还生有獠牙。由此可以推知,“双猪立鸟人”的家猪造型是错误的,经不起专业考证的。

其次便是猪背上站立的鸟儿,如果按照生物习性而言,敢落在猪背上的鸟,是一种被称为“野猪鸟”的生物。这种鸟与猪是共生关系,猪在野外生存时,往往要面对天敌的追捕,但野猪鸟却能帮助猪进行警惕,同时也能用强有力的尖嘴,为野猪啄食身上的寄生虫。当然,作为回报,猪也会为野猪鸟提供丰盛的食物,愿意让它们与自己“分一杯羹”。但观察“双猪立鸟人”中鸟的造型可以发现,该鸟的嘴部短,与野猪鸟的尖嘴造型大相径庭,这也是“双猪立鸟人”的另一大失真之处。

综合以上的理由得知,“双猪立鸟器”应该并不是商代时期的文物,它是后人伪造的赝品,大概率是民国或者是近代制作的艺术品。考古专家再一次用“火眼金睛”看透了文物的本质,值得我们赞扬与尊重。

参考资料:《三星堆之谜》 四川出版社出版 刘明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