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型战争为啥不广泛运用毒箭?原因有这两点
原标题:古代大型战争为啥不广泛运用毒箭?原因有这两点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桥段,那便是赵子龙单骑救主,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在这场战役中,曹操也是因为爱惜赵云的本领,才没有下令放冷箭,否则赵云纵使有再大的本领,也难以从万箭齐发下活着救出阿斗。
从这个桥段,我们也可以看出,箭在古代具有极高的杀伤力,可以说是冷兵器时期的枪械。但令人好奇的是,古代大规模战争可能会运用火箭,但却鲜有人广泛使用毒箭,这是为何?
首先就是因为人道,毒药在我国虽然早就被研发出来,但很少用于战争。毒药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一般也就是用来暗杀某个重要官员,若是在一个城内放下毒药,做出这样的暴行,那即便这个统治者能够占领该地区,也一定会激发民愤,导致政权不长久。即便是现代战争,也是很反对生化武器,毒药便是那个年代的生化武器。
毒箭也是如此,普通人被正常的箭射中后,只要不是要害,尚且还有活下来的希望。但被毒箭射中后,却基本上就宣告了死刑,就连关羽这样的好汉也是军医帮其刮骨疗毒后才得以续命(正史中医治关羽的并非华佗)。
这样就会导致极大的伤亡,人口就是劳动力生产力,汉高祖刘邦登基后还想着法的恢复人口。古代的人口可远不如今,汉朝那会更是只有几千万人,也就是到了清朝中期后,人口才飞速增长。
若是普通的冷兵器交战,一场战争打下来,死伤超过十万那就算是大战役了,跟二战时期动辄数百万的死伤人数根本无法相比,这种损失对于古代而言,尚且可以接受。
但若是动用了毒箭,那死伤人数会大增,导致尸横遍野。与此同时,被毒死的人还可能引发瘟疫流感等传染病。这些病在古代基本上属于不治之症,鲜有医师能够治疗这些病。这样的话,即使攻下了城池,可对方极有可能全部死伤殆尽。这种情况太不人道,白起杀了四十万人就被喷了数千年,若是真的拿毒箭屠城或者屠军队,那势必会留下千古骂名。
再者,毒箭的造价成本还真不低,常言打仗就是拼钱,古代制造一支箭大概需要耗费现代的十元,再加上毒药,那成本可能要破百。因为古代人对于毒药的提取以及制作保存手段都远不如今,这就可能导致毒药的泄露,不仅有危险性,还会产生浪费。
一般打一次仗,就算有两千人同时射箭,那一下子就是两千支箭没了,也就是二十万没了,多射几次,国库就空了,这样打仗,根本吃不消。
当然,古代是有毒箭的,这点不可否认,只不过没有广泛运用到大型的战争里面,而是一般刺客用来杀人,或者是针对敌方主将,将其弄死,以此来打击对方士气。
相关文章
-
妻子回家敲门丈夫不开,她说了一句话,门马上就开了
-
32岁从容就义的秋瑾,书法却让人汗颜,洒脱飘逸,饱满多姿
-
咸丰皇帝简介_咸丰的儿子|咸丰帝的母亲是谁?
-
乾隆帝为什么厌恶继后 乌拉那拉氏到底做了什么
-
我军打炮最神的开国少将,曾三炮挽救全军,林彪称其达到艺术境界
-
古人去世后,家属守灵为何点三根香,点两根或四根可以吗?
-
雷巴齐斯龙:西班牙巨型食草恐龙(长20米/6500万年前)
-
古人发明的奇葩治牙方法,以及古代丧心病狂的拔牙术!
-
正史根本不存在的4位人物,尤其是最后一个,骗我们1500多年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为何抢着帮周恩来脱风衣
-
此牛人算出自己死亡日期,后来时辰已到却没死,无奈自杀身亡
-
古代公主嫁到蒙古,大多都无法生育,只因蒙古有一恶俗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人烧不出大缸!没想被一成语“打脸”
-
平江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湘鄂赣片区
-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简介:一共16位(个个是奇葩)
-
美男子潘安为何说自己是“二毛”?
-
康熙景陵为何会三次起火 康熙景陵何时被盗
-
昏懦之君唐高宗李治 是因为高宗迷恋武则天?
-
母亲河的记忆:辉煌青弋江
-
荆轲刺秦的这个细节能揭开秦朝最大的未解之谜
-
中型蜥脚龙类:高桥龙 一个蛋长达30厘米(最大恐龙蛋)
-
蜡笔小新与大头儿子谁家更有钱,结果更偏靠蜡笔小新
-
从紫禁城到宜宾,“匠心”让他们精神共通
-
朱元璋出身灵异之谜:出生时竟满屋异香不散!
-
拉美西斯二世蛇形手镯送给了谁 如今的手镯位于何处
-
祖尼角龙:美国小型食草恐龙(长3.7米/距今9000万年前)
-
他是我军“三杨”中最能打的一个,曾经一战打垮美韩联军9个师
-
他是第一批入朝作战军长,不向张国焘低头,从马家军那里挖墙越狱
-
梁山步战组合中,实力排在鲁智深武松之上的,是他的杀人狂魔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