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约400人 平均年龄80余岁每月享受生活补助
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1周年祭日。当天,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及日本民间友好团体的代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际和平日集会,沉痛悼念劫难中被屠杀的30万同胞。 中新社发 杨洁 摄
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1周年祭日。当天,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及日本民间友好团体的代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际和平日集会,沉痛悼念劫难中被屠杀的30万同胞。 中新社发 杨洁 摄
十三日上午,数十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属顶着寒风,参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际和平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三十万遇难同胞遇难七十一周年。记者发现,这些老人中一些熟悉的身影已经消逝,专家认为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约四百人,平均年龄在八十岁以上。
去年十二月三日,《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二十九卷至第五十五卷在南京首发,其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中共收集了两千五百九十二名幸存者的资料。"但在这两千五百九十二名幸存者中,有很多已经去世了。"《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主编张宪文说。
围绕南京城区八十余名幸存者的生活状况,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在二OO一年曾做过一份调查,结果让人心酸:幸存者居住面积平均每人约九到十平方米,最少者只有五平方米。他们当中,七成左右的幸存者同子女合住,三成左右单独居住。经济收入多为原单位提供的退休金,每月数额大多在三百到五百元人民币之间。有一半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八成以上老人都患有各种疾病。
为此,在有关人士的倡议下,四年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成立,近年来募集到三百多万元对幸存者发放医疗补助,目前有三百零一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报销医药费七十一万多元。此外,三百八十六名幸存者享受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一千元。
记者见到去年起诉日本右翼侵权案获日本东京法庭宣判胜诉的夏淑琴老人,她今年已七十九岁高龄。除腿疾行动不便外,老人精神矍铄:"官司胜诉之后,我很高兴,现在每天早上晨练,还养了一只鹦鹉,生活上没有什么困难了。"
相关文章
-
日本的幕府时代,大将军居然有上千女人,经过一次大闹,数量减少
-
历史上的今天|德国飞艇制造家齐柏林诞生
-
山与城丨重庆首次内河水下考古!还有了重要发现
-
古代皇帝用活人殉葬,活人在墓中能活多久?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平凉庙庄发现一个“怪”灯,专家经过研究,终于发现神奇之处
-
当年荆轲刺秦王,如果用的是长剑而不是匕首,结果会怎样?
-
【今日历史】1月4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张衡的地动仪,真能预测地震吗?它为何被移出了教科书?
-
这款欧洲中世纪真人“吃鸡”游戏,凶狠到国王都驾崩了
-
叶剑英元帅有文武兼备的才华,文能吟诗作赋武能指点江山
-
清朝政府在被列强掠夺、一贫如洗的状态,是如何建立的清华大学?
-
老照片:希特勒得势时期的模样,这些景象见证了纳粹德国的疯狂
-
暴力突袭:1979年苏军刺杀阿富汗总统行动始末
-
者阴山战役中我军学生军官有多强?20分钟就带队攻下敌军阵地
-
南充籍志愿军战士周全弟亲历长津湖战役被冻掉四肢
-
牛宝宝赵姓免费起名
-
70万日军被苏联俘虏,只活下来3万人,日本士兵:害怕苏联女护士
-
波兰“蟹”式自行火炮,曾经想要做东欧第一,但最终靠K-9拯救
-
尼泊尔为何把士兵砍成了“白菜”?
-
说说“扬州八怪”的历史故事:思想行为与当时的习俗不大一样
-
御窑遗址申遗|景德镇千年瓷都因它而得名
-
长子被德军俘获后,斯大林为何坐视不救,还要逮捕、审讯儿媳?
-
为什么赵国和楚国是抵抗秦军最给力的两个诸侯?
-
中国将成为怎样的全球性大国?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月举行:“芭蕾外交”《白毛女》牵起中日情
-
纳粹女魔头专挑漂亮女囚下手!死前对法官说:我愿意当你的女仆
-
史久成:路漫远兮,举薪者与来自口腔医学世家的理想与荣光|牙医纪事
-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
越军权威资料披露,越军在1979年中越战争中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