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丨它是重庆火锅史上的殿堂之一刘湘亲自为其更名
原标题:重庆掌故丨它是重庆火锅史上的殿堂之一 刘湘亲自为其更名
上次我们说了八一路的“一四一”火锅,关于重庆火锅故事的龙门阵,我们接着摆,今天来说说关于“云龙园”火锅的龙门阵。
云龙园火锅是重庆大名鼎鼎的山城火锅馆的前身。是无数老重庆人的舌尖上的回忆。
云龙园火锅是由杨海林三十年代初在临江路(今重医大附二院对面)创办的,中原名为“临江毛肚火锅”,其火锅重油、重辣,重麻,汤色红亮,引得众多火锅爱好者前去品尝。
毛肚火锅
一口菜下去,麻辣鲜香,无不拍手称快,于是“临江毛肚火锅”的招牌打响了,许多达官贵人慕名而来。成为与五四路的“不醉无归火锅店”,八一路的“一四一”南岸海棠溪桥头的“桥头火锅店”等齐名的火锅店。
至于为什么改成“云龙园”呢?
据说:当年刘湘随秘书慕名前往品味,但见锅内红浪翻滚,热气弥漫,香气扑面,食物在锅中忽上忽下,如游龙在云中戏玩,刘湘吃得高兴,吃得痛快,于是借景挥写下“云龙园”三字,从此“临江毛肚火锅”改名“云龙园”。
刘湘
随着1956年开始的“公私合营”,“云龙园”被重庆饮食服务公司收编为国营,一起被收编的还有“一四一”,“桥头”等知名火锅店。
1963年云龙园迁至七星岗,更名为山城火锅馆。在当时重庆市中区(今渝中区)只有两家专门卖火锅的餐馆,一个就是位于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一四一火锅馆,再一个就是位于七星岗金汤街路口(现城墙公园下马路边)的山城火锅馆。
七星岗金汤街
在那时国营饭店的食品质量绝对是有保障的,掺假、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等坑害顾客的现象基本上没有。吃客们都先买票,再凭票取菜,不讲份数而是称重量,食客可以拼桌,用的是木质九宫格,一人一格,互不打扰。
木质九宫格
1966年杨海林被调往一四一当主厨。主厨是一家饭店的主心骨,灵魂人物。杨海林这一走不仅把山城火锅馆的调味技术带到了一四一,而且把原云龙园的老顾客也带到了一四一。
本来是齐头并进的两家火锅店,因山城火锅馆缺少了主心骨,一四一就冒出头了。
改革开放后,个体火锅店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涌现出不少知名火锅店。如1978年在重庆渝中区解放碑大阳沟开业五一火锅店,因五一路而得名。正宗的重庆老火锅味道,份量十足的菜品使得名气越来越响。
新五一火锅
个体火锅店的出现虽然对国营火锅店有一定的冲击,但山城火锅馆地位未变,依旧是老重庆人心中的火锅殿堂之一。可惜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旧城改造,山城火锅馆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人们眼中。
现在火锅遍地开花,竞争激烈,不断有老的火锅牌子从江湖中退出,又有新的进入江湖拼杀。层出不穷的火锅店让人应接不暇,各种宣传攻势让人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衷,好的火锅是要拿“味道”来说话的。
要问老重庆谁家的火锅味道巴适,山城火锅馆一定是其中之一。
原标题:重庆火锅史上的殿堂之一,“山城火锅馆”你们知道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相关文章
-
声音里的年俗丨大年初四接灶神
-
长征路上统一战线
-
长颈龙:远古爬行生物(最长12米/脖子占到身体一半)
-
通房丫鬟的悲惨命运
-
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虞姬这个人物?她真的是自刎而死吗?
-
农村大妈用宋朝棺材腌制酸菜,专家鉴定后:建议上交国家
-
古代战争中,面对“必争之地”可以选择绕路吗?
-
古代每一次改朝换代,都要死几千万人?其实这才是真相
-
几乎所有大禹治水的漫画中都会拿把叉子?这把叉子有何作用?
-
泸定桥铁索重达40吨,一万二千多个铁环,古人是如何架起来的
-
人身为何是“臭皮囊”?详解“不净观”
-
入朝时他是兵团司令,第二年升志愿军副司令,第三年当志愿军司令
-
孙子、孙武、孙膑是什么关系?
-
78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起再读《囚歌》
-
洪承畴降清庄妃劝降之谜:庄妃美人计
-
我军打炮最神的开国少将,曾三炮挽救全军,林彪称其达到艺术境界
-
她27岁结婚,丈夫是副总理,姐夫是大将,儿子是中将
-
曹世范:“单手战斗英雄”
-
古代问斩为何等到午时的最后时刻才执行?
-
蒋介石败退孤岛为何要葬在慈湖?
-
汉军最大的作战单位是什么:以军为单位(首领是大将军)
-
解放军空军新增4名少将军官
-
黄永胜妻子:曾是铅球运动员,后成上将夫人,晚年离婚因祸得福
-
GDP在全国只排第十,但你知道这个沿海省份有多牛吗?
-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李海文披露1976年京西宾馆的一场交锋
-
古往今来的北京书院:20多处古代书院仅存留一处实体
-
韩信未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但打仗却很厉害,原因是什么?
-
超值一游的四川博物馆推荐——绵阳李白纪念馆
-
三百隐秘“智士”一部壮阔“两弹一星”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