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起再读《囚歌》
原标题:78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起再读《囚歌》
你还记得小学课本上那首短诗《囚歌》吗
它没有工整的对仗
也没有华丽的辞藻
却包含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囚歌》原文版
题名:六面碰壁居士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到(道)人的躯体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的作者“六面碰壁居士”,不是别人,正是著名军事家叶挺。而这首诗的背后,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1940年冬天,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在华北地区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同时在华南地区对国民党的进攻转入收缩状态,并加紧对蒋介石诱降。蒋介石乘机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强令在长江南北和黄河以南坚持抗战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黄河以北。
中国共产党拒绝了这种无理要求,揭露了蒋介石的反共阴谋,并号召全国人民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付突然事变。同时,中国共产党为了顾全大局,也作了必要的让步,决定将皖南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
△途经茂林镇的新四军
1941年1月4日,驻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教导团和三支队共9000多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由泾县云岭起程北上。1月6日,当部队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这就是“皖南事变”。
△《新华日报》登载的周恩来的题诗,诗上首写着16个狂草大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皖南事变”发生以后,周恩来怀着悲愤的心情在《新华日报》上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并将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共计9万多人,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
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蒋介石扣押,在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面对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英勇斗争。在狱中,他写下了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这首诗《囚歌》。
△资料图
皖南事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共合作破裂。同时,中国共产党彻底抛开对国民党的幻想,成为新四军乃至全党全军在抗日战争中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今天,2019年1月6日,距离“皖南事变”发生已经过去78年。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今天,当年的硝烟弥漫的中原大地已经是一片和平繁荣之景。
“战争使人类的灵魂野蛮粗糙,你能说这句话却并不能懂它的意思。”我们如此幸运,生活在和平的中国。
今天,我们再读这首《囚歌》,更能懂得先辈们是如何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盛世不怠,奋发图强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愿英灵安息,岁月长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冯霞;
编审:张华婧;
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
毛泽东:你瞎指挥,我就乱报
-
她与西施一样容貌绝美,后世专门建亭纪念,如今却鲜为人知
-
明朝天启大爆炸真实原因,未解之谜(多种原因推测)
-
黄河铁牛为何历经千年,至今依然还能保存完好?里面藏有大智慧
-
追寻果洛和平解放的那些往事
-
这位少将救了上将一命,28年后上将派飞机去救他!
-
解放军首批开国将军的级别划分,十大将都是什么级别?
-
通天龙:中国江西小型恐龙(长2米/距今6000万年前)
-
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
党的女儿|毛泽建:革命斗争的女先锋
-
世界历史上的3大陋习,中国裹脚只能垫底,前两者做法泯灭人性
-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
【新书介绍】西安长安区韩家湾墓地发掘报告
-
历史上真的有“八府巡按”吗?
-
赵氏怪脚龙:山东小型恐龙(长3米/后肢骨骼怪异)
-
安德海和李莲英并无关联 两人都是专门侍奉慈禧的人
-
《伟大的转折》热拍邓钢饰演红军最强主力军团领导者董振堂
-
不沉之舟——泾县黄田洋船屋散记(下)
-
宋朝为何食品“安全法”最严厉,只因一个“特殊”的原因
-
溥仪第一次拿到60元工资,都买了些什么?果然是当过皇帝的人
-
不杀魏忠贤明朝不会灭亡? 东林党和魏忠贤是忠是奸?
-
这个隐居山村的农民,竟是中央警卫团团长,原本应授开国上将
-
他被称为“菩萨皇帝”,身为帝王却四次出家,吃斋念佛却活活饿死
-
史前大洪水发生在什么时候 史前大洪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
冷兵器时代,箭阵作战效能有多少?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
中古远古史—骊连氏
-
138斤的杨贵妃为何备受宠爱?
-
先秦时期把门客、秘书称为宦官,他们又是如何变成太监的?
-
难怪殷温娇会抛绣球,而不是直接嫁给陈光蕊,原来殷开山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