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门外盖个瓮城,虽小但却有非常大的用处
原标题:古代城门外盖个瓮城,虽小但却有非常大的用处
古代打仗时,军力虽然很重要,但地理位置及城池等各项条件,也是导致战争输赢的因素。在现今保持较完整的城池中,会发现里面还盖有一个小城池,被称为「瓮(瓮)城」,修建于城门外,大多为半圆形的护门小城,方形则较少见,形状宛如「瓮」,瓮城虽然小但却有非常大的用处。
在《礼记》中将国都的城门称为「国门」,假若国门被攻破,这也代表将面临国家灭亡,而为了防御城池而建了「瓮城」,其依附于城门并与城墙相连,假若敌军攻入瓮城中,只要将主城门与瓮城门同时关闭,就能将敌军困于里面,形成「瓮中捉鱉」的局势。
瓮城何时出现?目前考古最早于约4千年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中发现,更可追溯至龙山晚期到夏朝早期,《国风·郑风·出其东门》中曾记载「出其闉阇,有女如荼」,此意思为「我走出外城门,只见女子多如花」,而其中的「闉」就是瓮城的早期雏形。
瓮城名称也会随朝代改变,先秦称为「闉」,汉朝叫「曲城」或「回门」,唐朝称「羊马城」或「曲城」,宋朝叫「瓮城」或「羊马城」。瓮城在宋朝时发展纯熟,还形成国家制度,甚至不断想办法改造,在《武经总要·守城》写到「门外筑瓮城,城外凿壕去大城大约三十步…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
瓮城为军事防御性建筑,其一作用是「屏卫城门」,为城池防护增一道防御系统,可拖延敌军攻城时间与增强难度,不仅如此,敌军攻入瓮城城门后,由于其内部空间较小,也可减少敌军士兵与兵器数量,短时间内削弱敌军战斗力,二来是「攻守布阵」,守军可在瓮城中排兵布阵,并主动出击进入瓮城的敌军。第三是「四面夹击」,由于瓮城四周皆为高墙,可在墙上布署弓箭手,带敌军进攻瓮城后,可以八方包围的优势对敌军放箭。
相关文章
-
1996年,我国开展了对圆明园的发掘工作,出土文物多达五万多件
-
经学大师郑玄与古籍档案整理
-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日夜时间均等(每年的10月23-24日)
-
历代中原王朝都兴建长城,唐朝为何坚持不修?源于太宗的自傲情结
-
棒子、毛子、猴子、鬼子、阿三 称呼是怎么来的
-
古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是什么意思?
-
明代除了魏忠贤,还有哪些宦官专政?
-
芈月与义渠君说不明道不尽的关系
-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辈已经看守八百年,还有不一样的待遇
-
著名将领吴起下场凄惨被政敌万箭穿心而死,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
-
20万云南人修了条公路,美国人看了,感慨这是人类创造的又一奇迹
-
点绛唇!你可知古人怎么美?
-
女红军周起义如何用小脚走完长征路
-
宋江一心招安究竟为何,除了个人因素外还有何隐情?
-
武松当和尚所用的三件法宝都意味着什么
-
“一代做官九代绝,一家发财九家贫”和珅难逃其中,揭开面纱真相
-
党史|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路上,为什么插了很多树枝?
-
30岁继位的千古一帝,订立二十四节气,开创上古第一个太平盛世
-
解放战争关键时刻,陈毅为何要从华野调往中野任第一副司令员?
-
走进平津战役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为和平而“战”的智士(三十三)
-
天青石龙:蒙古小型恐龙(长80厘米/尾巴带有扇状羽毛)
-
在古人心中,老婆好还是朋友好?看看王莽和刘备就有答案了
-
历史上最多老婆的皇帝:汉武帝,美女如云(后宫18000人)
-
三角龙头骨有多硬,角能轻易刺穿霸王龙(头骨占身体1/3)
-
杨延昭名声如雷贯耳 杨廷昭并非杨业的第六子?
-
北宋名妓李师师怎么死的?是因病去世还是被金军杀害
-
中国人不配搞科幻?这些古代神作来打脸
-
似凹齿龙:西班牙中型食草恐龙(长5米/距今6500万年前)
-
“封狼居胥”究竟是何含义?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