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日本女王向中国称臣,被封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
原标题:三国时日本女王向中国称臣,被封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
公元220年到280年是中国的三国时期,这一时期群雄争霸,英雄辈出。即使三国混战,从汉代以来就开始的外交活动依然持续进行,尤其是强大的魏国和沿海的吴国。这个时候的日本虽隔着大海,但还是和中国相互往来,但是这种往来不是现代意义上两个国家的平等交往,我们看一下三国历史上是怎么记载的就知道了。
中国外交历史悠久,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外交的记录,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捭阖是外交史上的一个小高峰。不过中国真正开始和其他民族的交往还是在汉朝,强大的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同西域很多国家开始了外交往来。汉朝时期也同日本开始了交往。
在《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在1784年的时候,“汉委奴国王”金印在日本筑前国被发现。从这些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信息,第一个是日本这个时候相当混乱和原始,有上百个国家,没有统一的王朝。第二个信息是日本当时是“献见”,是来觐见的,“汉委奴国王”的金印也证明了日本很多国家是臣服于汉朝的。
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大国相互争霸,其中魏国的疆域最为辽阔,向东一直到大海,向西到甘肃,而东吴的疆域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达珠江流域,东面靠海,所以这个时候魏国、吴国和日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来往。而在《三国志》中专门有东夷传,里面记载了魏国和日本的外交史。“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其四年,倭王复遣使大夫伊声耆、掖邪狗等八人”,三国时期日本和魏国的外交往来至少五次,其中魏国遣使两次,日本前来觐见三次。
当时的日本有个叫邪马台国的国家,统一了日本大部分国家,在日本算是国力强盛,可与中国相比还是差距比较大的。有意思的是,这个邪马台国的国王是女人,叫卑弥呼,在日本是很神秘的统治者。公元238年,这位女王派遣一个叫难升米的使节来到魏国,请求朝见的皇帝就是曹丕的儿子曹叡,也就是魏明帝。魏明帝自然很高兴,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赏给倭国金印紫绶和很多珍宝,女王卑弥呼也上表感谢魏明帝。
在日本,三国的故事是很受欢迎的,既有历史的原因:日本战国中后期和三国时期的历史非常相似,所以日本在研究战国中后期历史时常常和中国东汉末年进行对比。同时也有现实的原因:三国英雄多,故事多,在漫画和游戏上面很容易做出迎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想当年,魏国时期日本还是向中国称臣的属国,日本崇拜三国、热爱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历史,汉唐的很多物品在日本极受欢迎,和现在很多国人喜欢日本的动漫、游戏一样,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日本是个服硬不服软的国家,中国只有继续强大,重现当年汉唐雄风,才能真正做回大国!不知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区讨论。
相关文章
-
英国王室也有偏爱?王太后1400万遗产,威廉王子却只得到一点点
-
二战的时候,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坚决,常常全员阵亡都不投降?
-
苏联大兵拐9名女战俘进深山隐居,一家83口“其乐融融”
-
“宣城”和“宣州”的误用与辨析
-
【今日历史】11月30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500年前,商丘的八大家族之首,连皇帝都敢“怼”!
-
女儿划破手指竟无药可医,父亲为挽救女儿,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
莫尼列:让谈19场恋爱娶6任妻子的国王只爱她,被誉为东方戴安娜
-
此战中日军士兵想切腹自杀,长官:拿个十个美军的命来换切腹资格
-
美国最不想看到的事:印日刚搞出个大动作,让美元霸权再次晃动
-
萨达姆将500万桶油倒入海里,真的很愚蠢?专家:做得很正确
-
此人本是中国人,当上外国总统后却不肯与中国建交,现在后悔了
-
每日真题丨要战胜恐惧,不是退缩。打卡~
-
这是史上最“难看”的哪吒
-
山东发现世界最早茶叶遗存
-
56岁希特勒在生命的最后一天都干了什么
-
[图文]墨索里尼指挥无能 导致意大利法西斯屡战屡败
-
只是为了好看?九环刀上的铁环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
抗战革命军第74军——抗日铁军的3次血战
-
《甄嬛传》中甄嬛明知安陵容敏感,为何还把安陵容送的浮光锦给浣碧?
-
论书法的长度
-
不败而败:宋神宗与王安石时代的宋越熙宁战争
-
[多图]记者探秘梁平孤峰古寨:200多年军事古寨
-
《红楼梦》:晴雯为何被撵?袭人:你不走我有点慌!
-
巴伐利亚春雨
-
以色列为何不归还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
新闻8点见丨专访鲁迅长孙周令飞:传播鲁迅,不需要那么严肃
-
日本要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定要偷袭美国珍珠港吗?
-
二战战争中最重要的解读,日将军重创了美军,美将军则被免了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