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王世襄出国游学,身后还背了一把古琴,出海关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原标题:王世襄出国游学,身后还背了一把古琴,出海关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王世襄是我国著名的收藏家和文物鉴赏家,并在故宫博物院担任研究员,从事文物研究和保护等相关工作。上世纪四十年代,王世襄受邀前往美国游学,但他在出海关时因为随身携带了一件文物被阻拦,最后费了好大功夫才顺利出关,而这件文物在他游学美国时还起到了重要作用。究竟是什么文物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顺便看看王世襄的美国之行。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848年初,故宫博物院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援助中美文化交流,让故宫博物院派出一位专家代表前往欧洲,参加为期一年的游学项目,学习现代化博物馆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同时也加强中美之间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最关键的是,整个游学项目的所有费用都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承担,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虽然此次美国游学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但是最起码要会英文交流,而这也成了横在文物专家们眼前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几天之后,博物院专家们经过考虑,觉得不能白白浪费出国游学的机会,于是一致推举了刚进入博物院工作没多久的王世襄。当时,王世襄才34岁,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学识和研究能力却一点逊于其他的老专家,最关键王世襄还是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和外国人英语交流没任何问题。于是,马院长和王世襄经过一番沟通,确定让他作为代表故宫方面去美国游学。

王世襄早年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想出国留学,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所以这次游学的机会也让他感到十分欣喜。在打包行李的时候,王世襄对生活物品很随意,但对于研究和日常书籍却精挑细选,反复权衡哪本需要带,哪本不需要带,但哪怕有一点点用处的书籍他都毫不犹豫放入行李箱。另外还有故宫博物院专门准备的礼物《故宫书画集》,也都让王世襄带上到时候赠与美国的博物馆。除了有几大箱书籍资料以外,王世襄还特意带了一把古琴——仲尼式七弦琴。

王世襄不仅是文物专家,他还是我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的关门弟子,因此他带古琴就是为了在美国人面前“露一手”,将中国的古乐器和古乐文化传递出去。然而,王世襄却没想到自己在上海海关被拦了,原因是他的这把古琴为明代的金声振玉,虽然是他自己的收藏,但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所以就被海关的检查人员截住了。于是,王世襄出示了自己的游学证明和其他相关证件,同时又打电话给故宫博物院马院长让他与海关沟通,最后折腾了3个多小时才顺利出关。

6月1日,王世襄乘坐“威尔逊”号客轮从上海出发,历经了半个月时间才抵达美国旧金山。王世襄抵达旧金山之后,便直奔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当地的办事处报道,接着又在他们的安排下访问了旧金山博物馆,并参观了博物馆陈列室,让王世襄大开眼界。几天之后,王世襄又按计划抵达了堪萨斯州纳氏博物馆,并在此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和研究。当时,纳氏博物馆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尤其在文物修复领域成就十分突出,因此文物修复就成了王世襄在此学习的重点。

半年之后,王世襄又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多博是加拿大的综合性博物馆,王世襄在此又学习了半年的博物馆规划和管理,为他后来回国参加故宫博物的规划和修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世襄很珍惜这次游学的机会,因此他这一年中没有一天闲过,不是在研究文物,就是在撰写报告,尤其是在他擅长的书画和家具,以及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收获,最后他游学回国时撰写报告装满了好几个木箱,但可惜运到国内后因保管不善大部分都遗失了,也成了我们现在的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王世襄还受邀前往波士顿博物馆访问,在馆长托米塔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波馆陈列室,以及收藏的东方绘画。在交谈的过程中,托米塔先生得知王世襄会弹古琴,于是就邀请王世襄在接待室献上一曲,而这也是王世襄此次游学的目的第一,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王世襄弹奏了两首古乐,分别是《平沙落雁》和《良宵引》,琴声响起时底下鸦雀无声,二十多位听众聚精会神听着每一段旋律,以至于琴声结束后底下的人都还沉浸在古乐声中忘记了鼓掌。

由此可见,王世襄的这张古琴,真正起到了宣传国粹,增进友谊,张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可以说,这张古琴,是他与外国同行交往中,一件非常重要的“见面礼和敲门砖”

一年的游学结束后王世襄携带古琴顺利回国,他这次入关,倒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此行不仅学到西方先进文物修复技术,现代化博物馆的管理理念,以及西方文化和艺术的起源、发展,同时他也大力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让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