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千年粮仓,粮仓储备惊人,其中粮食保存千年不腐
原标题:河南发现千年粮仓,粮仓储备惊人,其中粮食保存千年不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面积广袤,且资源丰富,多以种植业为主。不同的地区有一年两种和一年三种之分,尤其在古代,历朝历代都很看重农业的发展,甚至重农抑商,农业被认为是立国之本。由于古代的庄稼不像现在这么高产并且种类繁多,很多时候农民都是看天吃饭。因此对于国家来说,粮食是最重要的,它影响着国家的方方面面。很多时候的暴乱和起义不过是人们吃不饱才会选择反抗。
因此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广屯粮”,来应对荒年。而把这一举动做到极致的皇帝,当属隋炀帝杨广了。他在位时期颁布了许多法令储存粮食,有的粮仓至今才被发现。河南发现的一座千年粮仓,储备惊人,其中粮食保存千年不腐。这也是他当年命令打造的粮仓之一。
隋炀帝下令建造的粮仓中,最著名且规模最大的一个就是含嘉仓了,这个粮仓始建于公元605年,发动了数万名劳动力花费十数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含嘉仓位于洛阳城之中,作为洛阳东部的粮食仓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千多年以后,考古人员在河南发掘出了这座粮仓,它依然保存完好。因为粮仓面积过大,因此专家花费了许久时间才探索完整个粮仓,他们在其中发现了287座仓窖,储存量异常之多。同时在160号仓窖内还发现有保存下来的部分粮食,专家立即小心翼翼的把粮食装进容器内保存。谁料容器内的粮食后来就发芽了,专家们连忙把这些庄稼送去了农业部门进行培育。在农业部门人员的精心栽培下,这些种子竟然结出了稻穗。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种子保存地如此完好呢?专家对于粮仓的结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粮仓的选址十分得天地厚。不仅土壤肥沃,还处于平原之中,且地下水距离粮仓很遥远,所以水蒸气不容易侵蚀种子。再加上粮仓内部采用了分割层的结构,层与层之间还填充有草木灰进行隔离保护,在最大程度上使得粮食得以不腐。
可见隋朝对于粮食保存的技术已经十分先进科学,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粮食的重视程度,因为一旦遇上荒年,百姓颗粒无收,只能饿殍遍野,易子而食。这样的惨况是任何一位君王都不想看见的,所以才广修粮仓。幸好如今粮食问题已不再困扰我国,这还要多亏了科学家们的付出。
相关文章
-
小刀会起义:一场发生在上海的反清复明事变
-
穆罕默德是如何统一阿拉伯半岛地区的?
-
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从何而来?
-
《波斯语课》:学习让人快乐,说谎让人活命
-
祖先留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大印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专家:你也有
-
来自阿富汗的宝藏:五十五分享湖南省博物馆特展
-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
[图文]日本战后曾主动为驻日美军提供7万名慰安妇
-
中国击毙的第一个日本大将,携带的这些资料,对二战有重大意义
-
为何印度一直自认为比中国强大?印度方面:曾3次打败中国!
-
真子公主和佳子公主绝版照:雅子妃的两位女儿,气质美貌各有千秋
-
美国公布日本天皇财产,普通人望尘莫及啊!
-
商汤为什么要灭葛?他是用什么办法灭葛的
-
海湾战争差一点早30年爆发却被撤退前的英国人出兵阻止!
-
现在看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没有攻击美国本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
史迪威: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
-
与中共如此密切的袁范宇又是如何成为日军大佐的呢?
-
日本生产的这个小东西,世界上独一无二,给你图纸,也复制不出来
-
古代的幌子是干什么用的
-
《鬼吹灯》《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为什么那么了解古墓?
-
[图文]二战期间日本学界曾用“和寇”一词代替“倭寇”
-
南通成立唐闸近代工业遗存保护利用专家指导委员会
-
重温红色记忆
-
英国陆军史上最血腥的一天,一个失败策略,丧失了近六万人的生命
-
冯象读《历史书》︱那诸神之香膏,人的荣耀(下)
-
丰臣秀吉为何不在有生之年将德川家康除掉?
-
[多图]中国军力全球第四太空导弹技术超欧洲
-
澳大利亚对华发动“魅力攻势”,不料总被美国“抢戏”
-
在她的人生里,没有什么是必须的做,只是有恩报恩,有怨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