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全俄肃反委员会 一个党员干部干掉的机关
导读:回顾克格勃的历史,你就会发现,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是克格勃精神在21世纪的继承和延续……从昔日的内外安全二合一到现在的对内对外职能分离,俄罗斯间谍机构走过的是一条从权力膨胀到消解的不平常之路。查普曼等俄罗斯间谍的被捕把现代版克格勃-;-;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推至风口浪尖。通常意义上说,这些在纽约被逮捕的间谍被看做是"探子"特工,意思是说其秘密活动并不受外交保护。与普京、梅德韦杰夫低调处理此事相比,俄罗斯民众却热情高涨,极力声援这些被捕的"探子"特工。
在前苏联间谍圈子的传统里,很少有人能比"探子"特工赢得更多的尊敬。在人们眼中,他们拥有国际象棋大师的智能和宇航员的坚韧……即便在今天,SVR官方网站上仍将苏联时代的"探子"特工按照名字第一个字母的排序,挨个列出,视为国家英雄,接受人们瞻仰。而秘密特工斯季尔利茨渗入纳粹头子希特勒核心集团的传奇故事,更是搬上了电视荧屏,深入民心。连普京也说,斯季尔利茨的形象帮助塑造了整个一代的苏联青年。苏联解体时,曾经横行俄罗斯的克格勃被大卸八块,其往日的跋扈被一并收敛。《纽约时报》认为,这次美国抓捕俄罗斯特工事件足以证明: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探子"特工网络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甚至可能还进一步发展壮大了,他们的任务也可以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完成。回顾克格勃走过的74年历史以及现在的SVR,从昔日的内外安全二合一到现在的对内对外职能分离,俄罗斯间谍机构走过的是一条从权力膨胀到消解的不平常之路。
被推倒的塑像
"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要求菲利克斯捷尔任斯基创办一个可以"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斗争的机构"。一个半月之后,"全俄肃反委员会"成立,简称"契卡"。捷尔任斯基将其肩负的任务概括为: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和制止反革命和怠工行为,将其积极分子交由法庭处理,同时还进行前期侦查和预审。
当人权被秩序所侵犯时,人们开始指责"契卡",但列宁不为所动。就像他对"契卡"的评价一样:"能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比什么都重要。""契卡"诞生于布尔什维克立足未稳的特殊历史时期,直接诞生于列宁对秩序的坚持,这或许已经奠定了克格勃的历史底色。"契卡"沿着列宁划定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并迎来斯大林、亚戈达和贝利亚,而其创建者捷尔任斯基则被丢到了一边。在"大清洗"中,没有法庭,没有侦查和预审,克格勃完全沦为了个人独裁的工具。被列宁誉为"全党最喜爱的理论家"的尼古拉布哈林在接受审判前写下了《致未来一代党的领导人》这封信。在信中,他写道:"当革命思想指导着‘契卡’时,它捍卫国家不受反革命分子的危害,对敌严酷是有道理的。而现在它是腐败的官僚机构,迎合着斯大林的狐疑心理。它对内严酷,在毁灭别人的同时也在毁灭着自己。"
1991年8月19日,已于1954年更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这个情报帝国第一次站到了政权的对立面,发动政变企图挽救苏联。这是一次不成功便成仁的行动,如果失败,克格勃将万劫不复,末代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十分清楚这一点。也许他到死都在后悔,他们的"阿尔法"部队无法从克格勃接到明确指令,最终失去逮捕叶利钦的机会。如果总部在"阿尔法"的数次询问中哪怕给出一次明确指示,历史都将被改写。政变失败,克格勃只能愿赌服输。捷尔任斯基塑像被推倒,克格勃被迫取消了其内部的苏共组织,巴卡京开始主持改组克格勃工作。一位老克格勃闯进总部大楼,面对巴卡京喊道:"我是共产党员,到死也是!"巴卡京平静地回答道:"我只关心你的业务水平,你的信仰我不关心。"到了选择的时候,很多人都被迫做出了改变,这其中就包括普京。政变发生后,普京辞去了在克格勃中的职位。他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国家陷于万劫不复之境,无奈地看着自己为之奋斗了6年的情报机构被大卸八块。
第二个"黄金年代"
"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所以我萌生了当间谍的念头"。2000年的一天,普京对一位传记作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个人理应是对外而不该执行对内镇压的,是用来捍卫国家利益的-;-;这就是普京眼中的间谍。1968年,正是在这种对外间谍的感召下,普京萌生了去当间谍的想法,于是他更名斯维多考洛夫。二战期间,他打入德军内部,为苏军立下汗马功劳。1968年,根据他的事迹改编的小说被搬上银幕,电影名叫《盾与剑》。这一年,普京16岁。
1998年,已经在莫斯科重新开始政治生涯的普京被叶利钦选为克格勃主要继承者-;-;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局长。7年前,叶利钦同巴卡京一道将昔日的克格勃大卸八块,对外情报给了对外情报总局,安保和监听给了保卫局和信息局,剩下的大部分工作都留给了联邦安全局。而它的总部就是卢比扬卡广场上的克格勃总部大楼。当普京以安全局局长身份回到这里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回家了!"在一次会议中,普京对情报人员说:"不要为克格勃昔日的历史感到难为情,克格勃有很多英雄,我们要为他们的业绩感到骄傲!"那些英雄是谁?当然是那些"对敌严酷"的英雄,而不是那些"对内严酷"的党棍。2004年,在普京的命令下,捷尔任斯基雕像被重新竖立,尽管是在莫斯科郊区的一个小村庄。随着普京的崛起,俄罗斯情报机构迎来了 第二个"黄金年代"。他们的规模不断扩大,经费不断增长。昔日的克格勃也纷纷占据重要位置,他们是:谢钦(普京心腹、俄副总理、"俄罗斯石油"公司负责人)、祖布科夫(俄副总理、"俄气"集团领导人)、弗拉德科夫(前总理、对外情报局局长)、伊万诺夫(副总理),等等。在高峰期,有70%的政坛人物是前克格勃或前武装力量军官,因此人们为他们送上一个绰号:"强力集团"。
2004年,一部名为《生死倒计时》的影片在圣诞节期间登陆莫斯科各大影院。影片以曾经震惊世界的莫斯科剧院绑架案为蓝本,反映了新一代俄罗斯特工智勇双全的"英雄本色"。这位能够上天入地的智勇特工是好莱坞式的英雄人物,也是一位俄罗斯间谍。决定投资这部影片的正是普京,而他麾下的俄安全局则为影片拍摄提供了装甲车、运输机、坦克等等一大批真家伙。这些都宣告了一点:俄罗斯间谍回来了。他们不是克格勃,而是新一代的俄罗斯间谍。俄罗斯间谍新旧时代的分割点或许就是普京辞去克格勃职务的时刻。当捷尔任斯基的雕像被重新竖立起来时,一切都回到了这位先辈预先设定的轨道里。
相关文章
-
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上)
-
【党史天天学】瞿秋白:“肯用脑子想问题”
-
“二百五”原来最先说的是他!太长知识了
-
“鬼子、阿三、棒子、毛子、猴子”称呼的由来
-
异波塞东龙:欧洲巨型食草恐龙(长20米/1.36亿年前)
-
国宝去哪儿|今年春节,“黄河女神”要带伙伴去出差啦!
-
赵云是怎么死的 赵云竟然死在妻子绣花针之下
-
雍容典雅:汉代婚礼习俗
-
雍正王朝: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这个职位有多大权力?
-
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昭示
-
宋代钧窑瓷器鉴定方法与特点(钧瓷收藏必看)
-
上古八大姓有哪八姓 盘点上古八大姓
-
平儿为什么不怕王熙凤 王熙凤与平儿的关系如何
-
姜太公钓鱼台有三处,周文王请他出山的那一处在今天哪里?
-
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陈独秀的评价
-
荆轲是怎么死的:刺杀秦王失败被杀(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
大龙:欧洲大型恐龙(长4米/最早的坚尾龙类恐龙)
-
州疾控中心开展“不忘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
国共领袖指挥水平差多少?读一读淮海战役的电报
-
1947年解放军为什么改变了南渡长江计划?
-
杨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
皇帝驾崩后!后宫3000佳丽如何处置?
-
琼崖纵队司令员无军衔,副司令员都是什么军衔,谁的军衔最高
-
中国人为何能一“住”5000年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北宋毕昇(借鉴前人拓印方法发明)
-
文物解码丨唐代西域的饺子与馄饨
-
白垩纪中型恐龙:福井盗龙 日本出土的唯一一种食肉恐龙
-
郑道聪:两岸命运休戚与共,统一是历史大势
-
成吉思汗被梦惊醒,第二天:把身边的妃子赐给了门外的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