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风雨无阻,每天写作两首烂诗,一生写诗四万余首
原标题:此人风雨无阻,每天写作两首烂诗,一生写诗四万余首
此人风雨无阻,每天写作两首烂诗,一生写诗四万余首
所谓琴棋书画,是古代想要出名的才子们,必备的基础之一,除此之外如果能出口成章,随时作出诗词与歌赋,必然会成为读书人中的“扛把子”,因为古代读书人,都好以诗歌会友,因此读过几本书,还作出几首诗词,总会迫不及待早人“品鉴”,其实不过是换个方式炫耀罢了。
我国文化流传五千年,文化深远,悠久历史中出现过的诗人,如过江之鲤,其中又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等,名气源远流长,雄霸诗坛一个时代,则面说明,写诗不难,难得是值得别人铭记,才能流传千古。
其中诗仙李白,是历史上少有竟有量也有质的诗人,据传闻李白一碗酒的时间,就能作出一首诗,古代诗人陆游虽没有李白,一碗酒一首诗的潇洒快活,但诗的产量也不低,凭借一生的曲折人生经历,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写了近万首诗词,一生万首有质量的诗,可以说是传奇。
但有人一生却写出四万余首诗,而且不出所料都是烂诗,不得不说一句,真乃奇葩也……
正常人一生平均也就活大概三万天,这位“奇人”到底是谁,他竟然可以天写两首烂诗,风雨无阻毫不间断。而这位诗词界的“奇人”虽没作出什么好诗词,但在中国依旧很有名,因为他是乾隆皇帝,不得不说乾隆皇帝很勤快,每天处理政务还得写诗,小编自叹不如。
乾隆皇帝写诗无数,但没有一首好诗,我们根据上面所说,可以得出诗词的好坏,跟写的数量无关,只能是水平问题,而乾隆与其说是擅长写诗,不如说是擅长写日记,因为乾隆写的诗词都与他日常有关,或者是他的生活感悟,例如这首:
本朝善治河,靳辅齐苏勒。
斌实可比靳,弗徒保工急。
至其于齐也,有过无不及。
惟是闭三坝,自信过于力……
可以看出也就是公式像诗的歪诗,这诗读起来就像乡下文盲装才子,读起来毫无美感不说,还磕磕碰碰让人受不了,还有网上一些人为了笑话乾隆的水平低劣,还把这首咏雪诗,按在乾隆头上,其实这是虚构的,且看乾隆的水平比很多人想象的都低,“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钱锺书就曾指出,乾隆诗的手法特征,喜爱滥用虚字,用散文句式写诗,但乾隆偏偏对这种写法极为自信,所以写出的诗词牛头不对马嘴,而虚字是指文章中无实际意义,主要用来强化情感而已,所以乾隆皇帝号称文物双全,只是脸上贴金罢了。
例如汉朝皇帝刘邦,别人出身草根,没读过多少书,也能写出一首,帝王诗《大风歌》不单霸气,还朗朗上口,因此流传千古,与之相比的乾隆帝,不但没把诗写好,还把大清朝的底蕴消耗掉,所谓乾隆盛世只是盛极而衰罢了,清朝的败亡便是在乾隆后期开始的,然而乾隆还不自知,对自己一生作为,极其满意还自诩十全老人。
相关文章
-
这件中国国宝,竟在日本被原子弹炸毁!
-
守正自持不惶惑
-
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谜 李煜怎么死的
-
揭秘史上最开放的贵妃:杨贵妃竟与唐明皇玩“马震”
-
纪念湘江战役胜利85周年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陈毅元帅眼中的解放军“五虎上将”是谁?
-
史料|1942-1945:“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在重庆
-
揭《黄慕兰自传》:是否及时报告向忠发叛变
-
他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好兄弟,历史中他的死是一个千古之谜
-
邓颖超与周恩来提倡的夫妻“八互”是什么
-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第四十一集历史转折
-
清明时节的千年悬疑: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什么地方?(图)
-
三国中三个很可惜的人才,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估计能改写历史
-
周恩来关心妇救会会长的故事
-
崇祯皇帝自杀,后宫中唯有她自愿跟着陪葬,“领旨自缢”
-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白朴等(第一为窦娥冤作者)
-
家有学子看过来,二月初三拜文昌
-
马王堆汉墓出土1件文物,引起专家关注,秦汉之间还有一个王朝?
-
最早确定的节气舌尖上的春分
-
他是志愿军第一“阻击英雄”,坚守8天8夜,阻击敌军数十倍
-
由数百位开国元勋后人唱响的音乐会,这位副国级捧场
-
埃尔温·薛定谔发现薛定谔方程,为量子力学做巨大贡献
-
揭秘三国时期十大诡异事件 关公死后竟显灵
-
叉背龙:非洲超巨型恐龙(长20米/长有高耸神经棘)
-
二战时最幸运的战士,被俘后说服女军官报仇,两国元首为其授勋
-
多齿灵龙:四川小型恐龙(长1.2米/最完整鸟脚类化石)
-
古人房中的春凳有什么妙用?至今仍在使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他是军医出身,被誉为“红色华佗”,虽没打过仗却授衔开国中将
-
男人不愿意当驸马,大龄公主入道修行,这样的奇事发生在哪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