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人有三不亲”,说的是哪三个亲戚,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原标题:农村俗语“人有三不亲”,说的是哪三个亲戚,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引言
《洗冤集录》中记载了一种滴血认亲的方法:“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古人常用这种方法检测血脉,但现在大家已经知道,滴血认亲其实是不科学的。
因为古代封建社会是宗族制度,是沿袭了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利用血缘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于是,宗族制度下的社会,对血缘关系就尤为看重,所谓嫡庶之分、长幼有序,就是这么来的。
▲宗族祠堂
01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除了一家之主之外,最受重视的家庭成员当然是与一家之主拥有最接近血统的人。在所有的亲人中,毫无疑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最近的。但是一个家庭中除了父母与子女之外,还有着其他亲人。像这种亲人基本上在家庭里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叔叔、姨妈姑妈等等。
但除了这些血亲以外,还有一种亲人跟我们就完全没有血缘关系了,这就是因为婚姻关系而加入家族的人,也就是姻亲。而姻亲在关系上显然没有血亲来得亲近。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话——“人有三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一般而言,家族中有三个亲人关系并不亲近,这三个人一个是姨夫,一个是姑父,还有一个是谁呢?
▲血缘关系图
02
姨,就是母亲的姐妹。对于姨的称呼,各地也稍有区别。姨夫就是姨的丈夫,一般称呼为姨夫或者姨父。姑,就是父亲的姐妹,姑父就是姑的丈夫。
姨父和姑父,这两种亲戚都是由于婚姻而加入大家庭的,是典型的姻亲。在产生相应的婚姻关系之前,这两位亲戚可以说跟我们是陌生人,更别说什么亲情了。所以需要达到像血亲一样的感情,还需要长时间的相处和积累。
▲亲戚聚会
在一个大家庭中和姨父姑父类似的第三种亲戚就是舅妈,舅舅的妻子。舅妈同样是因为婚姻而加入另外一个家庭,和这个家庭原本的人都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这句俗话的完整版是这样的:“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和舅妈”。同样,叔叔的妻子——婶,其实也是和舅妈放在了同一位置。
不过在古代,叔、婶、姑、姑父、姨、姨父、舅、舅妈这些亲戚都是近亲,在三族之内。要是有人犯了灭门诛族的大罪,不管有没有血缘都是要一起绑赴刑场的。
▲株连九族剧照
03
这些民间俗语流传已久,其实也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通常并没有那么亲密和信任。特别是在女性地位比较低的封建社会,对于父家来说,女儿是泼出去的水,而对于夫家来说,媳妇是外人,容易向着娘家。所以像姨夫、姑父和舅妈这样的亲戚,在一个大家族里都是外姓人。而且在那时候的大家族里,还涉及分家,也就是财产分配的问题,所以这一类没有血缘的亲戚特别容易受到排斥。
在很多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影视剧里,最容易充当反角的也是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亦高于生活。随着大家族的减少,现在小家庭才是社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再加上现在也不像以前那样,一个大家族非得住在一起,年轻一辈都喜欢自己独立出去住,所以家里的矛盾也减少了许多。
▲近代中国普通家庭全家福
由于国家政策,现在的八零后基本是独生子女,所以对于他们的后代来说,姑、姨、叔、舅这样的亲戚很少。但是随着二胎开放,下一代的孩子们估计又会重新拥有这些亲戚。其实这也不必担心,既然能组成一个家庭,已是一种缘分,不必在意所谓的血缘。《周易》中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不管是先天的血亲,还是后天的姻亲,都应当同心协力,照顾好这个大家庭。
结语
还有句俗话叫做“兄弟和气金不换,妯娌和气家不散。”其实亲戚关系跟朋友关系一样,需要用心维护。毕竟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需要与人交流沟通,需要帮助别人,也需要别人帮助。虽然现在是小家庭居多,但是也不要忘了自己的亲戚们,多互相关心,来往走动,也是好处多多的。
参考资料:《洗冤录集》《周易》
相关文章
-
传奇李先念:经济“四大名旦”之一
-
凝练青年“三气”勇担复兴使命
-
毛遂自荐的主角
-
成吉思汗设一官职,全城新娘都归他管,元朝灭亡,却被朱元璋杀光
-
曹操的老婆:曹操的女人为何大多不能善终?一枚伪幸福苦果
-
中国最帅的五个皇帝:慕容冲/杨广/刘秀/李隆基/光绪(他曾是男宠)
-
“巍巍丰碑照后人”第一季:魏哲浩、YOYO深情朗诵蔡和森、向警予家书
-
猪八戒用鼻子开路唐僧许下头功,到了西天如来为何不认账?
-
广是什么广,东是什么东?丨极简广东史
-
红军长征时候八万六千人,为何会师时仅剩六千,人都去哪了
-
文明的延续,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做得最好,五千年不是吹的
-
江苏各界纪念周恩来诞辰121周年
-
见证丨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敌人都敬他为"战神”
-
杨业北征兵败之谜 死于何人之手?
-
夏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一年白昼最长(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
-
象形甲骨文是造字圣人、文字之神或外星人仓颉创造的
-
许世友当红九军副军长时,军长是谁,此人曾差点打死一位开国中将
-
他是演周总理的“专业户”,把观众感动到流泪,邓颖超忍不住前倾
-
特狈路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化石只有牙齿/体型未知)
-
中国第一大姓,建立史上最多政权,统治到了国外
-
金盆洗手,想说再见不容易
-
旅聊|中国历史上改名失败的10个城市,你认为哪个最可惜?
-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
-
最影响人生的十本书 这十本书意义重大可以改变人生
-
五子良将都有谁 五子良将怎么来的
-
倪士奇和他的《两都医案》趣谈
-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45」立功太原红十连
-
周武帝为什么灭佛 南北朝时期佛教影响国力?
-
全军最年长将军辞世,37岁任副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