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人有三不亲”,说的是哪三个亲戚,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原标题:农村俗语“人有三不亲”,说的是哪三个亲戚,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引言
《洗冤集录》中记载了一种滴血认亲的方法:“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古人常用这种方法检测血脉,但现在大家已经知道,滴血认亲其实是不科学的。
因为古代封建社会是宗族制度,是沿袭了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利用血缘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于是,宗族制度下的社会,对血缘关系就尤为看重,所谓嫡庶之分、长幼有序,就是这么来的。
▲宗族祠堂
01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除了一家之主之外,最受重视的家庭成员当然是与一家之主拥有最接近血统的人。在所有的亲人中,毫无疑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最近的。但是一个家庭中除了父母与子女之外,还有着其他亲人。像这种亲人基本上在家庭里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叔叔、姨妈姑妈等等。
但除了这些血亲以外,还有一种亲人跟我们就完全没有血缘关系了,这就是因为婚姻关系而加入家族的人,也就是姻亲。而姻亲在关系上显然没有血亲来得亲近。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话——“人有三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一般而言,家族中有三个亲人关系并不亲近,这三个人一个是姨夫,一个是姑父,还有一个是谁呢?
▲血缘关系图
02
姨,就是母亲的姐妹。对于姨的称呼,各地也稍有区别。姨夫就是姨的丈夫,一般称呼为姨夫或者姨父。姑,就是父亲的姐妹,姑父就是姑的丈夫。
姨父和姑父,这两种亲戚都是由于婚姻而加入大家庭的,是典型的姻亲。在产生相应的婚姻关系之前,这两位亲戚可以说跟我们是陌生人,更别说什么亲情了。所以需要达到像血亲一样的感情,还需要长时间的相处和积累。
▲亲戚聚会
在一个大家庭中和姨父姑父类似的第三种亲戚就是舅妈,舅舅的妻子。舅妈同样是因为婚姻而加入另外一个家庭,和这个家庭原本的人都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这句俗话的完整版是这样的:“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和舅妈”。同样,叔叔的妻子——婶,其实也是和舅妈放在了同一位置。
不过在古代,叔、婶、姑、姑父、姨、姨父、舅、舅妈这些亲戚都是近亲,在三族之内。要是有人犯了灭门诛族的大罪,不管有没有血缘都是要一起绑赴刑场的。
▲株连九族剧照
03
这些民间俗语流传已久,其实也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通常并没有那么亲密和信任。特别是在女性地位比较低的封建社会,对于父家来说,女儿是泼出去的水,而对于夫家来说,媳妇是外人,容易向着娘家。所以像姨夫、姑父和舅妈这样的亲戚,在一个大家族里都是外姓人。而且在那时候的大家族里,还涉及分家,也就是财产分配的问题,所以这一类没有血缘的亲戚特别容易受到排斥。
在很多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影视剧里,最容易充当反角的也是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亦高于生活。随着大家族的减少,现在小家庭才是社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再加上现在也不像以前那样,一个大家族非得住在一起,年轻一辈都喜欢自己独立出去住,所以家里的矛盾也减少了许多。
▲近代中国普通家庭全家福
由于国家政策,现在的八零后基本是独生子女,所以对于他们的后代来说,姑、姨、叔、舅这样的亲戚很少。但是随着二胎开放,下一代的孩子们估计又会重新拥有这些亲戚。其实这也不必担心,既然能组成一个家庭,已是一种缘分,不必在意所谓的血缘。《周易》中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不管是先天的血亲,还是后天的姻亲,都应当同心协力,照顾好这个大家庭。
结语
还有句俗话叫做“兄弟和气金不换,妯娌和气家不散。”其实亲戚关系跟朋友关系一样,需要用心维护。毕竟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需要与人交流沟通,需要帮助别人,也需要别人帮助。虽然现在是小家庭居多,但是也不要忘了自己的亲戚们,多互相关心,来往走动,也是好处多多的。
参考资料:《洗冤录集》《周易》
相关文章
-
程万军:为什么说袁世凯是夺国而非窃国
-
光绪不与隆裕同房 隆裕皇后为何不得宠
-
隋炀帝杨广怎么死的?一代帝王死后居然如此凄惨
-
历代宦官干政是忌讳,连识字都不允许,那他们怎么宣读圣旨?
-
为什么说从古人喝的酒里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身份?
-
民国四大无耻文人:郭沫若/老舍/臧克家/冯友兰(四大文人败类)
-
大器晚成的主人公是谁?年少被瞧不起最后却当上安阳侯
-
盗版书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 盗版书起源追溯
-
少林三渡连谢逊都愿意点化,为何要打死昆仑掌门何太冲夫妇呢?
-
她14岁被送入宫中成为妃子,一生只被宠爱一次,晚年过得孤独
-
历史上的屈原姓什么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国诗人)
-
从《金瓶梅》西门庆的奴隶性看古代的蓄奴制度
-
秘书忆林彪:很多评价都不真实电视剧更假
-
“冬至大如年”不可能是古代民谚,帝王时代这算谋反
-
年初四:迎灶神
-
历史上武则天怎么死的?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所害
-
谁还没个逆境?女团新人时期,音源逆行的一等功臣是......
-
处事莫如为善,传家唯有读书
-
非常规的一次军事调动,两个师互换一个旅,旅长后来都是开国上将
-
外蒙古独立至今,曾世居当地的汉人去了何处,结局如何?
-
古代枪上为什么要绑红缨?并不是为了美观,真实原因让人后背发凉
-
周恩来不让中央革命博物馆挂他自己照片
-
赵丰: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女性服饰
-
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
-
晚明三大疑案有那些 三大疑围绕谁发生的
-
揭秘三国演义中九大张冠李戴的地方 历史大还原
-
援朝老兵口述|董成军:二百多人,一场战斗后只剩三十几个
-
科举没有出来之前,中国是如何选官任官的?这一点中国实在太聪明
-
宇航员在火星被感染该如何处理?人道主义带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