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庙庄发现一个“怪”灯,专家经过研究,终于发现神奇之处
原标题:平凉庙庄发现一个“怪”灯,专家经过研究,终于发现神奇之处
从“火”到“灯”,古人为了解决照明问题,确实走过了不少的弯路,但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有灯,已经很难考证了;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古代的“灯”都不便携带,无法满足人们在长途迁徙过程中对“光”的需求;直到战国时期,一种“行灯”横空出世,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千年之后,考古专家们就在一座古墓中发现这件“行灯”。下面就让小编给您揭秘这个“行灯”的神奇之处。
这座古墓位于甘肃省平凉的庙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专家们在庙庄陆续发现了许多古墓,其中以战国时期的古墓居多,辅以少量的商周墓葬。于是,庙庄这一片被确定为战国墓遗址。在后续几十年的考古发现中,也不断有文物出土,但是相对来说价值都不高。
1999年,考古专家们终于有了令人欣喜的收获,在一座秦墓中,人们发现了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一开始专家们也不清楚它是干什么的,后来经过深入的研究,确定这是一件青铜行灯,而且还是个“神灯”,那么它到底神奇在哪里呢?
如果小编不说这是一件青铜行灯,也许很多读者都会以为是一件盛食物的器具,因为从外表上来看,它和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灯大相径庭。这件“行灯”外观似鼎,有三足;整体由三部分构成,上部是圆形的鼎盖,盖面上圆銎,并且对称状分布两个鸭首;中间是两个中部为半圆弧形的支架(注意它不是直的,图片拍摄受视角的影响),长约13.5厘米;支架下端通过铜销铰链与两个鼎耳相连,使其可以灵活自如的收起和落下;下部是圆形鼎身,口径为11.3厘米,虽然没有华丽的纹饰,但是整体可见十分的精巧。
这件青铜行灯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移动电灯”,方便人们在外出途中照亮。圆形的鼎身用于盛装燃料,上面的鼎盖则为燃具。不用的时候,支架收起合成一圆,刚好可以扣在鼎盖上,再旋转鼎盖用鸭首压住;使用的时候旋转鼎盖,支架就从鸭首下释放出来,将支架立起,两头合一插入到鼎盖的圆銎内即可,然后再将燃料倒入鼎盖。
这样巧夺天工的设计,既兼顾了科学性,又考虑到了实用性,每一部分的构造都巧妙至极,尤其是鼎身的密封性,保证了在长途迁徙的颠簸中燃料不会洒出;两千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这件灯具依然收合自如,密封性也和当初一样的出色。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完美地解决了人们出行时对“光”的需求。面对这件“神灯”,专家们对古人无穷的智慧赞叹不已,之后将其命名为“鼎形铜行灯”,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中。
如今,几千年过去了,它的灯体上,仿佛余温尚存,它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曾经在黑夜里发生的故事。虽然它已经走下了历史的舞台,被电灯所替代,但是它做为光的使者,智慧的代表,是需要我们去铭记与讴歌的。
相关文章
-
[图文]日本借口朝鲜卫星发射公开搞太空军事化 已开始三大项目研发
-
数字藏家首发敦煌元宇宙数字藏品上线秒售罄
-
神奇之战:电动剃须刀破解德军制导炸弹
-
最大胆的越狱:他从纳粹战俘营逃离了200次,只为和一姑娘约会
-
古籍中的“北海”,今天的贝加尔湖,真的是清朝割让出去的吗?
-
续写盛世,不忘前人
-
英国阿根廷马岛之争,谁挑起战争,对两国有何影响?
-
彩色老照片二战投降后的日本遍地都是废墟
-
科斯塔奖颁给《被裁剪的女孩》,二战荷兰犹太人的离散故事
-
曜变天目能量盏|古与新的碰撞、美与实的交融
-
安徽男子酒驾身亡,家属向同桌5人索赔182万,被告都称自己先走了
-
这个日本首相因为主张裁军,被数百名军官冲进家里刺杀
-
沙特媒体是如何报道卡舒吉失踪案的?
-
人离世后一定要停放三日,扁鹊救活过“死人”,专家:有科学依据
-
丹麦面积4万平方公里,为何不把200多万的格陵兰岛算进来?
-
二战中的盟军战俘最害怕什么?日本的一种船
-
同为美洲帝国:为何阿兹特克的抵抗比印加要强不少?
-
[图文]惨!战争让毛泽东失去六个儿女
-
[图文]广东军阀陈济棠为红军长征“让道”之谜
-
他在火葬场工作,真实身份却是战斗英雄,元帅们曾排队向他敬酒
-
「品博会」南平张灵:盏行天下掌门人,聚力龙窑柴烧鹧鸪斑建盏
-
中苏交恶后,为何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漳浦县支行开展“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
欧美帮犹太人建国,为何苏联也帮以色列?
-
为什么多数散户炒股都亏钱,原因在哪里?
-
古墓出土蒙面女尸,大量液体突然涌出,专家:快跑
-
《红楼梦》:晴雯为何被撵?袭人:你不走我有点慌!
-
红色记忆:红二十八军参谋处印章
-
史上最残酷的修行:日本1300年来,只有三人做到